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俄美总统一笔勾掉1/3核弹头
俄美总统一笔勾掉1/3核弹头
作者:柯普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1-25 浏览次数:6945
2010年4月8日上午9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空军一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机场降落,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提前驾临。中午12时,两位总统举行会谈。18时30分左右,被称为《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签订。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布拉格签署两国核裁军新条约
2010年4月8日上午9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空军一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机场降落,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提前驾临。中午12时,两位总统举行会谈。18时30分左右,被称为《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签订。
值得欢迎的一笔
此次,俄美总统大笔一挥,勾销掉1/3的核弹头,可喜可贺。
从1945年至今,各国大约制造了12.8万枚核弹。其中,美国有7万多枚,前苏联(俄罗斯)有5.5万枚。虽然当前全球核弹数量已削减至2.5万~3万枚,但这还相当于全球人均头上顶了3吨多的TNT炸药,仍可把地球毁灭数次。在《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俄美双方同意将各自的进攻性战略核弹头数量限制在1550枚以下,较2002年旧约的上限减少约30%;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潜舰发射弹道导弹发射架及配备核武的重型轰炸机,总数以800为上限,比《莫斯科条约》减少约一半。从此后,全世界人均头顶上减少了1吨TNT炸药。
核武器是令人生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核武器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将核武器应用于实战的国家(1945年8月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使用两枚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员伤亡)。前苏联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核武技术的国家。美俄作为两个超级核大国,拥有全球95%的核武器。此次俄美总统大笔一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核武器,世人表示欢迎。
当今世界,核武器的神秘面纱早已揭去,其基本原理早已为科技界熟知,而某些制造核武器部件的设备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到。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势力对核武器觊觎已久,核走私网络更是遍及亚、欧、非三大洲,全球核扩散的势头有增无减。此次俄美总统大笔一挥,为防止核扩散做出了承诺,值得称赞。
新条约签署后,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新条约的签署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重要的里程碑”。梅德韦杰夫称新条约将“开启(俄美关系)新篇章”,
“俄罗斯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器库,因此在防止核扩散上责任最大,必须有所担当”。
艰难曲折的一笔
在俄美总统大笔一挥的后面,却是艰难曲折的讨价还价,困难复杂的漫长谈判。
1991年7月,前苏联与美国签署了《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02年双方签订了《莫斯科条约》,该条约于2009年12月5日到期。
早在2005年秋,俄罗斯曾建议两国就缔结后续条约进行谈判,但美国的态度模棱两可。直到2007年3月,美国才表态支持签订后续条约问题。此时,俄罗斯已对布什政府失去了耐心,不与即将下台的布什进行谈判。奥巴马2009年当选总统后不久,就表达了与俄罗斯共同努力另立军控条约的殷切希望。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奥巴马立即冻结了30套反导系统。
2009年4月伦敦G20峰会期间,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举行会晤后共同承诺,双方将“立即开始”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谈判。奥巴马在布拉格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宣告了他的“无核世界”的构想。梅德韦杰夫热情洋溢地响应了奥巴马的新倡议——建立一个无核世界。
7月6日在莫斯科,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签署了规定新条约内容的框架性文件,同意将双方核弹头在7年内分别削减至1500枚和1675枚。
此后,谈判却意外地驶入了慢车道。在华盛顿,《核态势报告》引起了五角大楼和白宫以及美国国务院之间的激烈争论。国务院坚持要改变之前美国强硬的核战略,而五角大楼认为改变美国核战略会极大地削弱国家的安全保障。奥巴马显然是国务院的支持者,但又不得不考虑军方的意见。
几番谈判未果,双方开始在日内瓦的谈判桌上互相指责。2009年12月4日,是《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旧条约有效的最后一天,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特地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在条约到期后将继续本着条约精神一道努力,确保新的战略武器条约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生效。
2009年12月18日的哥本哈根峰会,成为两国在2009年内签署削核条约的最后机会。但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新条约还是未能最终签署。
2010年2月24日,俄美总统再次通电话。但导致俄美两国迟迟不能在新条约上签字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反导系统争端又出现了。尽管奥巴马2009年9月17日宣布调整美国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策略,但在俄罗斯人看来这只是“缓兵之计”。2010年2月4日,罗马尼亚总统宣布同意在其境内部署美国新型反导系统中的拦截导弹。随后,美又与保加利亚就在保境内部署美反导系统开始会谈。这些举动,让俄罗斯对美国人是否真正放弃在东欧部署反导计划产生了怀疑。
谈判曾经历数月的僵局及拖延,随着4月12日核安全峰会的迫近,留给两国领导人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3月26日,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又一次通过电话,终于就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削减两国1/3的核武器,并定于4月8日在布拉格签署这一条约。
经过美俄两国持续7年的努力,其中包括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总统的9次电话交谈,两国谈判团总共进行了大约15次接触,使目前两国所拥有的核弹头数量第一次低于1972年的水平。
仍有变数的一笔
俄美总统签订的新条约,并非一笔定乾坤。从条约谈判过程透露出的若干细节以及美俄近来发表的相关言论判断,新条约仍存在许多变数:
变数一:被削减核弹头能否走上“不归路”?美俄进行核裁军谈判已40多个年头,双方都存在对核弹头“裁而不减”、“削而不毁”的现象。俄方坚持对削减下来的核弹头彻底销毁,但美国基本上是裁减之后存放于能源部的库房里。
变数二:谁愿为俄罗斯销毁核弹头“埋单”?销毁核武器需要巨额费用,俄罗斯难以支付。20多年来,俄一直要求西方国家提供巨额款项,资助其销毁核武器。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新条约能否就西方继续资助俄罗斯作出承诺或安排?
变数三:对裁减情况如何进行有效核查?新条约规定每年双方对已知部署武器的核查次数不超过10次,其他“未部署”的武器核查不在统计范畴内。实际上,这样的表述为核查“留有余地”,操作起来回旋余地很大。
变数四:“矛”“盾”冲突能否缓和化解?美国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且美将在2020年以前分四个阶段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部署造价更低、机动性更好、拦截效果更佳的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因此,俄罗斯坚决要求美国在核裁军新条约中把“矛”与“盾”一并考虑。俄重申,一旦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对俄战略核力量产生实质性影响时,俄将有权退出新条约。
变数五:新条约能否顺利获得议会批准?两国总统签署新条约后,还必须将条约提交给俄罗斯议会和美国国会,获得批准通过才能生效,否则将是一纸空文。但奥巴马前阶段推动表决医改法案,造成了民主、共和两党的空前对立,获国会批准难度很大。而俄国家杜马在对美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会“根据需要”通过或者否决新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