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敢教三江换新天——访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王少伯
敢教三江换新天——访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会长王少伯
作者:许小南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1-23 浏览次数:7298
上世纪70年代,王少伯高举铁军旗帜,在今天称为“三江平原”的北大荒摆开了战场,谱写了人生又一华章。
战争的硝烟里,他的身影清晰可见。
1941年10月,15岁的王少伯参加了新四军,开始在一师二旅特务营,后转入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情报站长、连政治指导员。抗战胜利后随三师挺进东北,参加过解放东北三省及辽沈、平津战役,以后渡江南下,一直打到广西柳州。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作为志愿军首批入朝。在1951年2月的第四次战役中,时任三四三团二营营长的王少伯,顶住10倍于己的敌人在飞机、坦克配合下的16次进攻,寸土未失。战后,全营立集体三等功,他记大功一次。
将军的战绩不仅仅在战场。
上世纪70年代,王少伯高举铁军旗帜,在今天称为“三江平原”的北大荒摆开了战场,谱写了人生又一华章。
开拓建三江,农垦打头炮
1969年3月,中苏边境珍宝岛地区发生军事冲突。我自卫还击战胜利后,苏联的挑衅活动从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从东段扩大到西段,中苏两国关系进入严重对立阶段。
为了加强与苏联接壤的东北防御,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任命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副师长王少伯为六师师长。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6万部队转业官兵、6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来到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之间的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甸子。
六师的驻地,方圆几百公里,多为原始沼泽,人称“大酱缸”。这里没有一条路,没有一户人家。当年日本占领东北后想染指此地,从国内拉来很多人到此拓荒,结果死了很多人也没开出几亩地,最后不得不放弃。1958年,王震将军曾来此组织部队开荒,也因为地理环境复杂,只开发了一些边缘地带。
当时正处“文革”动乱之际,面对苏联可能发动的入侵,一边,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深挖洞,广积粮”;另一边,林彪、“四人帮”却大肆鼓吹“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三江平原突然出现十多万人的准军事部队,不要说住宿,就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在那些日子里,王少伯和“一班人”争分夺秒地抓训练,使部队能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他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连队干部战士现阶段连饭都吃不饱,一旦打起仗来如何保持战斗力?脚下是肥得流油的黑土地,干部战士却在饿肚子,岂不是天大的讽刺?王少伯和“一班人”反复商量,决定在不影响战备的前提下,向这片沉寂千年的荒原要粮食!并为六师的农场取名“建三江”。
1971年春寒料峭,积雪未化,王少伯带领六师广大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向荒原宣战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对荒原有个全面的了解,王少伯经常顾不上吃饭,一走就是几十公里,把草皮挑开,亲自查看土地水分蒸发情况,如果蒸发得快,说明适合开荒。
过去一些部队到此垦荒,常常是第一年开荒,第二年养田,第三年才打粮。王少伯心想,大敌当前,时不我待,如果墨守成规,就会影响国防建设。于是他提出:“一手握枪戍边,一手拿锄垦荒”;“当年建点,当年开荒,当年种地,当年打粮,当年做贡献”。
这里植被特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沼泽泡湖众多,垦荒难度很大。广大兵团干部战士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坚持抢前抓早,种在冰上,收在火上。他们克服机械少的困难,用小棍捅眼,种子背在挂包里,人工种大豆。为了多开荒地,王少伯要求师部每天对各团进行评比,交流好的经验。
平日里,官兵住的是帐篷和地窖子,成品粮常常供应不足,只能煮小麦吃原粮。最困难的日子,不要说肉,连油盐都成问题。冬天没有水喝,化冰解渴,早晨头顶星星下地,晚上满头霜浑身冰碴收工,一进屋还要抱草劈柴和煤生火,让屋子里赶快有点热气。夏天沼泽地下陷,一下地就被小咬、大瞎蠓叮咬,又痛又肿,每天一身汗一身泥回到宿舍,还得拖着两条沉重得像灌了铅似的腿去井台挑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说,这日子比抗美援朝还要艰苦。
1971年冬罕见的大雪、连绵不断的春雨给春播带来极大的困难,全师上下积极想办法克服,直到6月初才种完。兵团农业处的专家王强见了十分感动,代表兵团亲自起草向中央发电报。
麦收时节到了,但多雨的天气阻碍洼地机械的运作,只能用人工收割,全师官兵用镰刀在水中割麦。兵团蒲更生副政委来到二十五团十七连麦地,看到遍地都是割麦的人。三江黑土层深,麦地里连水带泥没膝深,向前移动两腿非常吃力,有的女孩子就跪在泥里往前割,受伤了都不肯下火线。蒲政委感慨:“你们太辛苦了,六师太好了、太感动人了。”
勤得利湾距黑龙江近,王少伯和农业技术专家一起,进行引江水种植水稻试验,当年就获得成功。实践证明,这种高寒地区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大米质量好。如今闻名遐迩的东北大米,最早的发源地就是王少伯所在的农六师。
六师第一年开荒107万亩,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打粮的目标,不但解决了本单位干部职工吃饱肚子的问题,还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张林池感慨地说:“日本开拓团未开拓出来,我与王震部长未开出来,你们开出来了,不简单啊!”
如今,建三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现有耕地达1000多万亩,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荒原新城——建三江
1974年,为了加快建三江的大发展,把农场生产的粮食及时运出去,把外地的物资及时运进来,让到建三江的城市知识青年能够坐火车回家,减少他们往返倒车的烦恼,王少伯向中央申请修建全国第一条支农铁路——福前铁路。
在沼泽地修建铁路,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先例。在那些日子里,王少伯亲自测量,统筹规划。按照天津铁路设计院的设计,铁路从七星农场北面通过。王少伯从长远发展考虑,要求改变设计方案,让火车通过建三江城区。但这样一改,施工费用要增加了200万元。为了解决资金来源,王少伯找到中央领导和铁道部领导,竭力争取,终于得到解决。如今,人们可以从建三江直接乘火车到佳木斯和哈尔滨,建三江和各个农场的货物可以与外地进行快捷的贸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福前铁路建好后,王少伯又打起了公路的主意。他组织几个修路连,修建了著名的二抚公路(二龙山镇至抚远县),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条公路为建三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这条公路已由原来的砂石路变成了高等级水泥路,成为联系东北亚陆路交通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少伯对待知识青年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他从建三江把电话线架到300公里外的佳木斯。冬天架通电话,全师几百个连队都通了电话,确保了知青和家里人的快捷联系。他要求连队建在沿公路十字路口,而且要建成小城镇式的,便于连接电话、安装电灯,方便知青看病、子女上学。他要求四季保证女同志有热水洗脚,结了婚的保证有婚房;团部、师部有大招待所,每天开出几台大客车往返接送知青探亲;冬天他怕冻着知青,要求每个屋里都有尿桶,第二天早上,值班的负责倒掉……
有一次坐火车,有人问王少伯去哪里。
王回答:“哈尔滨。”
“从哪上的车?”
“建三江。”
“你是六师师长?”
王师长惊讶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那人回答,“我就是建三江的,感谢你申请修建成这条铁路,同江、抚远、富锦、友谊的人民都感谢你。”
不仅如此,为了建三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配合福前铁路的顺利运行,王少伯还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他找到吉林省革委会主任王淮湘将军,要来建三江最大的发电机组;为了群众福利,他盖了全兵团唯一的六层楼医院和能容纳1300人的建三江会堂;建了建三江邮电局,成立第六师商业批发站,建立新华书店、设立银行……
王少伯还亲自设计,在原二十五团商店附近的中央大街建设胜利门和柏油路……
王少伯用发展的眼光去规划农六师、建设农六师,几年工夫,建三江焕然一新,变成了一个有城有乡农工商发达的新型城市。
王少伯率领六师广大知青和转业官兵,战天斗地,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开发建设北大荒,写下了黑土地上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