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淮南根据地的“双拥模范” ——记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来六支队六连
淮南根据地的“双拥模范” ——记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来六支队六连
作者:谢曙光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1-30 浏览次数:6918
1943年8月,我从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调任来(安)六(合)支队政治委员,同时兼任来六县委书记。
1943年8月,我从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调任来(安)六(合)支队政治委员,同时兼任来六县委书记。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我们受到日、伪、顽三方面的夹击,部队除了频繁地战斗外,既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还要自己动手解决军需。我们来六支队在二师的领导下,积极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如同一把钢刀,插在了日伪心脏南京附近。
我们在频繁战斗的空隙和生产劳动中,积极地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加强了军民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日伪军对我们这支地方武装奈何不得。后来来六支队越战越强,上升为野战军的主力团之一。
1944年1月27日(正月初三),我支队一举攻克敌伪重要据点——雷官镇,全歼守敌300余人。为防止敌伪进行偷袭报复,支队司令部从张王营移驻到竹镇以西十余里的东曹村。派六连进驻东曹以南3里的东戴庄。该庄20来户人家中,有两户中小地主,五六户富农,其余大多为中农,只有少数几户是外村迁来的佃农,在当时是个较富裕的小庄子。村民中有一部分人经常往返于六合、南京、徐州一带,跑单帮做生意。由于是新开辟的地区,人民群众对我党我军尚认识不足,加上敌伪的反动谣言和诽谤,如什么“新四军是共产军,专门打富济贫,实行共产共妻,要把青年人抓去打仗,把年轻姑娘和新媳妇送去前线慰劳军队”等等,造成东戴庄群众对我们的恐惧。当六连到东戴时,老乡们躲的躲,藏的藏,还把日用的家具全部藏起来,就连炊事班挑水做饭都借不到水桶。连里两头用来驮运东西的小毛驴,刚栓到庄边一户农民门口的小树上,立时受到这家主妇的指责:“这些军队不讲道理,小驴将我家的树啃坏了。”炊事班长刚申辩几句,几个村民就吵了起来,闹到连部。六连连长陈尚文,连党支部书记储少武(当时该连没有指导员)感到驻扎在该庄较难同群众搞好关系,在向支队政治处汇报时,要求另换一个驻地。我和几个支队领导同志对他们说:该庄地形好,是掩护支队司令部乃至整个县级党政机关安全的重要屏障,不仅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庄子,必要时还要坚决固守住。你们要有信心,下决心同东戴庄群众搞好关系,要用实际行动影响他们,多替人民群众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人民群众看到我军的实际行动,一切反动谣言都会不攻自破,群众的顾虑和怀疑也会自然消失,我们就一定能得到老乡们的支持和拥护。陈、储回连时,我又对他俩说:“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犹如我们增添了耳目,我们就有了主动权。我们不是常说,人民群众是水,我们是鱼吗?我们有了水,就能像鱼一样在江河湖海中游来游去。水还能覆舟呢!我们就是要发动群众,用人民群众之水,去覆敌伪之舟!到那时,敌伪就奈何不了我们,而我们则会将敌伪消灭!因此,你们一定要开展大规模的群众工作。增强军民团结,就是增强我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陈尚文、储少武两同志回到连队后,立即召开了支部大会,研究讨论了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储少武根据支队领导的指示,号召全连党员、团员要以身作则,带领全连战士,来一个为人民群众做好事的竞赛活动。一个帮助老乡搞生产、做家务,宣传我党我军抗日政策的群众性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起来。
六连提出了开展“满缸”活动(每天将房东的水缸挑满),将指战员分成若干个群众工作小组,分片包干。首先做好房东的工作,同房东疏通感情,取得信任,继而影响四周邻居,逐渐扩大到全庄。
平时,我们帮助房东挑水、劈柴、打扫房里房外的卫生。农忙时,帮老乡们挑肥、割麦、打场,一直到帮助喂养小鸡小鸭。这些行动,深受群众的欢迎。
1944年夏季的一天,老乡们都外出下地干活去了。走时还是晴空万里,突然间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庄子周围的打谷场上,晒着满地的麦子和油菜籽没人收。六连的指战员不顾自己晒在外面的衣物,先帮老乡们抢收麦子和油菜籽。苦战半个小时,将其收好,盖好。而六连指战员晒的衣物全部被暴雨淋湿了。当老乡们赶回庄里,看到这样的情景,深受感动。许多群众的态度转变了,他们惭愧地说:“以前我们受骗啦,上了坏人的当,说新四军不好,其实还是新四军好,还是咱们的六连好!”就这样,在六连的帮助下,东戴庄农民的觉悟渐渐提高。部队帮他们建立了农会,实行减租减息,组织民兵自卫队站岗放哨。年底,六连外出执行战斗任务。老乡们见到接防的其他连队的干部战士就问:“六连呢?咱们的六连怎么不回来?”当支队司令部决定调六连回东戴的消息传到庄里后,老乡们事先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纷纷向村里干部表态,希望自家能住上新四军。
六连回庄当天,全庄的老百姓早早站在庄口等候。当听说这次六连打了胜仗,庄里的老乡们合伙杀了一口100多斤的猪,送给六连。六连谢绝了好几次,群众说:“你们如果不收,就是瞧不起我们了。”事情反映到支队,为了不违群情,我们让六连收下,另外再从生产和伙食节余中拿出一些钱,添了几样菜,同全庄群众一起会餐,开了一个军民联欢会。从此,军民关系愈来愈融洽了。
六连的干部战士继承了我军的光荣传统,他们不仅是疆场上的勇士,人民的勤务员,而且还是生产的能手。在不影响作战与训练的原则下,坚持开荒生产,一年中收获了近200担稻子,10多担芝麻,五六百斤烟叶,30多万斤柴禾,还养了近200只鹅,圈里常存栏有五六只猪,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每个连自给3个月油、粮的指标。
当时,我将六连进驻东戴庄前后的情况写了一篇通讯:《咱们的六连回来了》,登在根据地的《淮南日报》上。新四军二师兼淮南军区政委、淮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看了以后,亲自打电话给淮南日报社,要报社派人到来六支队了解核实情况。报社派苏苏来到支队,由政治处宣教股长杨澍陪同,到六连和东戴庄作了实地了解核实。苏苏回去后,《淮南日报》根据谭政委的指示,发表了一篇社论,号召淮南地区的党政军民向六连学习,学习他们扎实做群众工作,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努力做好“双拥”工作,军民团结一心打击敌伪,发展人民政权的经验。中共淮南区党委还授予六连一面“双拥模范连”的奖旗。这面奖旗现存于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谢勇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