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重返孟良崮
重返孟良崮
作者:汤鹤筹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01 浏览次数:8039
5月16日,在日历上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68年前的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的王牌主力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今年,苏州新四军研究会卫生系统小组组织的红色旅游,竟在5月16日到达沂蒙山区,我怎能不激动万分、感慨良久!
5月16日,在日历上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却是不同凡响的一天。68年前的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的王牌主力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那时,我是华野四纵队卫生队的白衣战士,在孟良崮战役中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并荣立一等功。5月16日这个日子与我的生命同在!世间常会有许多巧合。今年,苏州新四军研究会卫生系统小组组织的红色旅游,竟在5月16日到达沂蒙山区,我怎能不激动万分、感慨良久!
在灿烂的晚霞中,旅游大巴驶入临沂。我清楚地记得,62年前,孟良崮战役的号角也是在落日的余晖中吹响。从5月13日傍晚到5月16日傍晚,我们卫生队抢救伤员,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在临沂百兴大酒店,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唯有一盘煎饼是那么与众不同,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62年前。几十万大军进入沂蒙山区,山区的大娘大嫂们推碾磨面,架锅摊饼,为子弟兵准备干粮,一摞一摞的煎饼带着人民的真情送到战士手中。今天,又吃到老区的煎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当年部队里流传的顺口溜:反攻反攻,反到山东。吃的煎饼,包的大葱。现在我再续两句:六十二载,难忘情浓。
第二天清晨,满载老战士的汽车迎着朝阳向孟良崮进发。我凝神注视窗外:这宽阔的公路,也许就是当年的崎岖小道。树木葱茏处,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山路、小道,曾经走过千军万马,其中,也有我的足迹。为了打击和迷惑敌人,从4月下旬开始,部队一直频繁行动,走遍了沂蒙的大山小岭。白天有敌机轰炸,我们就黑夜行军,白天宿营。当时我们戏称那些不知名的村庄为“天亮庄”。想到这里,我不禁四处眺望,寻找我脑海里的“天亮庄”。映入眼帘的却是或散落、或成片的瓦房高楼,全不见记忆中的土坯茅房,哦,老区早就换新颜了。
汽车嘎然而停,英雄的孟良崮就在眼前。迎面是陈毅、粟裕的大型花岗岩雕像,背倚战马,胸佩红绸,目光炯炯,伟哉,名将!首长们好,当年的战士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老首长合张影,你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
进入纪念馆,大量的历史图片,详实的文献资料,还原的战场沙盘,模拟的战争场面让我恍如回到当年的战场:我们卫生队在队长袁禾垠、指导员陈开良的领导下,紧跟着前线部队行动,部队打到哪里,芦蔗搭的“野战医院”就建到哪里。枪声一响,就有战士挂彩,民工抬着担架,川流不息运送伤员。我们医务人员三人一组,一人暴露伤口,一人清创上药,一人包扎固定。流水操作,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抢救送来的伤员。
和我同组的两位战友,一位名叫周颖真,长我几岁;另一位名叫周泽东,尚未成年。解放后我与她俩即失去联系。时日越久,怀旧越深,不知有生之年,尚能见否?
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救护工作持续了三天三夜,不,应该是三天四夜!16日晚,孟良崮战役取得了胜利,我们处理完最后一批伤员,已将近次日黎明,正准备喝碗小米粥,稍事休息,突然军号响起,发现新的敌情,要立即转移!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我们,又振奋精神,开始了新的战斗!
“快来拍照!”老伴的呼唤把我从回忆中惊醒,巨石上醒目的红字说出了我的内心感受:“惊天地泣鬼神”,是的,这就是孟良崮战役!这就是伟大的解放战争!
我们这群耄耋老人揣着62年前年轻的心、火热的情,一路向巅峰攀登。华野战壕、华野大炮阵地、红嫂乳汁救伤员处、敌七十四师战壕、碉堡群、张灵甫被击毙处……沿途,我们在每处历史遗迹前驻足,谈古论今,缅怀先烈,指点江山,畅想未来。一小时后,登上了大崮顶,站在高高的大崮顶上,我举起双手高呼:英雄的孟良崮,老战士回来看你了!喊声在空中久久回荡,周围的七十二崮都在颔首微笑,仿佛是在欢迎我们,又仿佛在向孟良崮致敬。
即将结束回顾之旅,我们怀着十分虔诚的心,去看望长眠在孟良崮山麓的粟裕将军(部分骨灰)和2800多位英烈。
尊敬的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啊,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你们放眼看吧:沂蒙山区、齐鲁大地、大江南北到处欣欣向荣;你们放声笑吧: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理想正在实现!
一群当年的老战士参与了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见证了共和国的崛起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