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凤还巢”大显身手——记淮安市棉花庄镇大福村党总支书记李松
“凤还巢”大显身手——记淮安市棉花庄镇大福村党总支书记李松
作者:淮安市淮阴区老区开发促进会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2-05 浏览次数:6999
李松,是一名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共产党员。2008年春,他舍弃丰厚的工资待遇,毅然回到了家乡淮安棉花庄镇大福村,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任职期间,不拿镇、村一分钱,三年内带领群众把大福村建成小康村。
李松,今年33岁,是一名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共产党员。他高中毕业后就到苏南常州、武进、无锡等地打工。七年间,从事过管理、营销等工作,学会了一套办企业的本领。2008年春,他舍弃丰厚的工资待遇,毅然回到了家乡大福村,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向镇党委表示:任职期间,不拿镇、村一分钱,三年内带领群众把大福村建成小康村。两年多来,农民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工业创业点越办越好,高效农业面积一增再增,党群关系十分密切。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5000元上升到8600元,村集体经济从2007年不到1万元上升到100万元。为此,李松被推选为区政协委员、淮安市十佳青年,村党总支被评为市先进党总支。
再富,也不能忘了故乡
李松在苏南打工的七年间,始终忘不了革命老区的故乡。在苏南,他亲眼看到了苏南不少地方的农民都住进了别墅,过上了富裕的小康日子,想到故乡的农民还不富裕,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对建设革命老区一系列指示,激发了他回乡建设老区的信念。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辞别了高薪的工作岗位,于2008年4月回到了故乡创业。
当时,正逢全球经济危机,他在镇工业集中区投资120万元,创建了威邦建材厂,安排了本地46名农民工进厂,其中有38名是返乡农民工,人均工资1500多元。当年这个厂就实现产值600多万元,利税30多万元。现在威邦建材的产值已达1200多万元,利税65万多元。
再累,也要带领群众奔小康
李松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谋划建设农民居住点。建设农民居住点的土地从何而来?李松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大福村境内有一条废河和几个汪塘,如果把这条废河和几个汪塘填起来,可以整治出40亩土地。但整治这些土地的资金从何而来?李松个人借出了20多万元,从城区买回泥土把这条废河和几个汪塘填平了。之后他又多次跑区里,请规划部门到村里规划。经区规划局规划,这块土地可以建130幢别墅,每户230平方米。李松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现已建成了60幢别墅,到年底130幢别墅可以全部完工。他们规划明年再整治出几块废地,再建100幢别墅,建成一个拥有230幢别墅的花园小区。
李松任职后做的第二件事是:招商引资,办好创业点,壮大集体经济。根据“两点合一”的思路,李松和党总支一班人带领群众在别墅区的南端填平了废河废塘,整治出土地70亩。村里拿出7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两年多来,李松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做大做强原有的恒佳丝厂、两个预制厂、煤球厂、佳音展柜厂、威邦建材厂、村建筑服务队等七个企业的基础上,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今年1—8月份,李松又亲自出马引进了三个企业。一个是投资1000万元的污泥处理厂,一个是投资1200万元的虎威路桥有限公司,一个是投资1500万元的快购建材厂。这三个企业建成后,每个企业每年都可以上交村里10多万元。
李松任职后做的第三件事是:完善高效农业示范园。大福村共有土地2700亩。在前几年搞起的几百亩蔬菜大棚基础上,李松又带领群众克服了资金、技术等重重困难,建起了千亩连片蔬菜大棚。主要栽种西瓜和大白菜。为了搞好大棚的经营,村里成立了西瓜、大白菜两个生产合作社。为了创出高效益,他们从外地引进了西瓜和大白菜新品种,畅销大江南北,供不应求。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村里组织了100多名50岁以上的妇女从事大棚作业,每个人的收入都十分可观。两年多来,大棚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好的大棚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一般的大棚也在六七千元。
再忙,也不能忘了改善民生
李松担任党总支书记以来,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2007年时,全村有贫困户50多户。李松发动村组干部帮、党员帮、富裕户帮,把这50多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一一落实到位。到2009年底,这50多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平日里,村里的群众生病了,李松亲自上门探望。老年人去世了,李松亲自上门吊唁。逢年过节,李松带着党总支一班人,给病灾户、烈军属每户送去200元和慰问品,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为了改善交通条件,去年李松个人出资4万元,为村里铺设了3公里的沙石路。今年,村里又投资30多万元,从淮高路口新建了一条宽7米,长630米的水泥路,直通村部和农民居住点,并安装了路灯,进行了绿化。
李松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要进一步发扬老区精神,不骄不躁、再接再厉,紧密地依靠广大群众,再打几个硬仗。按照区委搞好“城乡挂钩”的指示,计划明年把零星村庄整合好,又可整出70亩土地;把村通往各组的路修好;再招引2~3个企业进村;完成230幢别墅楼的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高效农业面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150万元,力争200万元,让大福村的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