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闪亮的花船
闪亮的花船
作者:何酉先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5-19 浏览次数:6861
在抗战期间,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淮南抗日根据地,活跃着一支广受军民喜爱的文艺团体——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由于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定地走民族化、大众化道路,被军部机关誉称为新四军的“状元剧团”。
淮南大众剧团三件宝
剧团有三宝——毛驴、马枪、花船。时任剧团政治指导员的剧作家张泽易曾写诗赞美三件“宝”:
一头小毛驴,驼着一剧团。
三个“二道毛”(女兵),十九男子汉。
街头唱大戏,村边玩花船。
一支文艺兵,出没敌前沿。
毛驴。大家戏称它为“张果老的坐骑——神驴”。在当时艰难困苦条件下,仅靠一头小毛驴就能驼起剧团整个家当;只要这四条腿的活“宝”抬起腿,整个剧团立即就可开拔。
马枪。全团有六七支小马枪,组成了战斗班,再加上每人配发的两枚手榴弹,就能“出没敌前沿”。剧团既是文工团,又像武工队。
花船。这是剧团的看家宝贝。花船的原名叫做“旱船”。玩旱船是居住在江淮水网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原先的旱船仅扎一个船舱,由一名男扮女装演员玩船,现改成扎双舱由两名女演员作船娘共舞,并且在船外还添加两个“船帮秀”伴唱伴舞:船头的左侧是手握撑竿的骚达子(丑角,旱船的指挥者),右侧是手打筒板的大相公,他们二人配搭成趣,插科打诨,诙谐滑稽;为了增添旱船的可看性,还选用两名会武功的演员作武术表演,两名胡琴师跟着旱船为船娘们清唱伴奏;两名锣鼓手配合骚达子撑船动作敲打节拍制造气氛。一条仅有三四米长的小巧旱船,竟然派用十多名演职人员。
在旱船“硬件”制作上,力求轻巧,美观,大方。负责扎制旱船的是原副团长郭民(建国后任成都军区文化部长,戏剧家)和美术股长龚玫(建国后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美术家)。他俩虽见过旱船但却未触摸过,于是走访地方扎旱船高手,虚心请教,终于学会了道道工序。再经琢磨,用戏剧审美观点美化旱船,一条崭新的花船脱颖而出,从造型看扎成了龙首凤尾,粉色的盏灯下黄色船舱,缀着醒目蜡光纸做的各种花朵:有粉红色荷花,紫红色的玫瑰花,银白色的玉兰花,多色的硕大牡丹、芍药等等,旱船成了令人眩目的“花之船”。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人们心头像压着巨石,眼里看见的尽是硝烟阴霾,蓦然看到这样俏丽的花船,犹如瞧见一团跳动的火焰,醒目舒心。再向下看,用天蓝色洋布围成的船身,花船一摆动,天水一色漂荡在碧波之上;前舱门两旁悬挂着绿色彩绸扎成的彩球,金粉写着门对:“军民团结一条心”,“打败鬼子享太平”。横批是“抗战必胜”。
60年后,两位期颐老艺术家在海南岛海角天崖喜相逢,畅谈起当年扎第一条花船趣事:那是在小庙堂里,因缺乏经验,贪大求全,船身扎得过大出不了庙门,又舍不得放弃,想出了笨办法,用人抬绳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庙堂顶上硬是吊过去。两位老战友笑说:那可算咱中国制造的第一艘“飞(花)船”哟!
大众剧团花船的另一大亮点是内容好。群众夸它是“百看不厌,百听不够”。花船包含着中国文化的众多元素,有很大的包容性与亲和力。它集戏剧、音乐、舞蹈、说唱等于一体,看一场玩花船胜似看一场大戏,既饱眼福,又饱耳福。
民歌小曲群众欢迎
花船演出内容广泛丰富,在突出宣传抗日,鼓舞人民斗志,坚定必胜信心的同时,也向闭塞的乡野群众宣传国内外时政、根据地内生产建设、英模事迹和文化生活等,包罗万象。所唱的曲调、多选用本地区流传的民歌小曲,用“旧瓶装新酒”方法填进新词,很受欢迎。如由张泽易填词的揭露汪精卫卖国求荣丑恶嘴脸的《小小白脸汪精卫》:
“小小白脸汪精卫,见了鬼子双膝跪,左眼一瞟,右眼一飞,樱桃小口笑微微呀,天皇哎,干爸爸也!”
“我有心早日把国卖,任你天皇早安排。早向东叩首,晚向东礼拜,宽恕奴家迟迟来呀!天皇呀,干爹哎!”
“天皇慢慢把言开,你的忠诚我明白。我不怪你,也不骂你,南京宝座由你坐上来呀,汪精卫呀,干乖乖。”
由何捷明填新词,仇恨日本鬼子的《五枝花》:
“一呀一枝花,喷呀喷鼻香。十指尖尖拿住它,生怕有人抢。有人抢,无别个,强盗小东洋。小东洋,有一副,野兽的黑心肠。”(下略)
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调,群众爱听爱唱,而且流传很快很广。
还有现场即兴编唱的小调,往往能收到出奇效果。有次在六合城外玩花船,得知当晚将有两个伪军家属约儿子出城看热闹,扮演骚达子的吴祖庚当即编了段《王强自叹》:
我的名子叫王强,悔不该把伪军当。跟上鬼子来“扫荡”,杀人放火又抢粮。对不起我众乡亲,对不起我两爹娘。回头是岸我醒悟,放下屠刀回家乡。
据说不久他们就“反水”回家了。
在花船演唱的曲目中,还有一类金光闪耀的原生态民歌。它们的根深深地植于民间“草根”文化之中,散发着浓烈的泥土芳香,和沁人心脾的独特江淮水乡的韵味,使人听来心旷神怡。最具代表性的曲目,要数江苏民歌《鲜花调》。它就是当今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茉莉花》形象宣传片的原型。
相传这首金曲作于清朝道光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百多年来只在局部地区(今南京市六合区金牛山一带)传唱。1942年冬,大众剧团14岁的小文艺战士何仿(当代著名音乐家,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实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民间采风,从一位老艺人的口传中学到这首曲调。何仿先在团内汇报演唱,后在玩花船时,他又以悦耳动听的童声向观众献唱,立马产生强烈共鸣,观众们竟然一唱百和地跟他学唱,使这朵奇葩首次在大庭广众场合俏丽绽放。
花船的神韵 花船的魂
大众剧团的花船能够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归根结蒂是有一个很棒的演出团队,一套优秀的人马。几位主要演员都很出色。站船心的船娘是王祝和李智两位女将,她们扮相端庄美丽,歌喉婉转动听,舞姿高雅优美,配合默契和谐;扮演大相公的夏侯魁,文雅大方,音色浑厚,能说会唱,同骚达子合作对答如流;扮演骚达子的吴祖庚,是花船的领军人物,是核心。他才思敏捷,善于即编即演即唱,与大相公搭档珠联璧合,他唱起民歌小调,韵味老道雷人,尤其是他脸部化妆,别出心裁地画了只奇特蝴蝶,逗人发笑。他手拿青竹竿,指挥全船,一会儿是风平浪静,轻舟荡漾,歌声悠扬;一会儿狂风突起,波浪滔天,船欲倾覆;一会儿船身搁浅,左撑右拨,行动不得;一会儿又船行如飞,绕场急驶。他自幼生长在高邮湖畔,看熟了船夫们撑船动作,现在他用艺术夸张手法表现出来得心应手。人们夸赞他把花船玩活了,把骚达子演绝了。
1943年秋,陈毅军长听说大众剧团的花船耍得好,便指定用玩花船来欢迎、招待嘉宾——两位在空战中被日机击落的美军飞行员。由于文化有共通共赏的属性,美军飞行员在观看了吴祖庚的精彩表演后激动万分,向陈军长说:“将军,这位明星(吴祖庚)演得太美妙了,活像喜剧大师查尔斯·卓别林。”
《鲜花调》成为走向世界的《茉莉花》
几十年后,尘封的《鲜花调》又得到开启,而且由一曲“下里巴人”的民间小调,逐渐升华为骄人的国宾曲。它在人民大会堂、白宫南草坪、莫斯科大剧院等庄严场合奏响;它也在香港澳门回归时、上海APEC首脑会议、蒙特卡洛上海申办世博会等重大历史时刻奏响。
1957年,前线歌舞团奉命赴京向三总部作汇报演出。何仿时任前线歌舞团音乐指挥,是他极力推荐江苏民歌《鲜花调》,并由他精心对民歌词曲作了重大修改,更名叫《茉莉花》。这个女声四人小合唱在京一炮打响,后又灌成唱片唱红了全国;1959年在维也纳举办“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前线歌舞团在金色大厅向100多个国家不同肤色的青年们演唱《茉莉花》,美妙的歌声陶醉了全场观众,他们热情欢呼,演员多次谢幕。其后,《茉莉花》相继传唱到莫斯科、华沙、布达佩斯、地拉那、雅加达、金边、平壤和华盛顿。就连美国发射的太空飞船上,《茉莉花》民歌也被当作一份礼品献给外空生命。诗人张泽易为此激情地写赞美诗:
“早岁传唱茉莉花,途飘万里进万家。名曲疑是神人作,人间天上都唱她。”
闪亮花船的倩影已渐渐远去了。她将满载《茉莉花》香在芬芳年代里永远保留在人民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