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星星之火在海门西乡点燃(下)——收缴武器 火烧洋桥


作者:南通市海门区老促会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7


    虽然这次用火点燃了洋桥,但由于桥板坚厚,酒精棉燃烧时间又短,这座洋桥没有被烧毁,但共产党的名声已经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在海门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星星之火在海门西乡点燃(上)——为党筹集经费


作者:南通市海门区老促会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9-02   浏览次数:6


    海门西部地区一般指青(青龙港)四(四甲坝)河以西,南濒长江,西至天补与川港交界的这块地区,包括西乡。


铮铮铁骨陈光和


作者:许伟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26


    陈光和(曾用名陈广和),1900 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县后周西马窦巷里。1939 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溧阳抗日民主政府后周乡乡长、后周区农救会主任,竹箦区民政股长及区农救会主任,上兴埠区民政股、粮政股股长及区农救会主任,溧阳抗日民主政府财经股长、溧阳县竹南区农会主任等职。


新时代的“建岙妈妈”唐亚凤


作者:严国苗 唐金源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24


    唐亚凤是土生土长的建岙人,从1969 年至2001年一直担任建岙村的妇女主任,对建岙村的红色历史和抗战故事了如指掌,如数家珍。2015 年,退休后的唐亚凤成为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的管理员和义务专职讲解员。


血染的针线包


作者:童宗海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3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前夕,我把珍藏了75 年的针线包从箱底取了出来,在征得孩子们的同意后,捐给了安徽省肥东县博物馆,现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橱内。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在徽州


作者:汪晓东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9   浏览次数:42


    1938年3月7日下午,皖南岩寺新四军军部门前潘家坦广场的舞台上悬挂着横幅“欢迎十九集团军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文艺演出”。


梁柏台:苏区红色法律专家


作者:严小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7   浏览次数:53


    梁柏台,1899 年9 月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新林乡查林村。1920 年9月,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最早的青年团员之一。


我所见到的新四军


作者:陈桂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6   浏览次数:66


    现在回忆这些,就是想说,我们这些人,永远从骨子里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哪怕是经历了再多的艰难曲折。


铁军优良传统与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徐永乾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6   浏览次数:69


    铁军优良传统是新四军将士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下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用万千生命锻造而成的宝贵财富,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示了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的钢铁意志。铁军优良传统,既是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经验总结,又是革命先辈为党的事业勇于牺牲的真实写照,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彩演绎。


信仰,有起点没有终点——受访新四军老战士铁心跟党走的心路历程


作者:黄朱清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25   浏览次数:65


    背着、提着、推着沉重器材,走南闯北,如同生命赛跑。行囊里,装着一摞大字号题板,里面有一道必问的话题:还记得当年入党的事吗?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时刻,回放访谈视频,新四军耄耋老人的初心和对党的信仰故事,震撼人心。


共有: 3811 条记录 1/382 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