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我和“上海科长”走到一起
我和“上海科长”走到一起
作者:吴佩英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8-04 浏览次数:8045
黑夜是爱情的白天,大海是船儿的陆地。经过磨难,我和“上海科长”的感情更深了一层。1953年,经组织批准,我们在温州结了婚。几十年来,我和张嘉相敬如宾,从不拌嘴。“上海科长”总是让着我,向着我。回忆自己的婚恋经历,我真要永远感谢徐姐和夏政委,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1950年我参军后,到上海警备司令部政治部干部科秘书室当文书。虽说我在教导团受过几个月新兵训练,但对部队的一切仍感到很新鲜,包括他——隔壁办公的保卫科科长张嘉(后改名李嘉和)。
当时部队未婚男同志很多,谈恋爱结婚有条件规定,但张嘉是上线的。我和同在一起办公的小杨经常会聊到他,因为他太引人瞩目了:气度不凡,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谈政治,他懂马列原著;谈文学,他会讲高尔基、巴金的“三部曲”……
那时部队里文盲不少,外地人居多,我也来自浙江农村。有一次,部队在虹口体育场开运动会,他拿着那架抗战中缴获的德国照相机满场跑拍照。因为许多人当时还没看见过照相机,所以他抢镜头的动作显得非常惹眼。坐在我前面的几个人就说:“瞧,那个‘上海科长’。”
年岁大一点的一位女首长曾经告诫我们,你们以后不能找这样的男人结婚。他当年搞地下工作,穿西装住洋房出入百乐门,又这样有文化喜欢高谈阔论,靠不住的。我利用干部科近水楼台之便,偷看他在档案中写的自传,觉得很传奇——他有过九个名字,曾是中国最好的中学省立上海中学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学生文学社“海燕社”的骨干,后逃避抓捕加入新四军,又长期以旅长卫士和连长的身份潜伏在汪伪“和平军”,最后促成该旅成建制起义。他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最后打回老家上海……还曾英勇负伤。他的书法也蛮潇洒的。
1951年中秋,皓月当空。秘书室的主任徐姐和丈夫在上海警备司令部所在地多伦路上散步,正巧遇上张嘉。徐姐便问:“张嘉,今天什么日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溜达,不跟女朋友去聚聚?也不回家?”他苦笑道:“仙女还未出现,回家又怕父母问我婚事的进展……” 徐姐让他在秘书室的小范和我之间挑一个。他后来回忆说,你们两个都很漂亮,但我都未说过话,不了解。根据介绍,得知范母是日本人,怕以后文化和生活习惯难以相处。你呢,虽说父亲是地主,出身不好,但自己要求上进,已是团员。况且我父亲做生意,母亲在松江乡下也收地租,所以,我就选择了你。
我是学生兵,出身又不好,岁数和他相差七岁,级别更不用说了,以前我对张嘉一直是仰视的,要不是徐姐从中做媒,根本想不到会和她谈恋爱。
1951年底到1952年,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张嘉因为刚解放在军法处时领导的那个组收缴了特务的活动资金,有一些金条后来下落不明。为此他被怀疑贪污金条,遭停职软禁,49天没有离开宿舍,门外整天有卫兵站岗。我开始时还想和他通信,但后来觉得气氛不对,为自保,也出于一时的所谓觉悟,我决定与他“划清界限”,于是既没有尝试去探视他,也没有给他写信安慰,只是心里还时时思念他。
那时我被送部队干校学习,住在青浦。因出身不好,再回司令部档案室工作已经不可能了,准备留校当文化教员。一次,我回多伦路办公室取些私人物品,在走廊上遇见张嘉,很想和他说说话,但一犹豫就错过了。后来经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当年的会计做了手脚,偷了金条,张嘉没有任何问题。为此我很后悔。干校的夏政委是张嘉的老战友,一天夏政委找到我说:“小吴啊,张嘉可是个好同志,经过战争和地下工作的洗礼,政治上没问题,你可不要草率地把好端端的婚恋大事给毁了。”后来得知,张嘉不但不怨恨我,反而找夏政委帮助做工作。
黑夜是爱情的白天,大海是船儿的陆地。经过了这一磨难,我们的感情更深了一层。1953年,经组织批准,我们在温州结了婚。
几十年来,我和张嘉相敬如宾,从不拌嘴。“上海科长”总是让着我,向着我。我们的四个儿女都很优秀,生活很幸福。回忆自己的婚恋经历,我真要永远感谢徐姐和夏政委,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