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横槊赋诗 壮怀激烈——读张爱萍抗日诗词札记
横槊赋诗 壮怀激烈——读张爱萍抗日诗词札记
作者:李鹏飞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1 浏览次数:7501
以诗言情纪事,是开国上将张爱萍的一大雅好。抗战时期,时任新四军高级指挥员的张爱萍将军,在戎马倥偬中,横槊赋诗,创作了许多反映新四军在皖东北、洪泽湖、盐阜地区抗击日伪顽军,开辟根据地的壮丽诗章。
张爱萍将军
以诗言情纪事,是开国上将张爱萍的一大雅好。在抗日战争期间,时任新四军高级指挥员的张爱萍将军,在戎马倥偬中,横槊赋诗,吟哦了许多反映新四军在皖东北、洪泽湖、盐阜地区抗击日伪顽军,开辟根据地的壮丽诗章。在纪念张爱萍百年华诞之际,重温这一首首战地史诗,仿佛穿越时空,重返火红岁月,再次受到爱国主义、铁军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挺进敌后奠新基
“除夕人寂军行疾,月冷风寒透征衣。斩断沉沉封锁线,挺进敌后奠新基。”这首诗是1939年冬,张爱萍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奉命深入皖东北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开篇之作。
皖东北是指位于徐州至蚌埠以东、淮河以北、运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徐州沦陷后,皖东北地区所有县城和大集镇都为日伪所占据。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部及当地劣绅土匪盘踞广大庄寨乡村,勾结日伪,鱼肉人民。
1939年12月,时任中共豫皖边省委书记的张爱萍被委派到皖东北,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统一领导皖东北的抗日斗争。时值寒冬,张爱萍率部夜行晓宿,一路急行,抵达皖东北,当即结合当地政情,积极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首先是联系有抗战倾向的皖东北头面人物、即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促成其与我党我军合作,形成局部的团结抗战势态。同时率部进行巧夺周老圩、平息“小刀会”等战斗,迅速打开了皖东北抗战的新局面。特别是大柏圩战斗的胜利,对发展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影响甚大。
新四军游击支队攻克大柏圩的翌日,正是1940年农历除夕,张爱萍指示部队将地主反动武装溃败遗留的鸡鱼肉蛋和大米白面等“年货”分给群众过春节。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们涌向大柏圩,肩扛手提,挑粮拎肉,无不喜气洋洋。见此情景张爱萍深受感染,随即挥笔填了首《临江仙·大战大柏圩》:“顽伪合流据大柏,洪泽敌后迎春。晓云初露动刀兵。神兵天外降,胆破梦魂惊。穷寇落荒如鼠窜,三军鏖战天明。祝捷淮北会群英。开仓传百里,万户喜盈门。”
奋举龙泉捣龙潭
1941年2月中旬,张爱萍率新四军第三师九旅在皖东北,夺取了泗县与盱眙之间的重镇青阳,并歼敌700余人,他照例作了《青阳歼敌》纪事一诗:“东进驰援北渡军,妖魔卷土漫血腥。神兵夜昏重霜降,尖刀雪亮挖敌心。晨昕鬼卒一网尽,分兵遍扫落叶纷。痛快淋漓复失地,军民欢畅迎新春。”青阳之役后,张爱萍率部即向周围扩大战果。当时盘踞在洪泽湖区的湖匪甚为嚣张,成为破坏淮北抗日的一大祸害。
洪泽湖形如一只飞翔的天鹅,坐落在苏皖之间,东西宽100余里,南北长120里,它东临江苏的宝应、淮阴,西靠安徽泗县,南连淮河,北邻江苏泗阳,成为华中抗日各根据地的“内海”,也是各抗日根据地互相依托的后方。洪泽湖久为湖匪盘踞,抢劫掠夺,民不聊生。新四军在洪泽湖周围建立抗日根据地后,国民党残兵败将纷纷下湖,出现了七股八百余人、拥有数百艘船只的反动武装。这帮湖匪彼此矛盾又相互勾结,掠夺民财,建立据点,切断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袭扰新四军后方。当时,津浦路西新四军四师反顽斗争处于紧张时刻,必须打掉洪泽湖的湖匪,才能使淮北、淮南、苏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在这样的形势下,张爱萍指挥九旅经过两个多月的思想、组织、技术、战术等周密准备,在二师少量部队支援下,于1942年5月2日拂晓前发起战斗。经过数天正面攻击,包抄合围,追击清剿,盘踞洪泽湖区的多股湖匪除少数向盱眙逃走投靠日伪军外,其余全部投降或被歼。五百里洪泽湖重放光泽。5月5日上午,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船只,以连为单位,十几条船对在一块,在高嘴湖面,组成一个半圆形会场庆祝胜利。张爱萍环顾这桅杆如林,彩旗蔽空,笑语飞扬,歌声阵阵的场景,欣然赋诗一首:“洪湖水怪乱水天,奋举龙泉捣龙潭。红旗漫展万众勇,白帆云扬千樯舷。塞江倒海斩妖孽,长风劈浪扫敌顽。旸乌红天炀红泊,渔歌满湖鱼满船。”接着,洪泽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又将缴获的钢板船全部集中,动员渔民踊跃参军,成立了以沙风和李卓然为领导的洪泽湖武装大队,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
挥戈盐阜反“扫荡”
“寇烟滚滚漫云天,敌伪两万杀声喧。党政机关尽疏散,军民武装齐动员。赶筑河坝人进退,忙挖路壕村相连。大树丛中瞭望哨,敌进我进巧周旋。地阵人海张罗网,我明敌暗陷深渊。降魔伏妖逾两月,集零为整鬼窟歼。挥戈直捣敌伪区,横扫滨海大小尖。”这是1943年2月张爱萍在指挥盐阜地区反“扫荡”胜利庆功大会上,所吟颂的《祝捷》诗。诗的首联,道出了日伪“扫荡”来势凶险,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接着描写我抗日军民严阵以待、同仇敌忾的场景,继而叙述新四军巧用敌进我进等战术挥戈反击,降魔伏妖战斗的经过。诗句里充满军事智谋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盐城阜宁地区位于江苏中部,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日伪军曾对这里进行过多次“扫荡”,但皆被粉碎。之后,日军第十五、十七、三十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第二十二、二十八、三十六师共2万余人,又由第十七师团中将师团长酒井康统一指挥,从多路对盐阜地区再次进行疯狂“扫荡”。面对气势汹汹敌人,盐阜地区军民在张爱萍的统一领导下,指挥第八旅、第七旅二十一团及盐阜独立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坚持在盐阜地区内线作战,以袭击、攻坚、围点打援等战术,破坏敌人交通线,打击分散出扰的敌人,攻击薄弱据点,先后袭击了阜宁的陈集、东沟和滨海的八滩等据点及阜宁县城。在反“扫荡”战斗中,盐阜地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共作战658次,攻克建阳、阜宁、东尖等日伪据点50余处,毙伤日伪军1070人,俘780人,并争取伪军150人反正,再次粉碎了日伪军企图消灭新四军领导机关、主力部队和摧毁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计划,更加坚定了盐阜广大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张爱萍将军在展现高超的指挥艺术的同时,以诗人的情怀在马背上赋诗填词多首以记述战斗场景,抒发战斗豪情。其一,感怀于反“扫荡”首战告捷的陈集歼灭战:“春风送暖鱼水融,月照征途铁马雄。千村人迎招手笑,百户犬卧抚怀中。大圣扬威罗刹腹,小鬼跪降龟壳丛。陈集歼敌获全胜,丧魂落魄寇技穷。”攻打陈集是夜袭战。为避免乡村犬吠影响隐蔽的军事行动,新四军官兵动员组织陈集周围成百户村民想方设法不让狗叫,包括把犬卧抚怀中,从而确保了奇袭成功,歼敌89名,俘虏13名,并缴获迫击炮、战马等大批武器装备。其二,描写攻克陈家港之战的词作《南乡子·解放陈家港》:“乌云掩疏星,夜潮怒号鬼神惊。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渴望亲人新四军。 远程急行军,瓮中捉得鬼子兵。红旗飘扬陈家港,威凛。食盐千垛分人民。”陈家港是陇海铁路终点南侧、灌河入海处的港口,是江北食盐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日伪军的税收大户。日伪把此地作为重点侵占防护的地方,构筑坚固炮楼,在十几个盐圩子逐个建立碉堡,派重兵把守。1943年5月初,张爱萍指挥新四军第三师的七旅、八旅部队发起了解放陈家港战斗,歼敌800余名。陈家港的食盐堆积如山,张爱萍决定拆垛分盐,一纸告示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群众,车推人挑,浩浩荡荡,络绎不绝,词中所描述的“食盐千垛分人民”,正是当时的壮美场景。
军民祝捷光河山
张爱萍将军善于从战略的高度治军打仗。当抗日战争进入第七个年头,他环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战场的形势,预见日寇已成强弩之末,中国抗战胜利在望;同时鉴于蒋介石一贯反共,绝不会同我党共享胜利果实。1944年9月中旬,张爱萍升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伊始,即和区党委书记、师政委邓子恢一起谋划实施了抗日反顽的几大举措。一是主持淮北军区党委会,建议并制定扩大一万地方军,创建十个独立团,发展十万民兵的决定。二是在迅速落实扩军的同时,制定了军工生产计划,使武器装备适应扩军的需要。三是在全师部队中开展反“扫荡”、反“清乡”的杀敌竞赛活动。四是以淮北军区党委的名义发出《关于开展城市工作的指示》,为抗战胜利后接管城市,积极进行思想、组织和技术准备,充分展示了张爱萍将军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指挥艺术。
1945年5月上旬,张爱萍率新四军第四师部队和淮北军区武装力量,先后进行了宿南战役、睢宁战役,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拔掉日伪据点30多个,毙伤日伪军500余人,俘虏伪军3000余人,解放了宿南地区和睢宁县城,受到了陈毅等新四军首长的通令嘉奖。张爱萍即兴填了首《鱼歌子·解放睢宁》:“淮北区中敌垒坚,围攻奋勇夺城垣。歼倭寇,整家园。军民祝捷光河山。”
1945年8月14日傍晚,张爱萍正率部继续收复被日伪军侵占的地区,忽然传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他激动万分,当即命令机关迅速向部队传达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并即兴吟颂一首《浪淘沙》:“抗战历八年,豫皖苏边。敌后浴血扫狼烟。创建抗日根据地,还我河山。 捷报震耳传,日寇乞怜!抗御外寇始空前。祖国独立奠国基,改地换天。”这正是:将军百战仰天啸,文治武功两昆仑。正义之师彪千古,铁军神韵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