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地下党掩护我化装北撤
地下党掩护我化装北撤
作者:夏熙敬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20 浏览次数:6806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国民党为了抢占胜利果实,对共产党的军队提出很多限制。新四军军部要求我们七师先撤退到苏北。组织上对一些随部队转移有困难的同志,决定让他们化装经敌占区,再转移到苏北根据地。我便是其中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国民党为了抢占胜利果实,对共产党的军队提出很多限制。新四军军部要求我们七师先撤退到苏北。组织上对一些随部队转移有困难的同志,决定让他们化装经敌占区,再转移到苏北根据地。我便是其中之一。
我那时在七师含和支队工作,我按照七师联络部长唐晓光的意见,向荀文同志借了一件毛哔叽的长衫,化装成商人模样,从无为一个小村乘船去芜湖。
唐晓光找了个地下党的女同志负责护送。她比我大几岁,我就喊她“姐姐”,还有一个胖老太太,我就喊她“婶娘”,跟我一道走的还有一个岁数比较大的干部。到芜湖一上岸,都是鬼子、伪警察。我们就住在那个老大姐家。在那住了两天,她就送我们乘火车去南京。那时火车上乱得不得了,我们买的是三等车厢的票。为了避免暴露身份,我们上了车也不坐在一起,互相之间能看见,但是不讲话。
我们这个车厢里大部分都是日本鬼子,因为已经投降了,他们没有携带武器,是要把他们都集中到南京去。我买了一份报纸,打开一看,头版上赫然大标题:国共谈判有望,毛泽东携夫人蓝萍女士赴渝,共商国是。我看了新闻,又仔细看南京的广告,因为从来没去过南京,不知道南京的街名地名,我就把广告上的几个街巷名称暗暗记住,准备万一有人问我住在南京什么地方,好应付一下。
到了南京下车以后,我们跟老大姐保持距离,她在前面走,我们在她后面跟着,走到一个叫琵琶巷的地方,住到一个地下党同志家。地下党的同志接待非常热情,给我们烧水、做饭吃。
那时还是伪警察维持秩序,我们白天不敢出去,只有晚上出去走走,看看南京什么样子。我们过去只见过农村集镇上的店铺,一家家都很小,不过一两间店面,也没什么装修。第一次到中央商场,我惊呆了,这里装修得富丽堂皇,进去转半天都走不出去。
我们住的是一个单门独户的小房子,有两层楼,我住在二楼。第二天,有一个人突然一脚把我的房门踢开,喊:“肖流!”我很紧张了一下,什么人知道我的名字?还以为被敌人发现了。我一看是个女的,涂着口红,烫着头发,穿着高跟鞋,上面穿白衣服,下面穿的是裙子。我说:“你找谁啊?”她说:“就找你。”我说:“你找错人了吧?”她说:“我找肖流,你不是肖流吗?”在敌占区我哪能随便承认自己的身份,还是坚持说:“你找错人了吧?”她说:“什么找错了,我们前几天不是还在一起吗?”我仔细一看,原来是陆苇同志,她刚参加新四军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难忘的日子》,讲到根据地以后,首长接见她的情况。1943年我在江全香北区当组织科长,她是区里的民运科长。我说:“你怎么变成这个德行了?”这次撤退因为她家在常州,先顺便回家去了一趟,就化装成这个样子。我说:“你这个活宝,打扮成这个样子,把我吓了一跳,在这里要提高警惕啊!”
在南京住了三四天,地下党的同志买好船票,送我从下关坐船,往六合地界一个小村方向走,江对面就是新四军。正当我上船的时候,我看到下面码头有个女的很面熟,她看到我赶紧把头转过去,好像是怕我认出来。在船上穿各种各样衣服的人都有,有人看我穿着全毛哔叽的长袍,像个有钱的财主,暗中指指画画说:“这个人肯定是让四耙子(新四军)弄得没地方跑了。”
到了一个停靠站时,船老板就出来打招呼说:“各位先生,我们再到下一站的时候,请你们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那里有这个(伸出四指,表示新四军),遇上了可能有麻烦,我们准备避开那里走。”船上有的人说:“我们到那里有事情要办,到那里一定要下船。”也有人说:“我们是做生意的,管他是谁,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到那里一上岸(地名记不清了),就看到有新四军的哨兵在附近站岗,结果下船的人一起争先恐后地往哨兵那里奔,不知道是谁先唱了起来: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这时从船上下来的几十个人都异口同声地唱起了新四军军歌,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各种各样服装的人,原来都是化装转移的新四军干部,大家都会心地笑了,终于又回到自己的队伍了,雄壮的歌声伴随着我们的脚步: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根据肖流同志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