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 华侨赤子林友映
华侨赤子林友映
作者:卞江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6-13 浏览次数:7033
1938年初,出生于菲律宾一个华侨商人家庭的林友映,从南洋回国,参加了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初,出生于菲律宾一个华侨商人家庭的林友映,从南洋回国,参加了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经过三年的抗战洗礼,林友映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四军指挥员,任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一营教导员。他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常说:“作为一个军人,不会打仗不行;作为一个部队的政治工作者,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更不行。”他针对三个连队的不同特点,在全营开展学军事、学文化、学理论活动,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他还亲自给干部战士上哲学课,讲解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使全营指战员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紧紧拧成一股绳,成为十八旅战斗力较强的主力营。在短短的四个月中,连续取得了临泽镇、王营、大李庄、虹桥子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临北地区的多次扫荡,保证了新四军和民运工作队在临北地区开辟工作。
由于敌人的封锁和扫荡,部队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刚到临北时,已经是12月份,但大家都还是春秋装,没有被子,每人只有一个小包裹、一套换洗的衣服和几本书。然而大家都充满着革命的乐观精神,决心要在临北这个大熔炉里锻炼和考验自己,做个坚强的抗日战士。林友映看到战士们的乐观情绪,心里非常高兴。为了改善战士们的生活,他不但发动全营指战员一起想办法,寻找经济和生活来源,还常常把家里寄给他的钱和物拿出来交给营部,供大家使用。
1942年春节前夕,营部考虑到大家平时生活艰苦,很难吃到肉,想为大家改善一下伙食,让大家过个愉快的新年。可是直到除夕早上,伙房里却仍然连一斤猪肉都没有。当营长为这件事为难时,林友映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挂表,交给司务长,要他立即拿到市场上去兑换猪肉。司务长不肯接收,为难地说:“教导员,你带兵打仗,很需要挂表……”“不!就这么定了。快去!”司务长在营长的许可下,只好把挂表拿去换了两头猪。晚上,战士们高兴地吃着“辞岁饭”,有说有笑,十分愉快。当他们得知猪肉是用教导员的挂表换来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地说,我们的教导员不远万里从海外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现在又为了我们过个好年,竟把陪伴他上学读书、行军打仗多年的挂表拿出来换了猪肉。他真是把一切都交给了祖国,把一切都献给了抗日。
林友映常说:“多团结一个人,就多增加一分抗日救国的力量。”部队到临北不久,他就和群众打成一片,男女老少都喜欢和他攀谈。他也经常走门串户与群众促膝谈心,讲抗日保家乡的道理,讲农民的心里话。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越听越有味,越听心里越亮堂,更加感到新四军是自己的军队,更加信任和热爱新四军。不少父母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他,要他们好好跟教导员一起打日伪军,保卫家乡。林友映对党的统战工作很认真,做得很有成效。他曾多次找原国民党区分部委员、乡长徐震之和俘虏的伪军官兵们谈话,向他们宣传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要他们迷途知返,共同抗日,不要助纣为虐。在林友映耐心地说服教育下,他们为新四军做了很多工作,使临公路两侧成为新四军自由活动的区域。
林友映还积极配合民运工作队做改造临北地区刀会的工作。临北地区刀会本来是一支中立的群众自卫武装,领导权掌握在地方上层人物的手里。他根据上级的指示,首先拜会刀会的头头,说明新四军抗日保国、反对日本侵略、反对伪军压迫剥削的主张,向他们宣传新四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经过民运工作队和部队的共同说服开导,在事实面前,刀会群众看到了林友映说的和新四军做的完全是一样,处处为抗日,事事为人民,思想上逐步起了转变,行动上主动向共产党靠拢。最后,终于把刀会争取过来,成为配合新四军抗日和保家卫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1942年4月8日,日伪军100多人从王营出发到郭氏桥扫荡。林友映闻讯后,迅速带领驻扎在北舍、河沟头的一连、二连分头包围郭氏桥,1000多名刀会群众也赶来助战。下午3时战斗打响,他命令部队坚决消灭来犯的敌人,为乡亲们报仇!说完就和战士们一起勇敢地冲向敌人。
经过一阵激战,敌人丢下十多具尸体,龟缩进吴家祠堂。这是一幢有十几间瓦房的四合院,敌人一面据此顽抗,一面架高电台呼唤救兵。林友映发现一名日军爬上天井的白果树架设天线,立即命令:“消灭他!”侦察员“啪”的一枪,那名日军应声从树上栽了下来。接着第二个爬上去的日军也啃了泥巴。一连好几次,爬上去的日伪军都被打了下来。傍晚时分,敌人熏起浓烟作掩护,才把天线架好。为了赶在敌人增援部队来到之前消灭敌人,林友映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对敌人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进攻。顿时,枪声、锣声、牛角号声和喊杀声响成了一片。
当林友映指挥部队快要攻入祠堂瓮中捉鳖时,敌人的增援部队到了。于是,他一边果断地指挥部队压住敌人的火力,一边掩护刀会群众迅速撤退。在刀会群众安全撤退后,林友映一面端起机枪“哒哒哒”地向敌人扫射,一面大声地命令部队撤退。忽然,通信员小陈发现林友映的腿上负了重伤,鲜血直流。他马上背起教导员一口气跑了五六十米。敌人越追越近,林友映看着通信员背着自己,还带着枪撤退,实在费力,就对小陈说:“你赶快带着枪先撤,不要管我。快!”“不!我一个人不走,要拼大家一起拼!”林友映用力推走通信员,自己静静地伏在地上,等敌人靠近时,用力甩出了最后两枚手榴弹。随着“轰轰”两声巨响,十几个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可就在这时,林友映的胸部也连中数弹,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战斗结束后,军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隆重地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潼岭庵。许多群众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年清明节都备下酒菜到墓前去祭奠他的英灵。抗战胜利以后,为了永远悼念这位抗日的华侨赤子,当地政府根据人民的请求,把郭桥乡改为“友映乡”,并将他遗体里取出的罪恶弹头陈列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中,让人民世世代代缅怀这位为抗日献身的华侨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