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余珍娣:子弟兵的好母亲
余珍娣:子弟兵的好母亲
作者:华再清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6-30 浏览次数:8088
一位普通战士母亲的事迹感人至深。多年来,余珍娣在家乡种好责任田,支持儿子在部队安心工作,身站田埂、热爱国防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她被部队评为“战士的好母亲”,被常州市提名为“常州市热爱国防的新女性”。
八一前夕,余珍娣正在向子弟兵寄慰问信
当南京军区襄阳特功团政委任尚堤将一块写有“战士的好母亲”的匾额,亲手送到战士华国栋的母亲余珍娣的面前时,“光荣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是江苏省常州武进区湟里镇武宜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二十多年前,当农村出现“征兵难”时,她毅然将独生子送到军营。在她的带领下,原东安镇掀起了“参军热”,成为常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儿子参军不久,母亲盼来了第一封“军信”,“妈妈,我上部队,你更辛苦了,因为我在家时挑担、锄地等种田的重活不需要你干。可现在爸爸和姐姐要教书,你一人在家里要种好五亩多地,我真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妈,种不下的话,您就向村干部提出来,推掉一点算了……”看完信后,妈妈赶紧回信:“东儿,只要你在部队好好干,妈妈再苦再累也是甜。田嘛,农民不种地,解放军哪来粮食吃呢?你不必担心妈妈……”果然,她不光种好了自家责任田,相反还把年老体弱的婆婆和刚出嫁的小姑的二亩责任田也接了过来,她三年间共交粮二万余斤。一个妇道人家,要种好7亩8分多地,每年水稻收割后,还种一茬四季青草坪,以增加经济收入,这中间的艰辛只有她知道。这不,儿子参军期间,家里盖起了三层高楼,却不料闹了个笑话,儿子探亲摸错了大门!儿子看看新楼房,再看看消瘦的母亲,不由得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在部队好好干,不辜负您的希望。”不久,儿子在部队被评为“国防勇士”。
每逢八一,她知道这是部队最隆重的节日,总要早早向儿子所在连队寄上300元钱,作为战士们的节日加餐费。在今天看来,300元钱不算啥,但在八十年代300元可不少了。虽然首长一次又一次将钱如数退回,但余珍娣还是一次又一次寄去。最后首长盛情难却,只得收下。夏天,她牵挂战士们夜间训练被蚊虫咬伤,寄去风油精、清凉油;冬天,她生怕战士们手脚长冻疮,又寄去了冻疮膏、护肤霜。春去秋来,鞋垫手套,她一寄总是81份,这“81”数字中渗透了余珍娣对部队的爱和战士的情。每年春节前夕,她总要去部队看望战士,带上自家责任田里种的花生、瓜子,加上自己做的年糕、粽子,大包小包,挑上一担上部队,给战士们分享。叫她妈妈的不只是儿子华国栋,一声声亲妮的“妈妈!妈妈!”是全连战士的心声。
儿子退伍那年的“八一”,她与丈夫、女儿自编自演了一台具有浓郁家乡风味的文娱节目,去部队慰问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家乡山和水》《我是一个兵》,一个个节目都安抚着战士们的心,特别是当余珍娣与儿子华国栋对唱的一曲《两地书,母子情》时,激动了全连战士们。团长江俊上前握着余珍娣的手感激地说:“你真不愧是理解军人的好母亲。”
现在儿子虽然退伍了,但余珍娣关心国防的热情不退。为了使军人在部队安心工作,余珍娣与丈夫一道在家乡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军属联谊会”,专门为烈军属排忧解难,让军属自强自立,互相帮助。武宜村第l7村民小组郭巧娣的儿子去当兵后,使原来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余珍娣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沟通,并手把手地教郭巧娣种草坪,使郭巧娣摆脱了贫困。安北村许水刚去海南岛参军后,其母始终不放心,整日在家瞎猜想,心惊肉跳怕打仗,结果生病躺在床。当余珍娣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许家,头靠头地做许母的思想工作,将自己儿子去部队后的亲身经历讲给许永刚的母亲听,将心比心,打消了许母的顾虑。安北村军属董伟军家,3.8亩麦子成熟在田里,突然刮起了阵风,眼看就要下雨。怎么办?董大伯急得在田埂上直跺脚。余珍娣了解情况后,带领军属联谊会人员火速支援,终于在雨前抢收完毕。战士万锡军在部队干了八年,一心扑在工作上,疏忽了个人问题,28岁尚未谈恋爱。看到同龄人都抱上小孩了,心急如焚地来信请余珍娣帮助物色对象。这时正巧的有一个叫巢红霞的姑娘也来信请余珍娣物色一个军人作为终身伴侣。巢红霞来信说:“小时候的理想是参军,长大后却未能实现,现在的理想是当一名军嫂,终生为军人服务”。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经过余珍娣这位特殊“红娘”的牵线,两位有情人喜结鸳鸯。
自军属联谊会成立后,已为30多家烈、军属及20多名战士解决了这样和那样的具体问题,受到了广大烈、军属的赞扬和欢迎。
一位普通战士母亲的事迹感动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1990年3月,将军给她写来了亲笔表扬信。司令员在信中说:“您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忠心拥护和爱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和南京军区全体指战员向您表示崇高敬意!”
她的家庭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庭,被评为常州市“资源杯”和谐文明标兵家庭“常州市双拥标兵之家”。这些荣誉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好当家余珍娣。
多年来,余珍娣在家乡种好责任田,支持儿子在部队安心工作,身站田埂、热爱国防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她被部队评为“战士的好母亲”,被常州市提名为“常州市热爱国防的新女性”。目前,余珍娣虽已年过花甲,但热爱国防之心依然年轻,她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黄土地、向国防事业奉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