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订阅《铁军》  订阅《铁军·国防》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吕其明:伴着《红旗颂》走进人民大会堂

    吕其明一生创作出200 余部电影、电视剧音乐,10余部各种体裁的器乐曲,写下了300 余首歌曲,在音乐创作中先后荣获近30 项音乐创作奖。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兑现76 年前入党那一天立下的誓言。

李宏塔: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

    李宏塔,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如李大钊有知,定会含笑九泉。

马毛姐,第一枚勋章颁给您

    2003 年是芜湖军分区组建20 周年,分区党委决定新建一个荣誉室,并且要把“渡江第一船”的精神作为重点进行展示。在收集整理史料时,女船工马毛姐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初创纪事

作者:赵柳方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9-13

    今天,那场战争已经远去,但是茅山不应该忘记英雄,茅山需要珍藏那段刀光剑影镌刻出来的史诗般的记忆,还有那历久弥新的精神。一腔热血和强烈的责任感凝聚在一起。很快,史建和走马赴任。

父母的爱情故事

作者:蔡忆宁   来源:《铁军》   日期:2024-09-12

    我的父亲杨勇伟,人称“一枝梅”,出生于1921 年,父亲的生命轨迹似乎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合。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我激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想到父亲今年也是百岁之年。



《铁军》2024年第9期

■ 特别策划:托起明天的太阳

■ 封面故事:汤永伟:生命之歌

■ 铁军岁月:《新华日报》与新四军肝胆相照



《铁军》2024年第8期

■ 特别策划:彭雪枫龙山认母

■ 封面故事:“杨根思连”的新荣光

■ 铁军头条:追根溯源,从古田到延安



《铁军·纵横》2024年第8期

◎ 探索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新路径

◎ 丹心铁骨写春秋

◎ 全国抗战时期盐阜区的交通通信工作

◎ 试述新四军红色金融在盐阜区的地位和贡献

◎ 盐城革命旧址(遗址)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的路径探究



《铁军·纵横》2024年第7期

◎ 坚守初心使命 砥砺奋斗精神

◎ 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新四军抗战御敌的致胜密码

◎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 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

◎ “以麦换布”的秘密尝试



《铁军》2022年合订本



《铁军》2021年合订本



《铁军纪实》合订本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物辞典:全2册

责任编辑:吕佳音

出版发行:中共党史出版社

版次:2016年9月第1版

定价:260.00元(上下册)

摄制组与绵竹书记陈彬合影

拍摄震区儿童灾后生活场景

摄制组与兰开驰合影

采访孝德卫生院

大摇臂拍摄水街

1 2 3 4 5

为了更好地宣传铁军精神,全方位走好市场化之路,2012年5月,铁军杂志社正式成立铁军影视中心。 铁军影视中心以弘扬主流文化、传输社会正能量为工作目标,以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经营为工作手段,进行各类纪录片、影视片、宣传片的拍摄制作。 铁军影视中心所拍摄的首部大型纪录片《家在远方》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同时,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喜获2013年度江苏电视金凤凰奖二等奖荣誉。

《老战士话抗日》
《沙家浜》第六集
《沙家浜》第五集
《沙家浜》第四集

画家赵坚——上海美术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赵坚访谈札记

    赵坚,新四军里培养出来的画家。从小对美术有兴趣,同时显现出了一定的画画天赋。来到新四军部队,有名师指点,有火热的抗战生活,激发了赵坚投身抗日文化宣传的政治热情和创作灵感,在如火如荼的抗日宣传中,充分发挥了骨干作用。

身残志坚的赵金尺

    赵金尺,今年69岁,家住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苗丰村二组,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引起左手腕成90度弯曲,左腿行动不便,凭着坚强的毅力锻炼成弱劳动力的人,仅靠右手和右腿自食其力。

捍卫南沙海域主权的赤瓜礁海战

  1988314日,我国海军与越南海军在南沙群岛的赤瓜礁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海战,称之为赤瓜礁海战,又称为“3·14”海战。

No.109 新四军的历史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浩大、斗争空前激烈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奋起反抗外国入侵者的正义战争。在这场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活跃在大江南北,转战于江淮河汊,在环境极其险恶、斗争极其复杂的敌人后方,顽强拼搏,以弱制强,以少胜多,先后对日伪军作战2.46万余次,以伤亡8.2万官兵的代价,毙伤日伪军29.37万余名,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另有,5.4万余日伪军官兵投诚、反正;还出于自卫,进行反顽作战3200余次,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49月,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新四军是消灭不了的”、新四军“已经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新四军自己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由组建时的1万人,到抗战胜利时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人,地方9.7武装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新四军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培养了陈毅元帅和粟裕、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四位大将和一大批能够治党、治军、治国的优秀人才。新四军坚持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决执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建了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边、苏南、皖江、浙东八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上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精兵简政,干部廉洁奉公,作风民主,联系群众,军队、政府和人民之间建立了同甘苦、共患难,生死相依的亲密关系。和八路军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一样,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政权。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尽管因日、顽封锁,物质生活贫乏,生活环境艰苦,但这里闪耀着民族解放的希望之光,沦陷区、国统区的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奔而来,一时群贤汇聚;新四军尊重人才,重视知识,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抗日宣传活跃,革命文化普及,文学艺术创作繁荣,新四军和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成为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军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南京、上海、徐州、武汉、杭州的外围。这些地区,既是侵华日军和汪伪集团和统治中心,又是国民党必争之地。不仅日伪据点林立,而且河网交错,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这就为新四军的斗争增加了特殊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新四军既要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和特别残酷的“清乡”,又要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不断进犯,需要有非凡的大智大勇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新四军正是在日、伪、顽的夹击下,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困难条件下,在没有大山依托的平原水网地区,站稳了脚跟,建立了根据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四军这种不畏强敌、不避艰难的英勇奋斗精神,和在复杂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也是永远值得珍惜和骄傲的精神瑰宝。



从黄花塘到圣地延安——陈毅参加中共七大之旅

    从黄花塘到延安,陈毅此行历时百日,行程数千里,披荆斩棘,过关越隘,终于站在了清凉山下,实现了他与毛泽东自1934 年10 月主力红军和中央领导机关撤离苏区后的首次重逢。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抗日战争中的老舍

  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抛妻别子,投入到长达八年的救亡斗争中去。面对侵略,他将日本强盗的血腥暴行一笔一笔地记录了下来。他彻底改变了以往“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的性格,并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总务部主任。他说:“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主管主办: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社长:王路奇

总编辑:金锋

副社长:黄朱清 张福根

副总编辑:徐良文 姚定范 孙月红 王知风

编辑部主任:王月红

行政发行部主任:张福根(兼)

广告影视部主任:黄朱清(兼)

铁军传媒网主管:姚云炤

《铁军》杂志

每月1日出版 邮发代号:28-349

邮箱:tiejunn4a@163.com

电话:025-83350234

您的IP地址是:34.231.18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