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九江有座“叶挺”楼
九江有座“叶挺”楼
作者:谢勇武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2 浏览次数:7035
九江有座小楼,坐落在城东山头一片小树林里。数年前这里门前立着一块小碑,上面写着: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楼内住着几户人家。只有我们几个关注的人知道,这是座革命小楼——叶挺在八一起义前住过的地方。
九江“叶挺”楼
九江有座小楼,坐落在城东山头一片小树林里。
数年前这里门前立着一块小碑,上面写着: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部。楼内住着几户人家。只有我们几个关注的人知道,这是座革命小楼——叶挺在八一起义前住过的地方。
2007年下半年,小楼主管单位——解放军五一疗养院将这座小楼里的住户迁出,并将里里外外修缮一新交地方政府,向市民展出。门前挂出了: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叶挺二十四师指挥部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2年前,九江经历了中国革命史上不寻常的一页。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流中,饱经斗争洗礼的工人农民,穿着灰布军装的英武军人,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和满脸稚气的军校学生来去匆匆。这里有临时中央常委周恩来、张太雷、李立三、张国焘,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刘少奇、夏曦、谭平山、易礼容,中央候补委员陈潭秋、郭亮……,还有日后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七位先后来到这座长江边的小城,他们是:朱德、贺龙、聂荣臻、刘伯承、林彪、陈毅和叶剑英。
叶挺于7月11日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向九江开拔,7月12日抵达九江。师部进驻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九江圣约翰中学,部队驻市区及其附近。这座西式明二层暗三层回廊结构的小楼,原为圣约翰中学校长高达德(美国人)的寓所,在这里叶挺居住了15天后,于7月26日率领第二十四师离开九江,乘火车奔赴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7月16日,吴玉章、林伯渠、邓鹤鸣抵达九江,同船到达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谭平山。中央军委参谋长聂荣臻和贺昌、颜昌颐于19日抵达九江后,住在叶挺师部,组成前敌军委,对中共实际掌握的武装实行军事领导,参与军事决策。19日抵达的还有临时中央常委李立三、中央委员兼秘书长邓中夏。朱德也于19日到达九江,再转南昌。
7月20日,先期到达九江的谭平山在叶挺师部主持会议,参加的有李立三、邓中夏、聂荣臻和叶挺。会上分析了形势,认为在军事上要赶快集中到南昌,实行南昌暴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南昌起义的问题。第二天,李、邓上庐山,向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和瞿秋白、张太雷汇报了关于南昌起义的意见,得到了三人的赞同。23日中共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执委、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长恽代英抵达九江,与在浔(九江简称)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具体研究起义的政治纲领和行动计划,起草起义宣言。同日,贺龙率二十军到达九江。24日,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获悉了准备剥夺叶挺、贺龙兵权的庐山会议内幕,告诉了叶挺。25日,叶挺、贺龙、叶剑英、廖乾吾、高语罕在甘棠湖小游船上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叶、贺部队行动的时间。叶、贺分别于26日、27日离开九江到达南昌。
25日,恽代英、谭平山、李立三、邓中夏在叶挺师部召开第二次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行动纲领和各种问题,把起义推进到实施阶段。会后,恽代英在师部完成了《中央委员宣言》和《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海外各党代表联席会议宣言》等初稿后,于30日离浔赶赴南昌。刘伯承因事耽误最晚到达九江,由于他办事一贯周到细致,被周恩来指定为起义的参谋团参谋长。
7月26日,周恩来偕陈赓抵达九江,向恽代英、谭平山、李立三、邓中夏传达了中央关于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谭平山、李立三等也汇报了第二次九江会议的情况和叶、贺部队的行动部署,周恩来对“在浔同志的意见完全同意”,并派邓中夏将南昌起义详细计划带回中央报告。当日,周恩来、谭平山、李立三、彭湃、陈赓等上庐山,27日从牯岭下山步行到德安,由德安坐火车到南昌。当天成立前敌委员会。周恩来离开九江前要贺昌隐蔽在第四军,要聂荣臻、颜昌颐设法把第四军第二十五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并负责接应到九江的后续部队和零星人员。会后,聂荣臻赶到马回岭,与周士第一起做好部队的工作,颜昌颐在九江接应后续部队和零星人员。整个准备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1927年8月,叶挺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同年12月11日,有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图为叶挺将军在广州起义后的留影
“7·15”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中央军官学校武汉分校被改建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由恽代英、施存统、陈毅三人组成秘密中共党委,陈毅为书记。
8月2日晚,教导团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乘船向九江进发,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其间船队在黄石被拦,经交涉于第二天放行。4日上午抵达九江。此时,九江码头已武装戒严,不准船队靠岸。张发奎的命令是:把武器留在船上,徒手上岸集合。事情来得突然,陈毅与团长侯连瀛、副团长杨树松(均为共产党员)都没有思想准备。江面上到处都是船,人员坐得很分散,无法进行联络和指挥,只好先上岸,再见机行事。陈毅早在党内作了布置,要隐蔽待机,不轻易暴露身份。此时,大家才知道叶挺、贺龙的部队已在南昌起义的消息,内心十分兴奋。
上岸后,教导团被分散住在圣约翰中学。当晚,陈毅在圣约翰中学校长高达德的寓所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提出了应变措施:一是暴露身份的连夜出发到南昌,会合叶、贺部队;二是有条件的可以分散回家搞农运;三是没有暴露身份的,继续隐蔽待机留下来。
陈毅和特务连长肖劲早已暴露身份,上岸不久就被国民党盯上了,两人商定同行去南昌。陈毅、肖劲在特务连三个排长的掩护下连夜出发,沿着九江到姑塘的大路奔向前方。6日凌晨,陈毅、肖劲从姑塘坐上了小火轮,于当晚到达南昌。此时叶、贺部队已经南下,他们连夜出城追赶,8月8日终于在抚州追上了起义军。
九江圣约翰中学的这座小楼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为南昌八一起义起到了策源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