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史林新叶 > 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原生态魅力呈现——读周克玉将军《军政委日记》
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原生态魅力呈现——读周克玉将军《军政委日记》
作者:沈培新 朱贵平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2 浏览次数:7060
儒将周克玉由苏北根据地的区队政治指导员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他继承和发扬新四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从事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和领导者。
儒将周克玉自1947年1月由根据地工作转入部队以后,由苏北根据地的区队政治指导员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他继承和发扬新四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长期从事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和领导者。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2005年起任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军政委日记》是他1982—1984年担任某军副政委、政委期间的真实记录,涉及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呈现了我军高级政工干部职业生涯的原生态,语言生动,内容丰富。
《日记》是特定时期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记忆,比亲历者事后写的回忆录更具文献和史料价值
《日记》所反映的年代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实现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之际,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那是一个边解放思想、边劈路奋进的年代。在部队,解放思想的浩荡东风激发了人们的热情,信心百倍地开始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然而,长期搞政治运动的思维定势和“极左”思潮的余毒,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身心,阻碍着人们前进的步伐。那是一个经过十年浩劫之后百废待兴,在曲折中艰难探索的岁月。所有这一切,在《日记》里都有了真真切切的记载和评述,成为那个特定年代的生动记录,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特别是对一些党史军史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作者都以亲历者的身份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原汁原味,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比如1982年8月关于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讨论,9月关于党的十二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双先”活动、军民共建活动的开展,全军整党的展开及影响,我国潜艇在水下成功发射运载火箭,1984年11月邓小平主持召开军委座谈会及12月20日余秋里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等,让人既感受到拨乱反正的艰辛和努力,又感受到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成效,感受到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前进的脚步。所有这些,都与国史军史互相印证、相互补充,成为后人研究党史军史、探索军队正规化建设发展规律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日记》是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教科书”
作者现身说法,入情入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展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所在。政治思想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光荣传统。人民军队是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团队,党的领导是军队建设的灵魂。战争年代支部建在连上,党指挥枪,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成为区别于其他政党武装的突出特点和战胜敌人的强大的政治优势。蒋介石败退台湾以后的一个重要反思就是,军政干部无思想领导、无政治教育即自相分化,要求全体官兵像共产党的军队那样“把思想变成信仰,把信仰变成力量”。那么,在和平建设时期,如何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和作用,保证人民军队的稳定、巩固和坚强有力,成为新时期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严肃课题。作为一个野战军的主要领导成员,《日记》里记录较多的是其军政委的职业生涯,内容涉及思想建设、宣传工作、干部教育、组织管理、职务升迁、干部转业、士兵退伍等方方面面,在详细记录工作过程的同时,感悟很多,思想火花迭出。对军队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长期困扰人们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让人受益匪浅。比如,针对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不敢触及矛盾的问题,1983年2月3日的《日记》写道:“给我一个突出的感觉,在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问题上,也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多数意见都是笼而统之的说党委,指名道姓的很少,很含糊。我们在学习和发扬民主的动员阶段,曾想方设法改变一点党内不敢开展批评的庸俗风气,现在看来还是相当困难的,必须继续进行教育,以求有所成效”。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的会议发言泛泛而谈不得要领的问题,《日记》里多处进行了分析和点评。1982年9月22日写道:“做领导干部,讲话的次数机会多了,就要努力挤掉水分,多思深思,想明白了想准确了再讲,讲的时候尽量用简练而明确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加以表达。逢会必讲,又讲不出道理,虽有道理而如一堆乱麻,还是少开或免开尊口为妙。”1983年3月5日写道:“一个负责的干部,说话要少、要精、要准、要有新意,才能有好的效果。说话的机会越多,越要谨慎,越要思考,三思而后言。”周克玉对于存在的问题找得准、挖得深,敢于触及矛盾,解决问题经验丰富,富有真知灼见。另外,结合工作,作者经常突发灵感,警句格言频频出现。比如:“共产党人为人民办好事,必须依靠人民的觉悟、人民的力量,用强迫命令的方法是不行的。”“能教育人的道理,一半是讲出来的,一半是做出来的”。这些,对卓有成效的开展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开阔了眼界,转变了思路,提供了方法。
《日记》反映了一名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挚爱亲情,弘扬爱党、爱国、爱人民军队的主旋律,高唱为民、务实、清廉的正气歌
作者《自序》道:“我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这是我力量的源泉,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日记》里展示了作者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的诸多喜怒哀乐。比如对军民共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感到喜悦,对军队“双先”活动、整党工作顺利开展感到舒心,对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感到欣慰,对党内军内高层领导干部对军队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感到鼓舞,对部队文明创建工作现状感到忧虑,对领导干部文化素质和干部队伍新老交替缓慢感到忧心。当然还有自己对岗位变动、职务升迁的谨慎乐观,对家庭和亲人的牵挂和愧疚,对逝去的亲人及师友的伤感和怀念。
《日记》中展现的许多情景,许多人和事都是一个特定年代的独有反映,如回放的电影镜头,一一涌现到读者的面前,让人在回味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熏陶和洗礼,最终使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继200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军政委日记》之后,200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周克玉将军的《战地雪泥——抗美援朝日记》,真实记录了作者1952年10月至1953年12月随部队跨出国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日日夜夜,生动再现了基层连队政治工作的艰辛、物质生活的艰苦和浴血疆场的豪迈,高扬了广大志愿军官兵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义无反顾、保家卫国的激情与浪漫。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军政委日记》等虽然是私人的工作、生活、情感记录,但却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于造就品德高尚的心灵境界很有价值,值得抚卷深思,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