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我的伯父蒋文华烈士
我的伯父蒋文华烈士
作者:黄丽敏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2-06 浏览次数:6962
蒋松林(蒋文华,南通中学,大夏大学,共产党员,1947年被敌人杀害于苏北)——1991年出版的中共上海党史资料丛书《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这样记载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学生运动史》的烈士名录中也记载着:蒋松林(南通中学)。编者说:“他们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光荣的中国学生运动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伯父牺牲后的第60年——2007年,“上海福寿园新四军广场纪念碑”刻上了蒋文华的名字。
蒋文华,原名蒋镜涵,出生在南通市唐闸渔池港。读书以后,更名为蒋松林。到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后,又改名为蒋文华。
1936年夏,东北沦陷、民族垂危,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蒋文华,这位16岁的中学生,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存亡捆在了一起。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文华带领唐闸镇的一些进步店员、学生,建立了“立达”读书会,寓意为“立己达人”,阅读邹韬奋主办的生活书店出版的进步书籍。他和进步师生一起,组织宣传队,到农村宣传抗日救亡,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的运动。他身体力行,说服父亲带头把家中经营的日货全部封存。
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后,暴行累累,更加激起了热血男儿蒋文华的抗日决心和热情。
1939年,他在省立南通中学爱国师生办的“旅沪的南通中学”完成学业,并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的外围组织——上海市学生界救亡协会(简称“学协”)。他跟学协的同志们一起,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阅读革命书籍、组织时事讨论会、出墙报、唱抗日歌曲、演救亡戏剧、组织义卖捐献支援江南抗日游击队等。他还利用各种机会,介绍校友加入学协。离休干部顾静媛、刘鉴农如今仍清晰地记得,蒋文华是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启蒙人、引路人。
1940年夏秋之交,一位中等身材、扁圆脸庞、常穿一身灰色长衫、戴一副银丝边眼镜的年轻人,为充实大夏大学的地下党支部工作,从之江大学调进了大夏大学的教育系,他就是后来担任过党支部委员和书记的蒋文华。他那从侧边分径梳理着、从不搽油、长长的浓黑头发,他那带着苏北口音、轻轻的、斯文的话语,展现了他朴素而又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
党组织根据蒋文华擅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善于与家庭出身不同、生活条件不同的人相处的特点,交给他一项特殊的任务——联系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的英语教授、也就是后来到解放区担任江淮大学校长的韦悫。
当学生运动在白色恐怖下落入低潮的时候,为贯彻党组织关于“保存力量”的方针,蒋文华与大夏大学党支部其他同志一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活动、团结群众,利用分散活动、个别联系的方式发展党员,使大夏大学党支部在严峻形势下,组织仍旧得到较大发展。至1942年日军占领租界时,党员人数增加到40多名。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被日寇占领,大夏大学停课,学生被迫遣散。蒋文华曾根据大夏党支部“创造条件、进行群众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带动同学们在韦悫教授家以听课的名义,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工作。直到1942年夏,他被派到苏皖边区的江淮大学——新四军军部办的大学去学习。
蒋文华和其他100多名上海师生,在地下交通员的妥善安排下,通过敌人设置的重重关卡,全部安全到达根据地,在江淮大学揭开了生活中新的一页。他们利用当地的祠堂、庙宇以及地主大院作宿舍,把广阔的田野和树林当作课堂,用青毛竹编成床铺,用石子铺成简单的道路,种植蔬菜自给。上课时,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蒋文华和同学们一起,听陈毅、张云逸、彭雪枫、邓子恢等首长的形势报告。投入战斗训练,站岗放哨,进行农村调查,参加减租减息工作等。课外活动时,他们演出自编自演的节目。
敌人不时进行的“扫荡”,威胁着学校师生的安全,师生们有时紧急集合,在漆黑的乡间小路上行军、夜渡淮河……蒋文华很快与新的校友们打成一片。他把江淮大学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如继往地探索学问、钻研理论。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失利后,敌我形势发生了变化,根据地迅速扩大,急需大量干部充实斗争前线,学校于1944年6月解散,蒋文华先被分配到淮北行政公署任教育科长,后又因工作需要,到苏皖边区政府教育科工作,担任苏北地区报纸编辑等。1946年初,他到淮安中学担任党支部书记兼生活指导部主任。无论他到何处,都以勤奋、朴实的作风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以至他牺牲多年后,与他共同工作过的同志们仍然十分怀念他。
淮安中学初建时,由孙兰县长布置方针大计,蒋文华办理校务。教具是从各方面拼凑来的,学校设备简陋,但教师质量并不差。尽管校务繁杂,他仍与学生分段种菜,共同劳动,经常带领学生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和进行街头宣传,作形势报告,夜晚还要为报社撰写文章。蒋文华生活极其朴素,平等待人,从不以师长自居。他的为人,赢得了师生们的爱戴。
蒋文华对待学生如同兄弟,不仅课堂上严格要求,还经常在晚上到宿舍与他们谈心,询问生活上的困难,鼓励他们为革命刻苦学习。蒋文华牺牲多年后,校长陈飞马曾撰文回忆说:“蒋文华主任,他年轻,更与学生合得来,常和学生们打球,给学生们讲故事,他走到哪里,学生们就围拢来了,和他谈谈笑笑,毫无拘束。他也很爱护学生,学生有病,他常常坐在学生铺边,拉着学生手,讲故事给学生听,有时讲到深夜,舍不得走,使学生得到安慰。他夜间常到学生宿舍里,为学生盖被子,盖衣服,不使学生受冻。”
1946年4月,蒋文华针对叶挺、王若飞等烈士遇难的消息,给学生作报告时,他慷慨陈词,猛烈抨击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反革命行径。他的学生顾锡山多年后撰文回忆,蒋文华痛斥敌人的凶残时,“那种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形象,犹如一团烈火点亮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在政治上第—次受到了启蒙,为我以后踏上革命道路播下了种子,这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
国内战争日趋激烈,淮安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淮安中学转移到农村。白天上课,有人站岗放哨;晚间,蒋文华带着学生露宿田野、睡在秫秸堆中。一旦有危险,师生们立即背起背包转移。1946年10月,蒋文华又接受了新的任务——调到涟东中学担任生活指导部主任。
在新四军主力北撤、蒋文华与涟东中学师生们坚持游击办学的时候,学校校长叛变。1947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六)下午,蒋文华奉命去县政府研究学校开办问题,途经涟东县黄沙滩岸九堡时,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而被捕。无论敌人怎样威胁诱骗,都未能达到目的。在押解途中,蒋文华乘看守的人去吃饭,抽身逃出,被敌人从身后乱枪射杀,时年仅27岁。他的遗体被扔在淮河故道,因冰封雪冻,涟东中学的师生历时四五十天,等到淮河解冻之时,才由蒋文华身上所带的印章辨识确认了他的遗体。
伯父蒋文华被害,激起了当地人民和涟东师生的极大悲愤!全校100多名学生、老师,带孝送殡,盐阜地区隆重召开了追悼会,大家将烈士忠骨埋葬于阜宁县芦蒲烈士塔旁,为他立了纪念碑。
伯父短暂的人生,只留下极少的痕迹。他当过编辑,却找不到他所编审的文章;他教过书,却见不到他待过的办公室和教室;他牺牲了,却未能搜集到他身边的遗物;他匆匆地走了,未给家人和战友们留下只言片语。“任事求实不求名,志在救国爱民”。这是他在去革命根据地前,到南通探亲时,留下的一封家书中所写。这是他放弃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勇往直前地去追寻的一种精神境界。
2007年,江淮大学校友姚守懿在给同学的信中说:“蒋文华烈士壮烈牺牲已经60年了。但是每当提起他的名字,在我的印象中依然鲜明突出。他说话办事老练,经常关心我们这些年轻的同学,像个大哥。”江淮大学的校友徐世农,在纪念蒋文华的文章结尾写道:“文华同志光辉短暂的一生,活得充实,死的光荣。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伯父短暂的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跟蒋文华相知的人已为数不多,且多是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们在经历了60多年的人间沧桑后,对这样一位普通战友,仍然记忆犹新!这是因为,伯父用自己的全部热血和生命,做出了对“伟大人性”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