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余热献老区 为民办实事 ——盱眙县老促会促进革命老区黄花塘镇发展纪实
余热献老区 为民办实事 ——盱眙县老促会促进革命老区黄花塘镇发展纪实
作者:盱眙县老促会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5-22 浏览次数:6938
盱眙县老区开发促进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注重通过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搞调研等方法,及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帮助革命老区,特别是在推动黄花塘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黄花塘镇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把老区人民的冷暖时刻挂在心间
盱眙县黄花塘镇素有“淮安南大门”之称。1943年1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1945年9月19日新四军军部北上淮阴而撤离,共两年零八个多月。在这段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同志在这儿运筹帷幄,指挥抗日,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黄花塘镇各项事业虽有所发展,但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黄花塘镇的状况还是镇财政不足百万元,负债1000多万元。全镇有120名“五保”老人,而敬老院只能容纳24名,甚至还有一部分抗战老战士都没有住进敬老院。到2006年,全镇尚有1.8万人饮用土井水或池塘水,每年因饮这种水导致病患者达100余人。镇卫生院门诊楼18间属于危房需要重建,医疗器械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下水道不通,路灯不亮,没有公共厕所。全镇急需修建的农村公路达97.8公里。盱眙老促会在马金礼会长带领下多次到黄花塘调研后,对黄花塘镇的这种状况心急如焚,很快写成调研报告,上报给省市老促会和县委县政府,并亲自到省市老促会请求对黄花塘镇给予支持。
真情感动了上级部门
盱眙县老促会的强烈呼吁,引起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县老促会积极参与市老促会组织的对黄花塘新农村建设调查,事后,市老促会向市委领导写了报告,市委常委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同年11月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落实市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精神。通过上下联动、合力争取,2009年仅黄花塘镇的饮水工程、卫生院建设、敬老院迁址扩建、集镇建设四项,省支持经费即达1034.32万元。
早在1999年,县老促会就曾争取到省有关部门支持,先后投入60万元支持黄花塘镇枣园旋板厂、新街木材加工厂、友发食品公司,缓解了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2001年在省老促会帮助下,上级拨款26万元在黄花塘村建成一口150米深的水井,解决了黄花塘村及周边部分约1600人的饮水困难。在省、市、县老促会促成下,上级部门扶持黄花塘一期工程建设资金430万元,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主体纪念馆1000平方米的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无私奉献推动了黄花塘镇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省市老促会支持下,盱眙县老促会先后为黄花塘镇争取扶贫资金3576万元,这笔资金的投入,推动了黄花塘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如今,黄花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黄花塘镇人民发扬铁军精神,新建了20多座小水库、20多座机灌站,开挖了30多华里的三级翻水渠道,使全镇6万多亩农田基本实现了旱涝保收。
为发展经济,黄花塘镇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2010年镇工业集中区的14家企业创销售产值5600万元,税收243万元。目前初具规模的行业是玩具加工、机械配件、金属粉末制造、塑料制品等。他们生产的长毛绒玩具远销欧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各级老促会的支持和镇经济的发展,民生得到大大改善,全镇16个村,村村都通上水泥路,组与组之间基本通上了石子路。全镇绝大部分村民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镇卫生院新建两幢大楼2000多平方米,添置了比较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目标。2009年省民政投资50万元,新建一幢700平方米的敬老院,全镇的“五保户”都可在此安度晚年。
随着镇经济实力的增强,黄花塘镇的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先后投资300万元,改造商业街、中央大道、农民街,提升了净化、硬化、美化档次。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投资40万元,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村村有农家书屋,户户通有线电视。
如今的黄花塘已驶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每当人们看到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局面时,都深情地说:“黄花塘镇能有今天的新气象,其中倾注了各级老促会老同志的大量心血。老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