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翻地覆慨而慷
作者:蔡秋明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13 浏览次数:6830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人民解放军在取得战略性胜利之后,对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重大战役。由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一部共百万雄师,在地方武装和老区人民的支持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国民党军队所发动的一次规模巨大的强渡长江天堑的进攻性战役,是人民军队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江北老区人民及江南待解放的广大人民支援下,跨越长江天堑的著名战役。第二、第三野战军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东起江苏靖江西至安徽望江的沿江地段,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实施渡江作战。
渡江战役前,苏北、苏中解放区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筹集军粮,参军扩武,剿匪肃特,维护社会治安,组建支前民工队伍,迎接渡江作战。组建警备第一至第九共9个警备旅10万大军,扫除江北国民党军残存据点,配合野战军渡江作战。
三野的渡江作战部署是:以第八、第十两个兵团共8个军24个师及苏北军区4个警备旅共35万人参加渡江作战。以一部兵力于浦口正面,积极箝制南京北岸国民党守军。野战军主力由靖江张黄港至江都三江营段实施渡江,突破长江防御,巩固滩头阵地,然后主力迅速向宜兴、长兴方向推进,切断宁沪铁路和宁杭公路,会同中突击集团三野第七、第九兵团分割包围,各个歼灭镇江、南京、芜湖之间国民党军,先解放南京,解放苏南全部地区,最后夺取上海。
此时,国民党沿江配备115个师兵力。由“京沪杭警备总部”所管辖25个军,75个师约45万人,担任江西湖口至上海一线沿线江防,苏南是重点。以第六兵团及“首都卫戍总部”共3个军,防守南京及东西地段,其中一个军防守浦口。以“第一绥靖区”所属4个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以“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属3个军防守常熟至上海段;以位于长江下游海军第二舰队和上海、南京等地空军大队,支援陆军作战。
2月底至3月中旬,解放军突击集团各部陆续到位。
4月20日晚,解放军中突击集团在裕溪口至枞阳段按预定作战部署首先渡江。
4月21日晚,解放军东突击集团第十兵团第二十九、二十八、二十三军主力及警备第六旅一部,于靖江张黄港至泰兴七圩港段开始渡江,迅速突破江南沿江长山、夏港、圩塘一线的国民党军第五十一、第五十四、第二十一军的防御阵地、打退国民党军多次反扑,建立了香山、南闸、黄土镇、百丈镇一线的滩头阵地,后续部队陆续过江。并争取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
4月21日晨,解放军第八兵团第三十五军攻克江浦,22日下午攻克浦镇,迫使防守浦口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军渡江南撤。当晚,解放军第三十军由龙窝口、永安洲渡江,22日下午全部控制扬中地区并攻克高资,准备协同第三十五军攻取南京和策应第二十六军解放镇江。
在解放军东突击集团实施渡江时,英国军舰4艘于20、21日两次在镇江、江阴段,公然炮击我准备渡江部队,当即遭到人民解放军炮兵猛烈还击,将“紫石英”号击伤于镇江附近江面,其余三艘逃往上海。
4月22日下午,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总部”的苏南守军全线溃退。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的25艘舰艇在南京东北芭斗山江面起义,另23艘舰艇在镇江江面投降。
4月23日,解放军第十兵团各部,在苏南坚持斗争的游击武装接应下,迅速向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展开攻势,相继攻克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切断沪宁线铁路。第八兵团第二十六军于22日下午由高桥渡江,由警备第七旅配合解放了镇江。
4月23日下午,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先遣部队从和平门攻入南京城。23日晚第三十五军先遣营由浦口渡江至下关望江,后续部队连夜渡江,24日凌晨2时占领“总统府”,进而控制南京城内外一切军事要点。南京解放,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警备第八旅随第二十九军第八十五师之后,于24日至26日分批渡江,攻克常熟。警备第九旅,先后在扬州、高邮、宝应沿运河一线及崇明、海门、启东江海防一线担任守备任务。
4月27日苏州解放。
5月3日杭州解放。
5月27日上海解放。
至此,东突击集团突破江防,解放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和广大地区,实行战役展开的目标任务已经胜利完成。渡江战役和第三野战军在苏南地区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20余万人,为尔后解放全华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在武汉以东地区渡过长江,16日、17日解放武汉三镇,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在渡江战役中,苏北、苏中老解放区动员组织支前民工168万人,担架1.5万副,船只2万余条,抢修公路5200华里,修桥421座,随军渡江的民工就有12.3万人,送军粮6850万公斤。没有老区人民配合解放军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就没有解放军的渡江胜利。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新中国奠基的地方。“饮水不忘掘井人”,胜利了,和平建设了,不能忘记人民解放军的丰功伟绩,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历史贡献,忘记了就是忘本。
60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旧中国的国民党首都南京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有着2000年文明史的举世闻名风韵弥醇的历史文化名城,解放后焕发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创新魅力的现代化都市。60年来,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铸就了前无古人的辉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使古都实现了空前大发展。
60年来,南京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和优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驱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构建了工业现代化体系。农村经济迈入全面小康。财政金融有长足进步。完成了从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商品流通的质的转变。开放型经济全方位发展。南京变大了,变高了,变靓了,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下面用一组数字来说明:南京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775亿元,比1952年(缺1949年统计数,下同)3亿元增长125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5万元,而1952年只有155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总产值6339.33亿元。进出口总值达398亿美元。财政总收入742.4亿元,比1952年732万元增长1万多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4.17亿元,比1952年151万元增长14万倍。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1651.82亿元,比1952年7690万元增长2147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3元,比1957年237元增长9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950元,超过达小康指标。
南京先后荣获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名、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6次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市。2009年1月20日在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这些荣誉称号,是南京人的骄傲,是激励,也是鞭策。
改革开放30年,南京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黄金时期,开辟了一条大步迈向现代化的道路!
孙中山先生曾经预言:“南京未来之发达,未可限量”。如今,伴随着共和国的发展旋律和前进步伐,南京已迈上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新时期、新起点、新使命,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南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定向导航,继续谱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