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难忘的教诲 永远的怀念
难忘的教诲 永远的怀念
作者:黄进琪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1-06 浏览次数:7351
1953年于广州。左起:何伟、何雪山、何生、孙以瑾
今年是原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主任、河南省委原第二书记、国家教育部原部长何伟同志诞辰105周年。记者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一个普通民居对何伟的子女何雪山、何生作了专访。
热血青年 抗日救亡打先锋
何伟,原名霍恒德,1910年4月生于河南省汝南县三桥乡刘庄一个信教的家庭,13岁入基督教办的汝南县城高小读书。1928年报考湖南益阳信义大学。1930年该校与武汉教会大学合并,改为华中大学。何伟随校到武汉,在那里他开始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思想逐步从相信基督变为信仰共产主义。
1934年何伟大学毕业,分配到汉口圣罗以女中任教。当时的武汉,一片白色恐怖。他以“生活书店”为阵地邀集同学组织读书会,研讨马克思主义,向各界人士介绍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革命书籍。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他联络各界进步人士,成立了武汉文化界抗日救国会。1936年春,何伟被武汉文化界抗日救国会推选,赴上海参与全国抗联筹建工作,当选全国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执委。后经天津李铁夫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改名何伟。
何伟入党不久,奉命回武汉恢复和发展中共组织。1936年底他主持成立了武汉各界救国会、中共武汉临时工委。同年11月23日,国民党下令将全国各界救国会领袖沈钧儒等七人逮捕,何伟以执委身份到上海主持工作,在宋庆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营救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的斗争。1937年5月,何伟返回上海途中,于南京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他立场坚定,严守机密,义正词严地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直到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经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营救出狱。
抗战爆发后,何伟先后任中共武汉临时工委书记、湖北省委宣传部长。1938年冬转入大别山坚持敌后斗争。1939年初任中共鄂豫皖区委组织部长兼新四军驻金寨办事处代表,同年底调任皖中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和舒无地区军政委员会书记,次年5月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重建军部后,任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主任兼中共皖中区委书记,参与领导和建立皖中抗日根据地。1943年,何伟奉命赴延安中央党校参加整风。1945年4月,他作为华中抗日根据地代表之一出席了党的七大。
林海雪原 土改剿匪一肩挑
抗战胜利后,何伟奉调东北。1946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他任牡丹江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当时,蒋介石挑起大规模内战,东北形势十分严峻。
何伟到任后,立即组织大批工作队下乡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何伟身体力行,带头到土匪头子马锡山的老巢——安宁县东京镇,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艰苦细致的发动工作。在土改中,有些地方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群众并没有真正发动和组织起来,工作队一走,阶级敌人就反攻倒算。何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没烧透的砖”、“半生不熟的夹生饭”,他连续向东北局反映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946年11月,何伟领导牡丹江军区在合江军区配合下,消灭了盘踞在朝阳区的土匪武装——国民党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谢文东部,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的嘉奖。但剩下为数不多的顽固匪首仍疯狂叫嚣“宁蹲山头看监狱,不蹲监狱看山头”。残匪仍不断袭扰正在进行土改的村屯,大肆烧杀抢掠。1947年1月,何伟决定组织小分队进山,边侦边打,侦打结合。小分队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林海雪原追歼敌人。曲波创作的小说《林海雪原》就是这次剿匪的艺术再现,小说中的何政委,生活原型就是何伟。
北战南征 脚踏实地抓工作
1948年9月,时任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政治部主任的何伟,在纵队首届政工会上指出,铁道纵队既有工程任务,也有战斗任务,号召干部战士努力学习技术,为实现军队铁道技术化而奋斗。刚成立的铁道纵队,立即抢通大联、吉长、哈长等铁路,有力地支援了辽沈战役。纵队机关又提出了“野战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那里”的口号,北宁线全线通车,保证了平津战役的运输供应。接着,铁道纵队遵照军委指示,接连修复了津浦、平汉铁路,为我军胜利渡江和解放江南各省提供了有力保证,受到军委铁道部特电贺勉。
1949年5月,何伟调任武汉市军管会委员兼秘书长,他协助谭政、陶铸同志,在短短几个月内,使特务潜伏、散兵流窜、交通阻塞、社会秩序混乱的武汉,得到初步治理。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当着陶铸的面说:“武汉能有这样一个好局面,应表扬何伟他们。”
同年11月,何伟入桂后,坚决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着力抓了三件事: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和春耕生产。在剿匪反霸斗争中,他关于收缴“民枪”的建议得到中央批准,使广西剿匪进展加快。1952年底广西胜利完成土改,1600万人口的广大农村,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全省掀起了春耕生产热潮。
“1952年10月,何伟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方针,实行民主改革,市委派出大批干部到基层调查指导工作,他自己也到工厂、学校、街道考察。”雪山回忆说:“一天,父亲‘闯’到一居民家里,问及柴米油盐等问题,老工人见他和蔼可亲,无意间说长道短,事后知道他就是市长时惊得目瞪口呆,感慨地说:‘这个共产党市长成了老百姓的管家婆了。’当年父亲为首的广州市委,就这样率领全体党员和市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建设高潮。”
外交战线 呕心沥血建功勋
1954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调对党、政、民工作都很熟练的何伟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苏联东欧司司长、外交部机关党委书记。他积极为外交事务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与有关同志一起,制定了不少思虑精到的方案,受到总理的称赞。
1958年1月,何伟被委派为中国驻越南大使。他始终坚持中越友好的方针,经常教育使馆工作人员和援越专家,要树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努力为中越友谊作出新贡献。
1961年5月何伟(前右4)陪同胡志明(前右5)参观毛主席旧居
何伟与胡志明主席建立了极为友好的关系,胡主席经常请他去作客,共叙友谊。胡主席生活俭朴,平时住在高架的小木屋,木地板、硬板床,何伟去拜见时很随和,脱鞋后席地而坐。每逢除夕,胡主席还请他去共进午餐或晚餐。
何伟曾陪同胡主席访问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并到湖南韶山参观毛主席旧居。邓颖超访问越南时,由何伟陪同与胡主席一起种下了友谊树。
1960年5月,周恩来和陈毅访问越南,飞抵河内上空时,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飞机改降在义安。何伟十分担心两位首长的安全,连夜驱车赶到义安迎候,第二天又陪同首长安全到达河内。因过度疲劳,何伟突发心脏病。使馆党委和大夫劝他休息,中越会谈派别的同志暂代。可他坚持参加,每天靠打针坚持工作。待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越圆满回国,他却卧床不起了。他这种忘我工作精神,深受驻越使馆全体同志敬佩。
殚精竭虑 为国为民献忠心
1962年9月,中央任命何伟为河南省委第二书记。当时河南正处于非常困难时期。何伟到任后,以主要精力抓生产救灾。他首先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卢氏县地处豫西边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何伟亲自去调查。县委负责同志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到卢氏的省委书记。何伟在两年多时间里,走遍全省所有专区和110个县中的96个县,掌握第一手材料,为省委定计划作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何伟在各地调研时,发现成群结队扒火车逃荒的群众大都来自兰考,决定去兰考看看。到任不久的县委代理书记焦裕禄向他汇报,兰考连年遭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的袭击,人民生活极其困苦,不少干部丧失信心,要求调离兰考。何伟在焦裕禄陪同下考察了80多个大小风口、沙丘和低洼盐碱地,听取农民的呼声。
他对焦裕禄说:“兰考的问题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害’着手,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共产党人就没有尽到责任。”焦裕禄表示:“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以后,何伟又两次到兰考,看到兰考人民在以焦裕禄为书记的县委领导下,积极投入了战胜“三害”的斗争,改变了兰考的面貌。经过三次考察,他向省委介绍了兰考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取得的惊人成绩。经省委讨论,正式任命焦裕禄为兰考县委第一书记。是“伯乐”何伟首先发现并宣传了这个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1964年,何伟调任教育部部长。当时正是各类学校落实毛泽东、刘少奇有关教育革命的指示,教育战线出现新变化之时。这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河北省阳原县普及小学教育的社论和报道。何伟到职后一周,就带领干部来到阳原,半个月时间跑遍了地辖长城内外的阳原县的山山水水,了解到该县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主要经验,进一步体会到毛泽东和刘少奇抓半耕半读、半工半读教育的重要性。在何伟的动员和带动下,教育部抽出80%的干部,组成调研小组分赴全国各地,发现了一批办得较好的半耕半读、半工半读中等教育学校。经中央批准,教育部于1965年3月、10月先后召开了农村半耕半读、城市半工半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央对这两次会议和何伟的总结报告给予充分肯定。
1966年春,何伟正在筹划召开全国全日制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计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改革、大发展。然而“文革”开始了,非但教育工作会议没有开成,他也被打成“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总代表”、“刘少奇的黑干将”,于1973年3月9日含冤逝世,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彻底平反昭雪。
言传身教 革命精神代代传
雪山、何生深情地说,父亲离开我们37年了,可他慈祥的面容、和蔼可亲的举止仍历历在目,他的谆谆教诲时时回响在我们耳边。
雪山回忆道,1950年我被接到桂林,爸爸高兴地说,回来了!等会张文正叔叔带你去宿舍,你和他们一起吃住,叔叔阿姨都很忙,自己要学会洗衣、打扫房间……过几天也和妹妹一样住校,过集体生活。要好好学习,把你接回来上学,就是希望你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
1954年爸爸调外交部工作,我跟到北京,在圆明园边的101中学住校读书。每当寒暑假回家,爸爸都认真看我的成绩单和班主任评语。一次说,其他功课都是5分,但外语只有3分,要努力争取优异成绩。老师希望你防止自满情绪,这就是缺点呀!你在老家散漫惯了,让你住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爸爸语重心长的批评,让我铭记在心。1956年爸爸到中央党校学习,每逢周六机关派车接爸爸回家,都经过101中学门口,我希望父亲顺路带我回家。爸爸说:“这样不好,你的同学也有住城里的,都坐公交车。你坐我的车,就特殊了。我答应了,也搞特权了。”
1960年,中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一天,妈妈告诉我们说,爸爸从越南回国述职,晚上回家吃饭。妈妈特意从化工局机关带回一块“人造肉”。这是用树皮、草根加上一些配料,经发酵、熟化制作而成,看起来黑糊糊的。何生回忆说,我和哥哥都没敢下筷子,爸爸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夹了一块就吃。然后对我们说,还真有肉的味道!现在国家有困难,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度难关。
爸爸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对身边工作人员同样严格要求。一次,爸爸坐小车驶在广州街头,司机没注意民警的指挥,闯过了路口。爸爸随即批评司机:“拉个市长,就可以不听民警的指挥吗?一定要守纪律。”并让秘书通过公安局向民警道歉。
爸爸的言传身教不仅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也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会一代接着一代,遵循着父辈的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