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战神虎将”王近山
“战神虎将”王近山
作者:王春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13 浏览次数:7014
王近山
少年英雄 作战如“疯”
王近山191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受人间苦难。1930年4月12日,年仅15岁的王近山参加了红军。
1932年夏,鄂豫皖红军在张国焘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疲惫不堪。这时,蒋介石嫡系精锐陈继承纵队以近20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发起了第四次“围剿”,以图彻底消灭红军。
在这危急时刻,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冒着敌人的炮火袭击和飞机的轮番轰炸,徒涉倒水河,与敌厮杀成一团。王近山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敢打敢拼,很快从一名士兵升任为副团长。
在一次战斗中,时任副团长的王近山率部与敌人肉搏,并找准一个大个子扭打。眼见敌人身大力沉,他一咬牙,抱着敌人滚下悬崖,头部被尖石穿了一个洞。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把敌人打死,自己也昏迷过去。至此,王近山入伍不到四年,已经先后负伤7次之多。这次与敌同归于尽的滚崖之举,更是震动全军,战友们笑着骂他“王疯子”。从此,“王疯子”的绰号便在军中流传开来。
战斗结束后,王近山被提升为团长。对“王疯子”三个字,徐向前是如此诠释的:“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1935年10月,王近山担任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师长是陈锡联。虽身为副师长,他冲锋陷阵是常事。一次,他带领突击团队抢渡大金川,登上彼岸后,竟亲自端起机枪和敌人对射,强占了敌人阵地,掩护了红四军主力渡河。接着,红军攻打四川天全县城。这座城由刘湘的精锐部队“模范师”据险防守。敌人夸口说:“纵有红军数万,也难飞过天险!”结果,王近山带领部队与友邻部队配合,于拂晓前翻越高山袭击守敌侧背,他又亲自端着机枪带领部队冲锋,打死敌人团长,尾随逃敌攻入城内,占领了“模范师”师部。长征结束后,能征善战的王近山,成长为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时年仅21岁。
战神虎将 日寇丧胆
在抗日战场上,王近山最出名的胜仗是韩略村战斗。
1943年秋,日军对太岳区发动规模最大、最为残暴的“铁滚扫荡”,这是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策划的。日军调集了3个师团16个大队,连同伪军共计2万多人,分三条线摆在100公里的正面上,妄图以第一线兵力分路合击,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第二线兵力“抉剔扫荡”,烧毁村庄、抢掠物资;第三线兵力分散“清剿”,捕捉八路军零散人员及小股部队。
王近山率十六团从长子县东裕、西裕地区出发,向西南方向进发。这时,“扫荡”的敌人已深入太岳腹地,正在东扑西撞,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王近山率十六团神出鬼没,时而突然出现给敌人以猛烈杀伤,时而销声匿迹无影无踪。
10月23日下午,王近山组织连以上干部,化装到韩略村附近侦察地形,准备打敌人一个伏击。第二天凌晨3时,在王近山指挥下,参加战斗的四个连队隐蔽进入伏击区。可是敌人迟迟没有到来,直到8点多钟,瞭望哨才报告临汾方向公路上发现敌人!不多久,只见敌人13辆军车(其中有3辆小汽车)卷着飞扬的尘土进入了十六团伏击圈内。六连突然以手榴弹、掷弹筒向敌人开火。在爆炸声中,燃烧弹击中了敌车队末尾第二辆车,堵死了车队的退路。末尾车上冲下来10多名日军,当即被十六团飞蝗般密集的子弹击毙。六连班长赵振玉带领全班战士,从陡壁上飞奔下公路,从敌人汽车上夺下重机枪,顺着公路猛扫。敌人遭此突然打击,一时不知所措。领头的汽车急速向前猛冲,被九连拦住去路。这时,敌车队前后都被卡住。四连、五连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冲上公路,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随车的120多个日军只有3人钻进一个小窑洞漏网,其余全部见了阎王。
这次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信心,也极大地震撼了敌人。冈村宁次恼羞成怒地叫嚷:“再牺牲两个联队也要吃掉这股八路!”他把担任战役侦察的6架飞机全部调来追踪十六团,又从临汾派出500名日军赶来增援,并从“清剿”部队中抽调几千人,两次向韩略村合击。这样一来,敌人的整体部署就乱了阵脚。
十六团在韩略村的漂亮一战,是粉碎日军对太岳根据地“铁滚扫荡”的一次决定性战斗。尔后,王近山抽脱身来,率十六团胜利奔向延安。
英勇善战 指挥靠前
刘伯承说过,“王疯子”绝不是鲁莽草率的人,在夺取襄阳的战斗中,更表现出他是既果断坚决,又精明细致的卓越指挥员。
1948年6月下旬,正当国共两军在中原的野战兵团大部投入豫东战场紧张激战的时刻,鄂西北襄阳康泽的第十五绥靖区却陷于孤立状态。刘伯承、邓小平抓住战机,发动了襄(阳)樊(城)战役。在将外线敌人扫清以后,刘、邓命令王近山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陕南十二旅、桐柏军区二十八旅等部队夺取襄阳。
王近山的六纵虽是中原野战军较强的主力,但是刚从大别山出来,人员、武器损耗很大,各旅还留下一个团在大别山坚持斗争。这时全纵队只有6个团,几乎没有重武器,仅有的几门山炮,炮弹不足50发,再加上十二旅、二十八旅,也不过万余人,和守敌兵力几乎相等。但是,襄阳是一座古城,城墙高而且厚,城垣完整,城外还有护城河,东、北两面汉水环绕,南面大山屏障。敌人经过半年多时间准备,山上山下都已构筑了坚固工事。
王近山观察了襄阳地形之后,苦苦思索了数日。按照自古以来的作战规律,打襄阳必须先夺取南山,消除居高临下的威胁才能攻城。但是,如果按此打法,我军不但会损耗兵力,而且时间也成了问题。若一时攻不下南山,敌人援兵赶到,内外夹击,还可能打败仗!
于是,他又亲自到城西的万山上观察,看到这里有一条约千余米宽的狭长走廊,直通西门,这是到襄阳唯一没有天然障碍的通道。但是,南山下却有敌人占据的琵琶、真武两座小山,严密控制这条路,西门外的几座建筑也都构筑了碉堡。这说明,康泽对此路是有高度戒备的。
几经衡量,王近山决定采取一个大胆的战法:采用“掏心”战术,“撇山攻城”,直捣西门!夺下两座小山,扫除西门外的敌人防御设施,虽然要付出代价,要打一场恶仗,但这是短时间内攻占襄阳的唯一办法了!
经过参战各部队英勇奋战,襄阳终为六纵攻破,并活捉了特务头子、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康泽,受到了党中央电令嘉奖。朱德总司令称此役为“小型模范战役”,六纵也由此享有“最善攻坚”之誉。
1948年10月,淮海战役打响。王近山起兵汉水边,千里围迫黄维兵团,歼其王牌第十八军四十九师,接应其一一○师战场起义,继而投入全歼该兵团战斗。
1949年春,王近山担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政委,参加了渡江、西南战役。他进军西南到了湖北沙市,依照上级命令,第十二军从石门、桑植方向入川,三个师走一路。参谋长开会时作了部署后,请王近山指示,他却没讲话。会后,他说:“照这么打,背着粮食、背包,敌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守,我们则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攻,什么时候才能打到重庆!”
他经向兵团首长们请示,立即改变计划:将全军所有汽车集中起来,派主力团先乘车赶到前面,经常德直插永绥;尽量多带人,多带弹药,少带行李,汽车一直往前开,歼敌时才停下;部队攻击前进时,汽车再立即转回运第二批部队跟进!
根据他的这一建议,部队行动大大加快,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粉碎了敌人原拟布防二线阻止解放军进军的计划。
十二军以一天行军50多公里的速度,抄近路乘势夺取了重庆。当十二军三十五师部队赶到白市驿机场时,15架敌机还未来得及起飞。
1951年3月,王近山参加抗美援朝,担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是司令员兼政委陈赓的得力助手,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扬威异域。
猛将虽逝 雄风永存
对于王近山的指挥风格,他的老部下李德生将军和尤太忠将军说,近山同志指挥作战,必须要派六七位警卫员跟随,否则他会冲到敌人阵地上去。某次攻城受阻,他亲扛梯子欲上,警卫员阻拦,将军竟暴跳如雷。
亲临第一线指挥是刘、邓首长的作风,王近山照此实行,其所属部队各级指挥员都继承了这一光荣传统。
为了更好地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王近山对带兵主官的要求很严:一定要作战勇敢,指挥果断,会用脑子,善于带兵。因此,他所在的部队,始终能够保持优良的战斗作风。对完成战斗任务好的部队,他在表扬的同时也指出缺点,以防骄傲;对一时未能完成好任务的部队,他会查清原因,只要不是怯懦怕死,总是耐心帮助教育,给予鼓励。特别是下级有失误时,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因此,在他属下工作的同志都尊重他、敬佩他。
更难得的是,王近山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心胸开阔、气度豁达,善于团结和使用知识分子。对于知识分子,他总是看主流、不计较小缺点。他所在的纵队(军)里,有好几位留学生、大学生担任军师级政工领导干部。他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汲取他们的长处,工作中充分信任,使这些同志感到心情舒畅,工作格外努力。部队进军西南后,他根据上级指示,吸收了上万名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参军,使部队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1953年王近山从朝鲜回国后,历任过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王近山生病时,曾谈及想写一篇文章,记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首长对他的亲切教导。可是,无情的疾病却使他未能实现这一愿望,使人深感遗憾。
1978年5月10日,一代战将王近山于南京病逝。
(本文得到湖北省红安县文史馆的大力支持,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