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抗日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若干举措
抗日根据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若干举措
作者:邓泽民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4-12-01 浏览次数:6961
为了坚持长期抗战,抗日根据地一方面加强军事建设,另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增加财粮来源。为此,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为了坚持长期抗战,抗日根据地一方面加强军事建设,发展壮大武装力量,打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增加财粮来源,养活自己。加强经济建设,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而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发展粮食生产,同时发展棉、麻、蔗、菜等生产以及林业的栽培和畜牧业的养殖。为此,抗日民主政权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实行减租减息
各抗日根据地,遵照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后来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普遍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地租一般以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不超过社会经济借债关系所许可的程度。另一方面,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通过减租减息,调节了根据地内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团结了各个阶级阶层,大大调动了农民抗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力开垦荒地
大生产运动首先是在陕甘宁边区展开的。边区政府专门设立了生产委员会,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生产,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并号召种植经济作物。
1941年3月,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开赴荒无人烟但土质肥沃、适合开垦的南泥湾。从旅长王震到公勤人员、随军家属,人人开荒种地。第三五九旅的领导把农业生产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很大部分的自给任务,使南泥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南泥湾精神带动和影响下,各抗日根据地迅速掀起学习南泥湾的经验,进行开荒生产。中共中央华中局1943年9月30日发出《关于生产运动的指示》,决定把以农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中心。驻淮南地区的新四军军部机关带头响应,首先在驻地周围开荒种粮种菜。副军长张云逸等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淮南军区部队1943年生产粮食3.1万石,棉花198万斤,芝麻2.5万石。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军生产粮食270万石。仅收入就增加了2000万元,充实了公家财政,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部队生活。
淮北抗日根据地边区政府1942年春颁布了《垦殖暂行条例》《垦殖实施办法》。规定不论公荒和私荒一律准许民众垦殖。公荒由政府分配给抗属、难民、贫农开垦,土地所有权归承垦人,三年内不交田赋公粮。私荒由业主开垦,若不垦殖,由政府招人开垦,三年内不交地租,土地所有权仍属原主,承垦人有永佃权。还规定每户垦殖在20亩以上或介绍移来边区垦殖者政府予以奖励。到1944年,全区共垦殖荒地474公顷。皖江行政公署发动群众大力开垦沿江洲地和圩地山地荒地。其中湖东一地,1944年就开荒6000多亩。皖江行署还大力推行深耕施肥,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副业生产。1944年,全区种植棉花数万亩,植树1000多万株,养鱼1000多万尾。
淮北抗日根据地淮北中学几百名师生,在任崇高老校长的领导下,1944年春天开赴离校三十多里的汴河岸边开荒生产。师生们有的用铁锹挖,有的用抓钩刨,有的几个人拉犁子,歌声嘹亮,热火朝天。经过十多天的紧张有序劳动,完成了开荒任务,种上了庄稼。当年秋天师生们看到田里长出的好庄稼,心里分外的高兴。
兴修农田水利
抗日民主政府深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淮北边区九个直属县,共修大小河沟193条,长达563.5公里,挖土30万方,受益田亩7000顷;灵宿地区开挖大小河沟369条,长达651公里。其间,1944年兴修水利的成绩最大,全边区共开挖河沟414条,长达2113公里,受益田亩37892顷。还重修筑盱凤嘉的淮堤、泗南的双峰大堤、淮宝的人字头堤。仅淮宝人字头堤就使2000多顷泽国变成良田,保障了几十万亩良田的安全。这项工程共用了100多天时间,投资2000多万元法币。
皖江抗日根据地从1942年到1944年,先后兴修了无为的惠生堤,和含的牛渡河白渡闸,繁昌的高安闸和九连圩等大型水利工程。其中惠生堤是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在皖江行署主任吕惠生领导下,于1943年12月1日开工,1945年5月3日竣工,共投入民工21万人次。开挖40.4万土方,修筑江堤6.5公里,使几百万亩良田受益,保护了几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淮南边区抗日民主政府也十分重视兴修农田水利工作。如高邮县为解决旱涝问题,组织万余农民,开挖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农抗河,解决了两岸农田的灌溉问题。
通过兴修水利,大大发展了根据地的农业生产。
发展互助合作
根据地的农村经济,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技术落后,劳力和畜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以互助和合作社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力和畜力严重不足,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方面,淮南抗日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
淮南区党委1943年春耕和夏收时,把互助合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来抓。1944年7月,区党委召开路东各县“七一”生产互助合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六、盱嘉两县24个互助组,介绍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区党委还参照陕甘宁边区表彰劳动英雄吴满有经验,召开奖励劳动英雄大会,对成绩突出的互助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每个先进互助组,奖励一头耕牛或农具),产生很大影响,大大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到1944年秋,来安县已经组织起来的互助组有3909个、12545户。全县有70%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增收粮食折合法币5361万余元。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半塔民众合作社和大余、郢骆、腾云互助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淮北抗日根据地1944年组织起来的互助组有8061个。皖江抗日根据地也广泛组织换工队、短工队,实行劳动互助。
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互助合作运动,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减轻农民负担
为减轻农民负担,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府首先废除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打碎套在农民身上的沉重枷锁,在根据地内实行薄税赋、减负担的政策。所谓薄税赋,就是一般仅开征农业税为主要税种。农业税只包括田赋和公粮。田赋按田亩计征。田赋由田主负担,田多的多征,田少的少征,无田的不征。造册立档,按档征收。我当时就在乡政府书写名册档案。公粮由生产者负担。按实际收获量征收。如淮北边区《1943年秋季救国公粮公草征收条例》规定,以实际收获量划分11级标准,规定每户收获量不满100斤者免征;收获量100斤不满200斤者为第一级,征收3%;收获量在200斤以上者为第11级,征收18%。由于征粮数量较少,且负担合理,广大农民踊跃交纳爱国公粮。如淮宝县,1942年到1944年,每年交纳爱国公粮1500万至2000万斤,对保障军需民食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接受党外人士李鼎铭等人的建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在精兵方面,要求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提高战斗力。在简政方面,要求切实整顿各级政权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具体规定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占2%,党政民系统占1%。在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统一部署下,安徽各抗日根据地顺利地进行了精兵简政工作。如淮南1943年2月撤销路东路西两个联防司令部,组建淮南军区。主力部队由1.8万人精简为1.03万人。同时将津浦路东、路西两个区党委合并组建淮南区党委。撤销津浦路东、路西两个联防办事处,成立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工作人员均相应的精简,充实基层。淮北边区政府从1941年底开始到1943年春,共进行三次精简,公勤人员由360余名减至60余名。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由于采取了以上许多重大举措,抗日根据的大生产运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解决了抗日军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