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与国防动员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与国防动员
作者:孙 平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3-20 浏览次数:7033
俄罗斯的军事改革向来以大胆、激进著称。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的军事改革方案包括到2012年将军官数量削减一半,减少至15万人。将军和舰队司令数量将由1107名减至886名。地面部队的军事单元将在3年里从1890个减少至172个。此次军事改革比原定计划整整提前了4年。谢尔久科夫表示:“俄罗斯军队服役人数将只保留100万人”,“我会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
俄军的军事改革,可谓一波三折。从叶利钦时代开始算起,俄先后共产生过5位防长。这些防长所主导的军事改革尽管内容方略迥异,但都没有脱离“裁军、撤兵、削减军费、撤并机关、混合兵役制”这一改革主题。
前苏联解体之初,俄军继承了苏军总兵力的75%和全部核武器。8年时间已经从分家初期的280万裁减到120万,裁减比例高达57%。这种裁减本身并没有错误,但裁减的方式和计划性出了严重问题,由此导致了俄军战斗力大幅下降。早期的俄军事改革总体而言是失败的,不是减负式的改革,而是伤筋动骨式的自残。
20世纪90年代初,俄军不仅规模庞大臃肿,而且在指挥体制、机构设置上也很不合理,非战斗力量消耗军费惊人。为解决这些问题,俄军进行过机构改革,但这些改革不但没有理顺军队指挥体制,反而显得更加混乱。比如空降兵一会儿归陆军,一会儿归空军,一会儿又独立出来。防长格拉乔夫出身空降兵,当权时空降兵被重点照顾,一下台空降兵就成了“没人要的娃”。防长谢尔盖耶夫掌权时火箭兵吃香,一下台火箭兵就从军种降为兵种。克瓦什宁当总参谋长的时候,力图打造以总参为首的垂直指挥系统,国防部和总参各搞各的。克瓦什宁下台后,垂直指挥体系大幅裁撤,军队又回到了国防部统辖的一元化时代。军队高层的分歧和部门利益团体的斗争,是导致改革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一直不景气,军费连年削减,从1993年的750亿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50亿美元。俄罗斯海外基地不断萎缩,核武库日渐老化,常规武器更新换代遥遥无期。但俄军改革无视现实,制定的改革计划依然是“大手笔”。
目前,俄军军官比例高达3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7.5%到15%。将军数量离员额1000︰1的国际标准还有相当距离。经过多年的裁减,官僚化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
军事改革的政治化,更是直接导致严重的内耗。高层在事关改革的重大问题上分歧不断,朝令夕改,从而导致军界在改革问题上的重大矛盾与分歧的长期化,错过了改革的最好时机,浪费了大量资源。
步履维艰的军队职业化
在过去的5年中,俄军有20万人被裁减,目前俄军共有113万人。国防部的目标是到2011年时,军队人员为101.3万人。裁减对象不是作战人员,而是后勤保障人员和高级军官。
现在,俄罗斯国防动员基础正在逐步缩小,被征人员的质量也急剧下降。1994年,100个青年人中约有25个被征入伍。到2005~2006年间,100个青年人中仅9人应征入伍。由于应征入伍人员大幅减少,俄军不得不提前采用合同方式征召人员入伍,试图建立职业化军队。
俄军职业化试验从2004年正式开始,到2007年时,空降兵的主要作战部队已经采用合同制。目前,部署在普斯科夫的第76空降师,部署在车臣的31空降旅和42摩步师等部队,部署在伊凡诺沃的98空降师等已全面职业化。第106空降师一部分单位已经职业化,形成合同兵与义务兵共存的局面。海军是军队职业化的第二梯队;内卫部队和边防警卫部队等武装力量,目前也在进行全面改革。但在职业化进程中,又有一些突出问题出现:
一是很难按计划征召适龄青年成为合同兵。俄国防部计划2007年拥有13万~14万名合同兵,但没有达到这个目标。2007年国防部计划将义务兵的服役年限从2年减少至1年,并将选择服役期从42个月减至18个月。但是,每年从义务兵转成合同兵的数量达不到预定目标,2004年莫斯科地区登记转成合同兵的人数仅为目标人数的17%,伏尔加-乌拉尔地区仅为25%,比例较高的北高加索为45%。目前,俄军中共有10万名军士服役,但只有23000名为合同兵。
二是有合同兵的部队面临非战争减员的问题。在这些部队中,越来越多的合同兵因为酗酒和暴力而被解职。另外还有部分士兵休假后就“马放南山”,溜之大吉,不再返回部队履行职责。
三是出现重复登记、弄虚作假现象。为了达到某些意图,部分合同兵在这个部队服役时又在其他单位进行第二次登记。例如部署在车臣地区的第42摩步师的1000名士兵,第二次又登记在计划接替该师执行任务的第46摩步师中。原因是每名合同兵的月工资为5000~6000卢布,与地方工作人员相比要少得多,并且欠拖军饷成了“家常便饭”,军人的基本生存出现了严重危机。裁军后没有安排就业和安置渠道,由此造成军心浮动。正是这个原因,第76空降师的2000多名士兵离开了部队。另外,过去所享受的社会福利也被取消,导致士兵的生活标准急剧下降。
为此,俄国防部通过一些政策力图改善这种局面:针对那些不遵守合同条款的士兵,通过立法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国防部支持在地方院校设立军事中心,推动军队人员的职业化;为军校毕业生设定限制条件,如果毕业后离开部队而到地方工作,必须支付全部学费;实施非直接财政刺激(国防部推行家庭抵押福利,凡2005年以后入伍并计划在军中服役不少于20年的人,可以享受该福利),促使更多义务兵签订合同,并增加服役的军官数量。在士兵和军官之间新增合同军士军衔,负责对新兵的训练和教育等。
初见成效的征兵体制改革
为了应对征兵工作面临的挑战,俄国防部采取多项措施,主要是扩大征兵基础和提高兵源质量。两年前,国防部为扭转征兵数量下滑的局面,试验了一些新政策。如由于俄罗斯存在允许推迟入伍的法律规定,适龄人员可以逃避服兵役。国防部已经向议会提议中止9类推迟入伍的人,其中包括在农村地区工作的医疗人员,减少强制服役期限等。2007年,在强制服役期从2年减少至1年6个月的基础上,2008年再减至1年。另外,选择服役期从2008年开始,由3年减至1年6个月。再如,改革军区武装部工作体制,对负责征兵的军官3年轮换一次;计划合并或关闭约600多个武装部;后备军官将负责常规动员或调入现役部队等。此外,在中学恢复特定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课程,提升潜在被征人员的身体素质、教育和职业水平。所有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征兵难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应征人员的素质。根据俄官方资料显示,国防动员改革进程已提前两年完成。
俄罗斯的征兵体制改革,使部队应对突然情况的能力明显提高。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军队对南奥塞梯首府发动闪击战,袭击驻扎在格鲁吉亚的俄罗斯维和部队以及茨欣瓦利城区俄军驻地的10多处哨所,打死俄军维和士兵10多人,打伤数十人。
俄军遭受袭击后,立刻做出反应。迅速调集北高加索军区第58集团军2万官兵、500辆坦克,并派第74空降师的苏-25、苏-24、苏-27和图-22战斗轰炸机参战。第58集团军在接到命令2小时20分钟内,完成了一切作战准备。俄军从南奥塞梯北部穿越高加索山区,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通过罗克斯基隧道进入南奥边界,攻占沿途格军村镇,沿公路长驱直入,快速进入茨欣瓦利周边,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对防守之敌展开攻击,以“闪电战”回击“闪电战”。
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第58集团军中,有许多是合同兵。他们服从命令,作战勇敢,敢打敢拼,成为战斗中的骨干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次俄格5日战争中,俄军击毁格军40辆坦克和装甲车,击沉格军导弹艇一艘,炸毁3个军事基地,缴获1728件武器,其中包括数套被丢弃的“山毛榉-M1”导弹发射装置和“黄蜂”导弹系统。
俄罗斯快速的军事打击行动,充分反应了俄罗斯军队自车臣战争以来,战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应现代战争所必备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已经初具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俄格冲突印证了征兵体制改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