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青春穿上绿军装 ——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培养工作纪实(下)
青春穿上绿军装 ——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培养工作纪实(下)
作者:吴晓源等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9 浏览次数:7017
绵绵关爱励学子
为了将事关国防建设大局的育人工程做成精品,华东交大对国防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细心打磨。在教学保障上同样倾其全力,在普通生热切盼望的目光中,最好的老师、科研水平最高的专家教授纷纷走进国防生大楼……
采访中,我们看到一份“华东交通大学请示处理单”,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学校新建国防生大楼后,对提升国防生培养层次、扩大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生活设施不配套,主要是吃饭问题没解决好,……建议在国防生大楼旁尽快开工兴建食堂,完善生活设施。
驻校选培办主任、国防生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国党对我们说:“我们上报的这份请示件,没想到一周之内全部批复完毕,一路绿灯。”张安哥书记甚至先于其他校领导签字,他的落款日期比其他校领导都早一天:“国防生楼旁的食堂迟早要建,我想尽快立项投入建设,请各位校领导会签,以便早日进行方案设计。”其情切切,跃然纸上。
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育,一些讲座、论坛,全凭学生自觉参加。但对国防生,学校却是精心组织。每次有名师主讲的讲座,学校都事先通报给国防生学院,请国防生参加,让他们感悟知识的魅力,从中受到启迪。
学校的“孔目湖讲座”类似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是个名师荟萃的讲座,次次都座无虚席。为让国防生多接受名师的指点,每期讲座,学校都要留出座位给国防生学院,这让其他学生羡慕不已。
社团是大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也是大学生增长才智、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对国防生参加社团活动,学校党委也是倾力扶持。他们积极鼓励国防生参加由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兴趣小组和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开展活动与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走出校园与社会名家手拉手切磋。
绵绵关爱催生硕果满枝,浓浓情谊鼓励学子奋起。
艾滋病,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字眼。国防生张凡却在课余时间热衷研究它,志在进行防艾知识普及,预防艾滋病在校园里传染。他和几名社会责任意识强的学生申办以校园防艾为主旨的“青苹果社团”,校团委很快就批复同意。几年来,“青苹果社团”办得红红火火。2008年10月,第四轮全球非政府组织艾滋病防治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张凡应邀参加,并在会上作了《创建青苹果社团,预防校园AIDS》的主题报告。
在学校教务处,我们看到一份这样的资料:学校培养国防生的13个专业中,有9个是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承担国防生教学任务的教师中,有47%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有14人入选国家和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5人是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有着省级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师德师风标兵等称号的刘二根教授,不仅在课堂上倾心为国防生答疑解惑,课余时间还经常给国防生开“小灶”。近4年来,他教的国防生每年都有各类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电气学院副院长、学校一级优秀主讲教师倪勇,对国防生的培养可谓关怀备至。不仅在自己主讲的专业课上尽心尽力,而且在其分管的教学、实验等工作上为国防生提供特殊待遇。他要求实验老师不管什么时间,不管来几个人,只要国防生有约,实验室就“无障碍”开放。
关爱是全方位的。从心理到生理,从学习到生活,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每年新生入学,辅导员都会送给国防生一件特殊的礼物——思想联系卡,上有他们的办公室、住宅和手机号码,国防生有任何想法,可随时向他们倾诉。
“不让一个国防生掉队。”这是所有交大老师的心声。05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国防生张国胜,家在湖南安化农村,父母都是盲人。由于家境贫困,来学校报到时缴了学费只剩下50元钱。辅导员吴正才得知情况后,报到的第二天就帮他找了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抄电表。既不影响学业,每月又有300多元的收入。生活上有了保障,张国胜一心扑在学业上,连续获得两次三等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担任了国防生模拟连班长。
2006年11月,土建学院交通工程专业06级国防生徐钢的母亲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为了治疗,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还向亲戚和邻居借了6万多元。飞来的横祸,沉重的外债,徐钢的大学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学院老师发现后,在第一时间启动了“送温暖行动”,为徐钢在校内联系了两份勤工俭学的工作:一个是送报纸,一个是给学生宿舍送饮用水,两项加起来基本解决了日常生活所需。新学年开学后,学院的老师又积极协调,为徐钢开通了先入学后缴费的“绿色通道”,帮助徐钢重新扬起了奋进的风帆。入学以来,他先后担任国防生学院团工委宣传部副部长、红色青年协会会长、校学生会副主席。2007年,他作为学校唯一的大学生代表,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06级通信工程专业考试排名中,前10名有7人是国防生;16名学校奖学金获得者中有15人是国防生;07级国防生专业考试优秀率达91%;学校各类专业竞赛获奖者国防生占半壁江山。
这是一片绿叶对树根的情意: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在校的722名国防生向呕心沥血的专家、教授、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
月亮湖边,天上月圆,心中梦圆。
为部队炼就优质钢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乎外者,灿如日月之光辉。”在满眼青春浪漫的校园里,新一代国防生正以崭新的姿态,行进在一条充满理想色彩的希望之路上。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打下扎实的军政指挥基础;他们磨练筋骨,磨砺意志,锤炼作风,为未来的“知识军官”积蓄能量。飞扬的青春交织着绿色梦想,书写着属于国防生的人生篇章。
联合共育,复合锻造,院校与部队紧密合作接力培养,华东交大创造的国防生培育模式应运而生。
胡朝辉和陈佳是首批从华东交大毕业的国防生。胡朝辉到部队后,带领一个班参加上级组织的炮兵专业比武。他利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快就熟练掌握了火炮基本结构和操作要领。比武结束,他所带的班摘下8个单项中的5项桂冠,他本人还夺得两项第一,全班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陈佳学通信专业,被分到军区某通信机务站,先是连续两次在上级组织的通信业务考核中夺得第一,之后又多次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色,工作不满一年,便被任命为机务站代理站长,成了同期国防生中的佼佼者。
前有学长,后有来者。2008年的夏天,05届国防生孙一鸣与200多名战友一同到金华摩步某旅当兵锻炼。
农副业生产是中国军队的一大特色。孙一鸣知道南泥湾大生产,却没想到“南泥湾”的光荣传统还在延续。顶着烈日,国防生们锄草、翻地、浇水,开始种花生,两人一组,相互配合,一人种,一人掩土,还有人在后面浇水。战士们和国防生打成一片,在欢笑声中完成了劳动任务!
来到旅里没几天,部队便接到了挖光缆沟的任务,那是在烈日下的体验军人本色的激战。孙一鸣和许多国防生都豁出去了,同老兵摽着干。有一条沟的地基下全是混凝土和大石头,每个人的手上都磨起了血泡。开饭的时间到了,还有一截“硬骨头”地段没拿下。大家嗷嗷叫地冲上去了,终于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不见硝烟,胜见硝烟!
进来是块铁,出去是块钢。华东交大毕业的国防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一目了然:皮肤黝黑,走路生风,一看就像一个兵。如今,在南京军区部队,“下得去、稳得住、吃得苦、干得了”,已成为华东交大国防生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2008年11月2日,南京军区陈国令政委冒雨来到华东交大,实地察看国防生培养教育工作。陈政委深入国防生宿舍、图书室、活动室、会议室,仔细了解国防生学习、训练和生活情况。虽然是双休日,大楼图书室里依然有很多国防生在查阅资料、复习功课。
陈政委兴致勃勃地走到他们中间亲切交流,询问他们当国防生的感受。他勉励大家,从当上国防生那天起,就要坚定一辈子干国防的理想,努力学好知识,部队建设的广阔舞台在等着你们。
陈政委对驻校选培办开展国防生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日常管理、组织生活等情况,作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在听取江西省政府和华东交大领导关于国防生培养教育情况介绍后,陈政委首先代表军区党委领导和军区部队,对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华东交大为培养国防生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要学习宣传推广学校国防生培养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国防生培养教育的新思路,为部队输送更多的“优质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依托地方高校教育,为人民军队输送“优质钢”,任重道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40多所高校考察团慕名而来,对“华东交大现象”进行研究。这所名校培养国防生的经验和做法,正产生“蝴蝶效应”,一花引来百花开。
生为国防,为国防而生。军旗猎猎,军阵巍巍。国防生的名字将越来越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