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用铁军精神谱写卫生高职教育新篇章
用铁军精神谱写卫生高职教育新篇章
作者:陈洁洁 刘素芹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4-22 浏览次数:7059
2009年全国“两会”前夕,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接待室,陈昊苏会长兴致勃勃地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光文教授畅谈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的往事。
当年陈毅军长一手创办的华中卫生学校,现在已成为中国职教学会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的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陈昊苏说,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铁军精神不同的文化内涵,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神,培养出更多既具有铁军素质又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高技能卫生职业技术人才。
在此之前,2008年12月26日,王光文、熊涵东等一行去上海拜访了中共七大代表、时任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教务部主任的左英同志(上海市人大原副主任)。谈起当初华中卫生学校办校时的情景,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沉浸在浓郁的往事回忆中。
在左老的记忆中,由陈毅军长一手创办的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1年7月。学校开学的当天,日军对革命老区盐城发动了空前的大“扫荡”,形势相当危急。陈毅军长冒着危险,亲自出席学校的开学典礼,并作了生动的报告。开学典礼还没结束,日军的“扫荡”就开始了。隆隆的炮声,成了华中卫生学校开学的礼炮。一腔热血的革命青年,背负着革命人道主义的理想和救死扶伤的重任,走上了浴血奋战的抗战前线。
左老清楚地记得陈毅军长为华中卫生学校的题词:“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间桥梁。对人的治疗,药物方面是属于自然科学,而精神安慰和救护方面必需借助于革命的社会科学,新四军医务工作同志与一般医生不同之点在此。”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那一代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卫生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无数的医疗奇迹。
让先辈们感到欣慰的是,伟大的铁军精神在革命老区一直薪火相传着,尤其是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来学院的师生们一直沐浴在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继承和发扬着铁军精神,不断描绘和实现着事业发展的蓝图。
1958年,盐城医学专科学校成立,1964年,因国民经济调整,盐城医专改办为盐城卫校。尽管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但始终不变的是铁军精神引领下的红色文化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992年,学校顺利通过省中专校评估,2000年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校,2005年升格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每一步的发展既遭遇坎坷,也充满了希望。
升格以来的几年,创造了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个辉煌。
秉承铁军精神,转变办学理念。学院党委始终把“质量立校,项目立业,诚信立身”的办学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开展了以“抓质量、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项目推进年”、“学院管理年”和“内涵提升年”的大讨论,并多次邀请省内外领导、专家、教授来院作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十七大精神、学生管理、教科研发展的讲座,使教职员工在办学思想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学院充分利用院校合作平台,依托学院开辟的全国各地154家部队医院及地方医院的力量开展办学成果交流与共享活动。每年的三四月份,多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及科室主任都亲临学院挑选实习生,很多专家教授都把自己的带教经验及临床实践通过学院的“实习与就业”大讲坛带给广大师生们。这样大规模的互动和交流,给广大师生员工带来了最前沿的信息和理念,使全体教职工实现了办学理念的转变,从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向动手能力培养的转变。
学校党委书记王光文在向新四军华中卫生学校的教务主任、上海市人大原副主任左英汇报学员发展情况
发扬铁军精神,积极拓展外延。抢抓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超常的毅力,攻坚克难。在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建成了新校区。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发扬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的精神,仅用八个月的时间,新校区就迎来了3500名学子。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盐城卫院人便绘就了总投资约3亿元的美丽新校区。此外,在新校区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建设资金短缺、资金周转遇到困难时,全体教职工总是能顾全大局,齐心协力,同心为学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三年多的时间,学院便实现了硬件建设的倍增发展,占地面积由150亩增加到540亩,建筑面积由原9万平方米增加到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由1亿元增加到4亿元,在校生由3000多人增加到7400人,实验实训投入由1000多万元增加到近5000万元。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以其先进的设计理念,完善的使用功能赢得了专家们的交口称赞。
弘扬铁军精神,全面提升内涵。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学院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努力把握社会对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第一需求,并根据具体需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建设相关精品课程。从2006年秋学期开始,学院在全国率先启动以护理专业为主的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护理实用人体学》《护理学基础》《病因病理学》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护理药理学》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其他各系部也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设了相关精品课程,并有了相应的成果。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院的教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年来,学院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市厅级课题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级项目140项、市科技进步奖12项、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全院教师在各级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达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80多篇,SCI论文5篇,出版专著、主编教材30本。
继承铁军精神,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书育人的出发点是“职业”,落脚点同样也是“职业”。怎样才能培养出既有铁军素质,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人才呢?学校经常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调查和走访工作,在确实了解社会需要人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方案。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并纳入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构筑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并充分利用地处革命老区这一地域优势,结合校史教育,把铁军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革命理想、顽强意志、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正是因为铁军精神的正确指导,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就业一直处于良好势头。截至2008年11月底,学院08年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了92.8%,其中有76%的毕业生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工作;65名学生被成功输送赴南京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7名学生成为解放军总医院的文职人员;另外多名学生被输送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公立学院留学。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铁军精神的激励。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师生们继承和弘扬着铁军精神,把强烈的爱国热情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落实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迎评促建的实际行动中去,让铁军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历史的车轮已过去了68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四军战士,不仅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军精神,也用毅力和智慧创造了抗战的神话,更用科学和理智编织了抗战时期卫生教育的史话。
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铁军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和青年学子负重奋进,勇往直前,广大师生职工在不断践行铁军精神的同时也丰富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以“诚、爱、美、洁、精”为内涵的学院精神已成为师生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操守,永不停息的岁月正编织着学院崭新的未来。
2009年是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迎评促建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铁军精神定能在学校前行的道路上绽放出夺目光彩,谱写出卫生高职教育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