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张爱萍在皖东北
张爱萍在皖东北
作者:史文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09-19 浏览次数:6930
2010年1月9日,是开国上将张爱萍诞辰100周年。回顾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老将军历经艰险,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又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
2010年1月9日,是开国上将张爱萍诞辰100周年。回顾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老将军历经艰险,团结带领抗日军民,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又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
在日军眼皮底下吃午饭
临涣集是宿县西部的一个古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在这里设置了铚县,是陈胜领导大泽乡农民起义军攻克的第二座县城。
1938年夏季,日军侵占宿县后,在这里设置据点,派重兵驻守。
抗战初期,担任八路军少将参谋、豫皖省委书记的张爱萍也十分看中这个军事古镇。1939年6月初,张爱萍和游击支队民运科长刘作孚一起,在中共皖东北特委地下党员刘子吾引导下,风尘仆仆到达临涣城下。时近中午,又饥又渴的张爱萍提出要到城里吃午饭。
此话一出,可把带路的刘子吾吓坏了,他望着日伪军一个个盘查赶集群众的情形,心里突突直跳。出于对首长的安全负责,他说啥也不同意,要求绕过临涣集东进。然而,他哪里知道,张爱萍进城吃午饭的真正目的是深入敌穴,了解敌情。
久经沙场的张爱萍,看着刘子吾着急的样子笑了,他拍了拍刘子吾的肩膀,心平气和说:“老刘同志,不用担心。我们穿着便衣,只要沉着应对,混在赶集的群众里头,日军怎么能看出我们是什么人!不用怕,跟着走!”刘子吾说不过他,只好服从命令,跟着张爱萍,夹在赶集的人群中,大模大样地向街心走去。
此时的临涣集虽然萧条,但街道两边仍有不少店铺和小商贩,还有一些小业主,在街道旁搭起席篷,叫卖着烧饼、油条、大馍、面条等,有的还卖酒菜。张爱萍走进一个席篷里,大大方方地坐在一条长凳上,要来三碗卤面,三个烧饼,招呼刘作孚和刘子吾坐下吃饭。
张爱萍的举动,使刘子吾吃了一惊,连忙说:“鬼子经常出来巡逻!”既是提醒,也是警告。说来也巧,赶集的人群一阵骚动。“鬼子来啦!”有的人边喊边四散逃去。刘子吾赶紧拉着张爱萍说:“咱们也躲躲吧!”
张爱萍沉静地朝街道上扫了一眼,安慰他说:“店家都不慌,我们慌什么!吃饭。”说完,张爱萍把笠帽戴在头上,边吃饭边观察日军的动静。只见一小队日本兵走了过来,他们头戴钢盔,一套黄军服紧裹着五短身材,严整的绑腿透出几分强悍,脚上的大头皮鞋踩着打夯一样的步伐,眉眼里裸露出傲慢和狂妄。张爱萍感到,像这样军容严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要战胜他,就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力量。
日军巡逻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又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就在眼皮底下,有个中共高级军官在吃午饭。
看着日军远去的背影,张爱萍意识到,在皖东北,日军人地两生,再强大也会有弱点,只要抓住战机,就一定能战胜他。想到这里,他开心地笑了。
在日军坦克追击下救部队
1940年3月初,为巩固发展皖东北地区团结抗日局面,创建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时任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的张爱萍,率领第一团和第十一团,挥戈西去宿(县)、灵(璧)边区,打时村,打禇兰,打渔沟,半个月接连打了13仗,连战连胜,使得日伪军惊恐万状。驻守灵璧和睢宁县城的日军,在伪军配合下,南北夹击,对正在灵(璧)北山区休整的张爱萍部实行“扫荡”,妄图一举将我军全歼。
面对南北夹击的日伪军,张爱萍清醒地认识到,战胜日军不能急在一时,和他们死打硬拼。他一边组织指挥第一团打击从渔沟方向杀来的日伪军,打开突破口,冲出敌人包围圈;一边命令第十一团就地构筑工事,随时准备打援,掩护一团打开突破口。
正当张爱萍组织指挥第一团向日伪军发起攻击的时候,第十一团方向也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听到枪炮声,张爱萍心急如火。对于笫十一团这个从游击队升编的主力团,他清楚地了解团队战术技术和武器装备情况,要抗击现代化装备的日军,会有重大伤亡。情况紧急,他担心派通信员传达命令延误战机,就不顾枪林弹雨,向十一团团部猛跑,气喘吁吁地命令团长赵汇川:“马上撤出战斗,组织部队分散向背后小山上转移,越快越好!”
赵汇川按照张爱萍的指令,和团里干部一起分头组织部队转移。张爱萍看十一团官兵撤出阵地转移到小山上,才松了口气。然而,他只顾组织部队转移,自己和两个警卫员却落了后,日军坦克见追不上大部队,就直奔他们三人追来。情势危险,张爱萍和两个警卫员,跳过一个又一个麦田垅,向前猛跑。然而他们跑得再快,还是没有日军的坦克快,500米!400米!300米!,傲慢的日军坦克兵,既不打炮,又不开枪射击,一心要把他们轧死在车轮下。在这生死关头,张爱萍连续作战的辛劳,加上来回奔跑着指挥部队转移,已经筋疲力尽了,只觉得腿脚发软,眼前发黑,一屁股坐在一个小山村旁,再也跑不动了。
震耳欲聋的坦克轰鸣,使张爱萍很快清醒过来,他想到两名警卫员的安全,立即命令他们往山上转移。忠诚可靠的警卫员,望着既像兄长又是首长的总队长,急忙跑过来,一人架一只胳膊,拖着张爱萍迅速穿过小山村,翻过村后的一条大沟,在一块坟地里隐蔽起来。这时,日军坦克也追到了沟边,找不到追击的目标,只好在沟边打转,发出轰隆的怒吼声,用机枪胡乱扫了一阵,调头转回。
张爱萍奋不顾身救部队的行动,深深教育和感动了十一团官兵。在半山腰小树林里,张爱萍同前来接应的赵汇川一见面,赵汇川紧紧握着张爱萍的手:“总队长,您总算回来啦!”张爱萍心平气和地问:“部队情况咋样?”赵汇川立正敬了个军礼:“报告总队长,全团完好无损!”听到这个消息,张爱萍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老周圩子“卧底”歼顽敌
1940年3月上中旬,张爱萍率部西进宿(县)、灵(璧)边区的胜利,也震惊了国民党灵璧县长兼第二支队队长许志远。他亲自带两个连到立煌县向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求救,同时命令副队长徐合璧率主力进驻泗(县)北老周圩子固守待援,成为国民党顽固派在皖东北地区的一颗硬钉子。
为稳定皖东北团结抗战的局势,张爱萍1939年3月20日率部回师后,就抓住许志远脱离部队的战机,筹划拔掉这颗硬钉子。他一面致电淮南新四军,在许志远率部归途中,将其截获,收缴了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增援他的武器弹药。一边匹马单枪去找泗县爱国民主人士、负责许志远支队后勤工作的苌宗商密谈,商议攻取老周圩子的方略。
从苌宗商驻地归来后,张爱萍连夜召开由第一团团长张太生、第十一团团长赵汇川、第十二团团长徐崇富和独立团团长张震球参加的军事会议。张爱萍分析认为,老周圩子围墙高,内设炮楼和碉堡,圩沟又宽又深,只有走吊桥才能进圩子。支队经许志远多年经营,有一定战斗力,加上工事坚固,防守严密,强攻将付出很大代价。他提出,老周圩子应以智取,不能强攻。并决定由他带警卫班进驻老周圩子“卧底”,待机而行。参加会议的同志都赞成智取,但一致反对张爱萍去“卧底”,认为这样做危险太大。
对于战友们的关心爱护,张爱萍很感激,更加坚定了前去“卧底”的决心。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看到,到老周圩子“卧底”虽有一定风险,但张爱萍是皖六区军政推进委员会分管军事工作的副主任,到许志远二支队巡查,名正言顺;同时,老周圩子圩主周汉波是我党统战对象,和张爱萍私交也不错,一旦发生危险,定会出面保护;加上有四个团作后盾,在许志远外出的情况下,副队长徐合璧不会轻举妄动。思想统一后,张爱萍命令:第二天夜里12点,第一团攻占大庄,十一团攻占李圩,十二团攻占岗头,拔掉许志远支队驻守各村的外围据点。
第二天黄昏,张爱萍带领警卫班,到达老周圩子南门,这时圩门已关,张爱萍要求守门的哨兵,赶快向徐队长、周圩主报告,张爱萍有要事相商。徐合璧见张爱萍只带一个警卫班,就和圩主周汉波一起,将张爱萍迎进了炮楼。周汉波摆上酒菜招待,寒暄之后,徐合璧说出许志远被扣押一事,请求张爱萍致电淮南新四军放行。张爱萍安慰他说“可能是误会,我发个电报让他们放行!”当即拟好电文稿,请徐合璧过目后,派通信员送回去急发,并将有关情报一起带回去。继续喝酒吃饭,张爱萍借故酒醉,留在炮楼里睡觉。
同时,新四军第六支队四总队第一团和十一团按照张爱萍的部署,在夜幕掩护下,将老周圩子包围。当晚12时,四总队各团分别攻占了大庄、李圩、岗头据点。张爱萍也命令警卫班把炮楼里的四个哨兵和两个机枪手捆绑起来,占领了炮楼。圩外的枪声惊醒了徐合璧,急忙到炮楼里找张爱萍问明情况,张爱萍示意警卫员收缴了徐合璧的枪。明确指出,许志远以抗日为名,暗中勾结日伪顽匪,破坏抗日的罪行,严令其率部投降。这时,周汉波已命人放下吊桥,第一团和十一团官兵奋勇冲入圩内。徐合璧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各营就地缴械投降。
智取老周圩子胜利后,皖东北地区消除了隐患,稳定了社会秩序。1940年3月24日,在泗县青阳镇召开了全区第一届各界人士代表大会,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皖东北抗日民主政权,同时成立了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张爱萍任司令员,赵汇川为副司令员,标志着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正式创立。
六月天穿皮袄挡住敌子弹
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部队没有固定的供给来源,生活很艰苦,吃的靠官兵宿营时就地筹集,穿的是当地农民自织自染的粗布军装,到了夏天单衣供应不上,只好把棉衣抽去棉絮凑合着穿。张爱萍作为皖东北新四军的最高首长,坚持和官兵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
1940年5月3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到皖东北视察工作。第二天拂晓,驻守泗县和五河县城的日伪军,突然向皖东北中心区“扫荡”。为保护刘少奇和机关的安全,张爱萍组织部队跳出日伪军合围圈,北渡濉河,向青阳镇东北转移。不料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一纵队司令王光夏,乘机于5月13日率四个团侵占了朱湖、新行圩子等地。面对严峻形势,张爱萍奉命组织部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经激烈战斗,收复了朱湖和新行圩子及其附近20多个村庄。与此同时,刘少奇急令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陇海南进支队和苏皖纵队一团赶来增援,战斗打了13天,歼敌1000余人,将王光夏的顽军全部赶回运河以东地区。
王光夏不甘心失败,1940年6月,又集中七个团,向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进犯。张爱萍奉命组织部队反击,经两天一夜激战,全歼王光夏两个团。在追击溃逃的王光夏时,张爱萍率四总队,将顽军一个加强营包围在成子湖北的山子头。这也是一个围墙高,壕沟深,易守难攻的土圩子。为尽快歼灭该敌,张爱萍带领团长们进行实地侦察。他们借助山子头围墙外一个草棚子的蔽护向里观察,由于围墙高,有些地方看不清楚,张爱萍就爬到草棚边的一个草堆上观察,发现左侧有一段断墙,可以翻越,作为攻击的突破口十分有利,心里很高兴,在转身告诉各团长时,突然后背上像重拳猛击一下,将他从草堆上打了下来。
大家赶忙走上前去,将张爱萍扶了起来。张爱萍告诉大家,有个凉嗖嗖硬邦邦的东西滑到了腰带间,同志们赶紧翻开羊皮祅,取出一看,竟是一枚子弹头。仔细检查,又见羊皮祅后背上被子弹打穿个洞,张爱萍的后背上划破一层皮。经卫生人员处理了一下,他又继续指挥突击部队,由断墙处攻入山子头,很快将该敌全歼。
胜利归来,趣中谈起此事,被刘少奇知道了,非要看看张爱萍的伤不可,还叫来医生给张爱萍换了药。刘彬秘书在一旁开玩笑说:“张司令员六月天穿大皮祅,挡住了敌子弹,真是洪福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