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tiejunmedia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加入收藏  官方微博

《铁军》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我的母亲李仲培


作者:李永志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8-01   浏览次数:124


    母亲原名李涵葳,1910 年8 月16 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户商人家庭。她从小喜欢看书,特别是亲戚带来的进步书籍,常被书中的英雄好汉感动。


亲亲大别山


作者:吴殿举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30   浏览次数:106


    早就知道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但是,在走进大别山后,才知道这胜利是如此之难;早就知道先辈英烈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在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和那片不足30 平方米的“红田”后,才知道这牺牲如此感天动地!


白峰岭上忆当年


作者:姚定范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09   浏览次数:147


    月初回故乡桐庐,组织“行摄春江”摄影采风活动。我打开定位,一下看到了白峰岭3 个字,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赶紧向我的老朋友、桐庐县政协文史委周保尔打听,这一打听不要紧,一个又一个古战场顿时显现在眼前。


沈伟东:追寻先烈续初心


作者:亚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08   浏览次数:166


    我相约匆匆来到苏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所在地时,沈伟东正端坐电脑前专心致志地校阅《薪火传承》会刊稿样。一见是我,他利索地站起来,招呼我在他旁边坐下。他精神瞿铄,体态轻健,身上依然可以窥见其年轻时那种英姿勃发的气质。


新四军的先生们


作者:荣师竹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7-01   浏览次数:211


    1985 年1 月21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 月10 日为教师节。在2022 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深情回望当年新四军教学机构有关教师的历史,以感恩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所有先生们。


英雄父亲张如江


作者:张亚红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188


    因战伤留下疾病,父亲56 岁去世,距今已经38年。人走了,父亲张如江的故事留下了。


烈士最后时刻的叮咛嘱托


作者:宗新荟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5-21   浏览次数:271


    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致我深爱的中国》一书所列的烈士遗书,是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嘱托,是殷殷叮咛,更是高亢宣言,是赤胆和柔情迸发于笔端,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党性与人性相统一的庄严篇章。


刘少奇两到洪泽纪事


作者:程铁民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5-16   浏览次数:432


    在浩瀚的洪泽湖有一座镇守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关口,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自行设计施工的全国第二大闸——三河闸。1958年秋,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刘少奇来洪泽视察时曾在此下榻。


方志敏与闽北苏区


作者:罗永胜 张金锭 方晓萍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4-21   浏览次数:8772


    方志敏在土地革命烽火燃烧的岁月,他以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代政委身份,曾两次率红十军进入闽北苏区诞生地——崇安(今武夷山)作战,与闽北结下了难以割舍的革命情缘。


如东海上抗日武装创建过程


作者:张艳玲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25-04-02   浏览次数:8549


    如东位于黄海之滨,是江海盐垦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央最早认定的中国革命老区之一。我的父亲张慎思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参与创建了如东海上抗日武装——何家灶盐渔民自卫队。为新四军在如东建立海上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共有: 426 条记录 1/43 页 下一页  1  2   3   4   5  下5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