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魅力建华 ——扬州邗江区建华村又好又快建设新农村
魅力建华 ——扬州邗江区建华村又好又快建设新农村
作者:王国胜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3 浏览次数:8105
最近,当我们重新踏上扬州邗江区瓜洲镇建华村这块热土时,和四年前相比,昔日建华踪影全无。一排排崭新靓丽的住房,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高楼,一棵棵绿树、一丛丛鲜花、一块块草坪相互点缀,一个如诗如画的全新建华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令人鼓舞、兴奋、感动。
建华村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新农村建设阔步前行,踏上富民强村快车道,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村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朱快乐带领下,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把一个远近闻名贫穷落后的建华村建设成为“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康居示范村”和“扬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发展给全村带来三大变化
——村级经济大发展。上世记80年代,建华村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5万元,年集体收入只有1万元。到2008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7.5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达320万元。其中,建华工业集中区落户电缆、机械、钢构等企业25家,工业总产值达5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2万平米,年租金收入达100万元;建成50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3600平方米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8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年租金收入达50万元。
——村民收入大提高。上世纪80年代,建华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50元。到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0元,是30年前的73倍。其中,随着大量工业企业的落户和三产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就业机会日益增多,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升,仅此一项就为农民增收1万元左右;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2007年建华富民股份合作社股民人均分红近千元。
——村容村貌大变样。过去的建华村,垃圾随处可见、河道淤塞严重;如今的建华村,一排排别墅错落有致,一棵棵香樟郁郁葱葱,一幢幢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整洁宽敞。截至目前,全村共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200亩,入住居民500户;硬质化道路30公里,实现了通组达户道路全覆盖;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集中转运率均达到100%;完成改厕849座,卫生改厕率达到了94%;绿化造林250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25.3%。
实干中得到的三条经验
推进新农村建设,选好领路人是关键之举。朱快乐1993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以百姓快乐我快乐为信念,心系村民,服务百姓,他把广大群众当作亲人,实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帮助村民创办项目。朱快乐将自己辛劳所得3000多万元用于村里建设发展,引导村民创业致富,使全村广大群众过上了富裕和谐的生活。他始终保持与广大群众的血肉深情,从广大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倾尽心力解决广大群众实际困难,扎扎实实地为广大村民服务、密切了党与广大群众的联系,他的行为也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创新是动力之源。2005年建华村借鉴苏南发展模式,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成立了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出让所得、农民应得的安置费和社保金由村统筹折算成资本,再由资本变成股本,实施滚动开发,从而初步破解了长期以来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里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推进新农村建设,富民强村是落脚之点。一直以来,村里始终把扩大农民就业和支持农民创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注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努力让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民。2006年以来,村里给合作社成员家庭中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600元生活补助,考取大学的学生一次性给予奖学金2000元,并统一支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用。
遵循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美好明天
走率先发展之路,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他们进一步完善建华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抢抓沿江开发、瓜洲片区改造的机遇,进行错位竞争、差别化发展,全力引进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企业,大力发展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等产业,着力将建华工业集中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他们加快三产配套服务区的建设步伐,积极引进连锁超市、娱乐休闲、大型室内农贸市场以及综合服务楼等项目,集聚人气、集聚财气,不断提升建华社区的形象和品位。到“十一五”期末,全村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村集体收入达600万元以上。
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富民优先步伐。村里进一步扩大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让村民在股份合作中提高收入、得到实惠。利用建华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优势,加快创业园建设,为更多村民提供创业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二次创业”,支持鼓励有能力的人自主创业,有专业技能的人自主择业,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进一步利用村劳动服务公司平台,通过公司介绍、能人互带等形式,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
走和谐发展之路,营造村风文明环境。他们继续按照“时间换空间”的理念和“本镇农业户口,有承包责任田,拆旧房建新房”的原则,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建筑美化”的标准,下大力气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对外形象。以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不断提高新型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今年底将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