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连载 > 长征中的特殊连队
长征中的特殊连队
作者:胡居成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1-12 浏览次数:7409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亘古未有的万里长征。在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敌军围追堵截的形势下,红军过江河,翻雪山,涉草地,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在这支创造人间奇迹的队伍中,活跃着一支以女战士为骨干的特殊连队——干部休养连,为长征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像个革命大家庭
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干部休养连,直属于军委第一纵队第二梯队,是个不像连队的连队。按董必武的话说:“是一个特殊的连队。”
说特殊,主要有这样几点与一般连队不同:
年龄不同。一般连队都是以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主,而干部休养连,却有老有少。老的有建党、建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年龄都在50岁以上,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徐特立58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52岁,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董必武50岁。年龄最小的才十二三岁,如分给江西省委组织部长蔡畅带领的红军小战士樱桃,入伍不到半年,只有12岁。
职务不同。除了上面说的徐老、谢老、董老是中央高级干部外,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因腹部受伤未愈,长征一开始就成了休养连的成员。还有不少红军师以上高级干部,如军委第二纵队参谋长张宗逊、军委干部团政委宋任穷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长征中因病都到休养连待过。而一般连队,最大的干部就是连长、指导员。
后勤人员多。一般连队,担架员、挑夫最多十几人。休养连有60多名伤病员需要担架抬着走,还有30多副药担要挑,这都要雇请民夫,全连超过300人。长长的队伍,目标大,行动慢,但战斗力不强,需要战斗连队保护。
性别不同。一般连队很少有女性,而休养连工作人员中女性唱主角。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性,几乎都在休养连。她们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邓颖超;中央第一纵队宣传员贺子珍;红军总司令部直属队指导员康克清;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长刘群先;中央政府机关总支书记钱希均;苏区中央局妇女部长李坚真;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刘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动员武装部副部长金维映;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央总支部书记陈慧清;中央苏区卫生学校政治处主任周越华;中央苏区红军政治学校教员李伯钊;红军学校教员邱一涵;中央党校教员吴仲廉;苏区中央局妇女部秘书甘棠;中央苏区工农总社副社长危拱之;国家保卫局机要员谢飞;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廖似光;苏区中央局妇女部委员王泉媛,干事钟月林;中央党校干部谢小梅;中央机关机要员萧月华;中央机关机要报务员李建华、曾玉;红九军团干部杨厚珍;江西省委组织部长蔡畅;中共粤赣省委妇女部长危秀英,副部长吴富莲、李桂英,干事刘彩香;福建省委妇女部副部长邓六金等30人。
红军时期的徐特立
红军时期的谢觉哉
全连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人说休养连不像个连队,倒像个革命大家庭。30年后,钱希均在回忆录《长征散记》中说:“我们的连队又和红军所有的连队一样,有着严密的坚强的组织机构。德高望重的董老是党总支部书记,邓颖超、侯政和我是委员,下面还有几个支部。曾在苏区任过妇女部长的李坚真任休养连指导员,任过红八军团卫生部长的侯政任连长。连队下设一个警卫排、四个休养排。休养排的排长、班长都由休养员担任。他们大都是部队里能征善战的指挥员或是党政机关的高级干部。由于有组织保证,休养连跟随中央红军在万里长征中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救死扶伤舍生忘死
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不管职务高低,资历长短,年龄大小,都称为休养连的“政治战士”。除邓颖超等2人有病和贺子珍等4人怀孕外,其他人都分到休养排,担负照顾老弱伤病的休养干部,并负责沿路筹粮筹款、雇请民夫、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等工作,任务可谓不轻。但她们都很年轻,被尊称为“老大姐”的蔡畅也只有34岁,最小的钟月林只有19岁。她们一律齐耳短发,头戴缀着红五星的灰色军帽,身着拦腰紧束皮带的灰色列宁装,打绑腿,穿草鞋,一个个英姿飒爽,朝气蓬勃,毛泽东夸奖她们是“军中花木兰”。
政治战士们把扶助休养伤病员行军当作自己的天职,把保护休养伤病员的安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个政治战士要分管三四副担架,行起军来,她们要跑前跑后,察看休养伤病员的病情,及时加以护理照顾。还要注意民夫担架员的思想动态,不断进行督促和鼓励,稳定情绪。她们经常省出自己的口粮给民夫吃。遇到担架无人抬时,她们便亲自去抬。当敌机轰炸时,她们又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休养伤病员。
1935年1月,在贵州土城战斗中,一军团一师师长姚吉受了重伤,送到休养连。休养连当时找不到担架员,又要马上转移。组织上决定,将姚师长寄养在老乡家里。指导员李坚真不同意。她说:“姚师长为革命负了伤,我们怎能忍心丢下他呢?”她和姚师长的警卫员、饲养员商量,三个人轮换抬,走了上百里。
一次夜行军,狭窄小道旁有一个大坑,李坚真怕休养连人员不注意掉进坑里,就站在坑边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小心!注意!这里有个大坑!”等休养连全部过去了,她身心一放松,自己却掉进了坑里。她挣扎着往上爬,无奈坑深土松,越爬越往下掉。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叫喊也没有人回声。她心想,这回可真的完了!部队都过去了,没人来救了!就在这时,姚师长的警卫员和饲养员抬着担架回来了。原来姚师长见李坚真好长时间没有来换抬担架,不放心,怕她只顾招呼别人,自己不注意掉进坑里,就叫两个战士抬着他往回走,到坑边看看。结果离大坑还好远,就听见了李坚真的叫喊。姚师长指挥两个战士,接上两根绑腿带,把李坚真拖了上来。李坚真后来说:“姚师长因为救了我,精神好多了。精神一好,伤也好得快了。不久,我们扶着他骑上马慢慢走。他跟上了长征的队伍。”
客家旅长征女红军李坚真
还有一次,天下着毛毛雨,休养连行进很慢,队伍拖得很长,掉到了大部队的后面。一股敌人突然向他们袭击。董老当机立断,要休养连干部集合警卫排和警卫人员阻击敌人,掩护伤病员迅速撤离。正当李坚真和侯政连长争着要留下来阻击敌人时,旁边传来一声大喊:“警卫员拿枪来!”李坚真和侯政回头一看,原来是攻打娄山关负了重伤的红军团长钟赤兵(他的一条腿被锯掉了)。抬他的担架员见敌人打来,扔下他跑掉了。他坐在担架上气愤地大喊着,准备同敌人决一死战。看到钟团长那愤怒的神态,李坚真和侯政都冷静下来。李坚真说:“我们决不能让这样的英雄再受伤了!”说着,她和警卫员抬起钟团长的担架就跑。侯政带领警卫排战士拼命顶住了敌人。
在指导员李坚真和连长侯政的带动和影响下,休养连的政治战士们在危险面前,更是争先恐后,个个争着冲在前面。刘英就是其中之一。
一次来到贵州盘县一个叫猪场的地方,打算在这里宿营,大家刚刚把头上的伪装取下来,忽然传来了敌机的嗡嗡声。休养连司号员立即吹号通知大家隐蔽。但还没有隐蔽好,三架敌机冲出云层,俯冲下来。刘英已经隐蔽在路旁的一条沟里。她一看有的担架和马匹还在大路上没有隐蔽好,就着急地跳到沟上,边喊边向大路跑:“还有伤病员没有隐蔽好,大家赶快帮助他们隐蔽!”就在此时,三架敌机一面扫射,一面投掷炸弹。身材矮小、赤着双脚的刘英(刘英的鞋子半个月前就破了,因为脚小,还没有找到合适的鞋子),背起一个伤员跳到沟里。
张闻天、刘英夫妇
当炸弹的硝烟消散一点以后,她看到不远的路上,有一副担架,两个担架员没了,担架上的伤员正挣扎着要爬起来。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她又不顾一切地跳出路沟,向伤员冲过去。此时一架敌机又俯冲下来,帮助伤员隐蔽已经来不及了,刘英毫不迟疑地向伤员身上扑去,幸好刘英没有受伤。
她扶起伤员一看,原来是一纵队的小报务员,只有十三四岁,满脸孩子气,个头跟自己差不多,胸部和腿部都是三天前被敌机炸伤的。他伤势很重,坐不起来,更不能走。刘英心想:这可是咱们红军的技术人才啊!决不能丢下!于是,她背起他,咬着牙赤着脚在崎岖的泥泞路上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走。一个掉队干部关心地对她说:“哎呀,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一个女同志背一个伤员怎么走呀?看他也快不行了,赶快放下他吧!”这时,小报务员也声音微弱地哀求:“好姐姐,放下我吧!部队都走远了,你会掉队的。”听他这一说,刘英把他背得更紧了,一步,一步,摇摇晃晃向前走。掉队干部被感动了。他转过头来劝刘英道:“前面有一座小庙,还有几户人家,就放到老乡家里养伤吧。”刘英说:“我也想请老乡帮助啊,可是老乡都跑光了,放到老乡门前,与放到路上一样啊!这小报务员受伤前生龙活虎,收发报可好呐。受伤后李部长(中央组织部长李维汉)把他送到休养连,嘱咐一定要治好他的伤,让他重返部队。”掉队干部不好意思一个人走,就和刘英轮换背着小报务员赶队。后来,一个团的卫生队赶上来,他们就把小报务员交给了卫生队。
50多年后,刘英还惦记着这位小战士说:“不知卫生队是否把他的伤治好了。他当时的伤是很重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