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抗战时期的鄂豫边区建设银行
抗战时期的鄂豫边区建设银行
作者:李克申 任儒举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0-24 浏览次数:7341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制伪币在根据地市场流通,发展鄂豫边区生产,巩固边区金融基础,1941年6月15日,创办了鄂豫边区建设银行。
抗日战争时期,从1941年新四军第五师在九口堰通电成立起,李先念、陈少敏等率领部队在随南浴血奋战达三年之久。为适应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了边区建设银行。
金融机构设置
1940年6月14日,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一、二团及八团挺进随南攻克洛阳店,开辟了随南白兆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抗日民主政权逐渐扩大。日伪对根据地在军事“扫荡”的同时,在经济方面,大量发行伪币,扰乱金融,企图削弱抗战力量。为了抵制伪币在根据地市场流通,发展边区生产,巩固边区金融基础,1941年6月15日,边区军政代表大会决定创办边区建设银行。随即,在边区行政公署财政处的领导下,鄂豫边区建设银行在洛阳店毡帽湾正式成立。
刚开始那阵子,机构不健全,人员较少。除行长左仲修(民主人士,曾任国民党青岛中国银行行长)外,配有会计、出纳等工作人员和马伕、警卫员、勤杂人员等。
之后,随着工作开展,机构逐步扩大,人员陆续增加,干部、职工计有20余人,下设秘书、会计、出纳发行三个课。当时处于日伪频繁“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围攻的战争环境里,银行随部队转移,办公地点和住处很不固定,常在随南的白兆山和京山的南山等地回旋。1942年6月,边区建设银行随主力部队向鄂东大悟山转移。
边币发行情况
鄂豫边区建设银行,当时发行边币100万元,票面有“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七种。当时市场辅币很少,开始发行多是辅币,很受群众欢迎。边币用石印印制。印钞厂和边区银行分设两地,钞票印好后,运交边区银行加盖印章和号码。开始票子的号码用手写,可是一被水打湿,就字迹模糊。后改用号码机打号码,最后,购进一架圆盘机,同时在武汉请来两个技术工人。当时因买不到印钞纸张,钞票用纸质量很差,用不多久就破了,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善。票子的号码和印章盖好后,由银行出纳发行课清点捆好,交财政处发行。
业务活动
——组织货币斗争,粉碎日、伪、顽的封锁和禁运
随南白兆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引起了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和仇视,对边区实行了严厉的经济封锁。边区仅食盐一项,就比抗战前涨价200倍。加之,法币、伪币不断涌入边区,边区物资大量外流,给根据地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边区党委决定在重点地区组织货币管理和贸易管理。边区建设银行据此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方面,开展货币斗争,扩大流通范围,边区贸易、税收部门积极配合,在售货和收税上,只收边币,坚守边币信用,稳定币值。接近日伪占领区除收边币外,也收法币、银元、伪币等,以便到敌占区购买工业品、军用品和食盐等。另一方面,组织消费合作社。1941年7月,边区建设银行在洛阳店、九口堰、古城畈等地发放无息贷款计边币2万元,建立10余处合作社,组织物资交流,保证食盐等必需品的供应。同时对敌占区需要的粮食、棉花、猪鬃、白桐油、五倍子、牛皮等禁止出口。另外,通过加强对敌占区商人的工作,以出口农副土特产换取药品、食盐等边区必需品。上述措施有效地粉碎了日伪的经济封锁。
——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支持生产自救
1941年,随南旱灾特别严重,夏季作物颗粒未收,秋季所种苞谷也收成欠佳。新四军第五师副政治委员陈少敏亲自到随南抓救灾工作。在洛阳店学校召开“生产自救”的动员大会,领导群众开展“千塘百坝”兴修水利运动。边区建设银行“以工代赈”按工程量计工。边区军民齐心协力共兴修了从洛阳店之白河至清水河20余公里,筑坝70余处,建成清水河水库,修建堰塘670多处。与此同时,通过发动群众烧木炭、烧石灰、狩猎、捕鱼、编竹器以及组织农副产品运往各地出售,换回食盐、粮食、干菜等,帮助边区的群众度过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