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新四军后代曹晟的故事
新四军后代曹晟的故事
作者:刘伟宏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12 浏览次数:7046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大家推荐新四军后代曹晟的动人事迹。他生于1986年,高中毕业考取哈工大。还是入学新生时,他报名应征参军,主动要求到爷爷抗日战争时期当兵的老部队——驻塞外的某红军师红军团。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大家推荐新四军后代曹晟的动人事迹。他生于1986年,高中毕业考取哈工大。还是入学新生时,他报名应征参军,主动要求到爷爷抗日战争时期当兵的老部队——驻塞外的某红军师红军团。经过两年的艰苦磨练,他成了一名合格的兵。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由于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2008年12月,曹晟服役期满返回哈工大读书。 ——编者
曹晟在执勤
到爷爷当过兵的部队去当兵
2005年初夏,曹晟的父亲请我去小酌,说是没事聊聊。
老朋友相见,话题自然多是叙旧。他小我两岁,儿时生活在军营大院,玩耍时没少受我欺负,也因此少受了别人许多的欺负。这种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在那学校停课闹革命的“文革”年代,军营成了我们的游乐场。
曹老弟的父亲曹宗奎是个新四军老战士,和我的父亲刘正昌并肩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曹老弟的父亲比我的父亲有文化,于是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学校没有作业,他就给儿子布置。习题自己出,四则运算的应用题,里面全是战斗故亊:“敌人的增援部队到凤凰山摩天岭的距离是60公里,我军距凤凰山70公里,敌军依仗他们的汽车轮子,每天的行军速度是80公里,而我军比敌军提前半小时到达摩天岭,问我军的行军速度是每天多少公里?”
“摩天岭阻击战,敌人笫一次进攻是500人,笫二次又增加了两倍的兵力,最后撤退时,只剩下一半的兵力,问我军共歼敌多少人?”
……
那时候,曹老弟心中只有一个理想,当兵。这也是他爸爸的愿望,从小那么多故事不能白讲。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大学向全社会招生。曹老弟正好高中毕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选择了现实,成了北方交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那时候,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我1975年高中毕业,到陕西省歧山县下乡;1977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兵;1979年参加高考,被兰州大学录取。以后在部队工作,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曹老弟当兵的理想成为一个梦,被搁置了。而且一搁就是二十多年。
有了小曹晟,曹老弟和他父亲的梦想又一次被点燃,两代人守护着这一个独苗苗,精心呵护,细心引导,希望他能为全家圆了这个梦。
什么也别说了,喝酒。
酒过三巡,转入正题:“这次请你,是有事相求。”
我哈哈大笑,说:“你说,只要我能办到。”
曹老弟指着还在上高二的儿子:“我这儿子你也看到了,他要从哈工大去当兵。”
我完全被搞懵了,拦住后面的话:“你说明白点。这孩子还在上高二,和哈工大有什么关系?一会是上学,一会又是当兵,到底是想上学还是想当兵?”
曹老弟一脸严肃:“是呀,孩子明年高考,就锁定哈工大了。学习成绩你放心,手拿把攥。当兵也不成问题,现在大学生允许休学去当兵,复员回来接着完成学业。”
我更糊涂了,一切都顺理成章,那为何请我喝酒?
“你的任务,孩子入伍后把他调动一下。”
我不动声色,心里明白了八九分。
“但有三个条件:笫一不能在城市;笫二不许进机关;第三不当技术兵。哪艰苦就去那。步兵连,全训部队,下到班里,让他去当两年真正的兵。”
“不是玩笑吧?”
“不是。”
我进一步确认:“孩子本人同意吗?”
孩子点点头,笑着肯定地回答:“我没问题,当两年兵锻炼锻炼嘛!”
“那你妈妈同意吗?”
曹晟的妈妈说:“他爷爷和爸爸都希望他当兵,孩子从小就让他爸爸洗了脑。不同意咋办?”
于是,我立刻想到一个去处,我父亲的老连队。这是我军的王牌部队,红军师中的红军团,红军连中的战功班。堪称战刀上的刀刃,而且是开了刃的刀锋。再加上地处西北的山沟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小曹行吗?万一抗不住,那就不是锻炼,而是摧残了。
曹老弟乐了,站起身,将酒杯伸到我面前:“就是它了,一团,孩子的爷爷也是从那个部队出来的。一言为定,干!”
2006年高考,曹晟成为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名新生。同年12月在校武装部报名参军。学校有人感到奇怪,“高分被录取,刚入学就要入伍,为什么?”通过政审体检之后,曹晟成了兰州军区某部炮兵旅的一名新兵。
这时,我接到曹老弟的电话。内容非常简单,他儿子已经当兵,现在该我出场了。
我立刻动用关系,将炮旅所在部队的军长和一团所在部队的军长分别惊动了。说明缘由,两边回答都非常干脆,调动没有问题。
从炮兵部队摆弄计算尺到步兵连队摸爬滚打,曹晟义无反顾。他说:“爷爷曾经在金钢钻团当过兵打过仗,经受过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等一系列战火的洗礼。但是爷爷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和他交流了。他们那代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我非常崇敬他们,所以我希望到他们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集体,去看看那里为什么能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一代人。”
九连连长初见曹晟,心中装满了问号。一个文弱书生,又通过这么多关系调来,能在九连当个合格兵就不容易了。进五班,他行吗?
最后,连长勉强答应先放在五班试一试。
曹晟在军事训练中
在英雄的集体中
曹晟考上哈工大,妈妈担心儿子当两年兵耽误学业,得不偿失。曹晟坚信父亲的话:“当兵虽然耽误两年学业,但是磨练了意志,这种人生经历将是今后一生之中的宝贵财富。”
“没入伍之前,只觉得当兵很神气,可等真参军了才知道当兵不是件简单的事。”曹晟所在的红军师某团组建于1934年,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笫四支队笫七团。皖南亊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十团。因在抗日反顽作战中战绩突出,新四军笫二师授予该团“金钢钻团”荣誉称号。1983年7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西北时,专程到该团看望官兵们,并欣然题写了“金钢钻”三个大字。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军团队,形成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金钢钻”精神。曹晟所在的三营九连则号称金钢钻的“钻头”,该连涌现出“吴克斌英雄排”、“益林战功班”和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刘正昌、魏尚友等英模单位和个人。曹晟所在的“益林战功班”五班,号称钻头上最锋利的“尖”。在这样的部队当兵,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首先整理内务就是不大不小的难题。以前在家里能每天把被子叠起来就不错了,来到部队不仅要叠被子,还要叠得方方正正像豆腐块一样。有几次因为曹晟,班里的内务不达标挨了批。曹晟心里着急,班长和战友耐心地帮助他。中午休息时,他把被子搬到学习室、俱乐部,反复练习,终于过了关。
军事训练更是摆在曹晟面前的必须通过的障碍。在学校时,觉得自已身体素质还不错。可到部队越野跑,3公里、5公里,老是落在后面。班里由于曹晟“拖后腿”,拿不到好成绩。经过苦练,不到一个月,曹晟全副武装5000米越野跑了21分钟。
“只要你相信我能完成,我肯定能完成。”这是曹晟经常对指导员杨怀洲说的一句话,也是指导员最喜欢听曹晟说的一句话。
“曹晟刚来连队,作为独生子的在校学生,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方面还是比较弱的,但是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今天的成绩,这个过程反映了大学生的优势。”九连连长范鹏斌如是说。
九连有个建连经验:人人爱连队,人人尽职责,人人做主人,人人争先进。曹晟在这里感到自已就是连队的主人翁,以连为家,当好一个兵,就是为连队建设作贡献。曹晟发挥自身的优势,带领战士们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成了团里的理论骨干。平时,只要事关连队荣誉,他都会挺身而出,发挥自己音乐、写作、主持等特长,积极参加文艺、演讲等比赛活动。
2007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来团视察工作时,与五班战士亲切交谈。当得知曹晟是哈工大学生,是团里的理论骨干时,郭伯雄非常高兴,希望他和战友们努力训练,提高全面素质和能力。曹晟在笫一年兵时就被吸收为预备党员,笫二年兵时就担任了副班长。
两年间,曹晟父母一次也没有来部队探望过孩子。
两年间,曹晟一次都没有请假出过营门。
两年间,曹晟没有去过市区,甚至营区周围几公里的小镇。
两年间,曹晟全部训练科目均为优秀,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
曹晟在抗震救灾中
以人民子弟兵的名义
“5月12日那天我们正在训练,当天晚上只是知道发生了地震。后来部队传来消息说是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波及面极广。上级要求我们去陇南,也就是靠近四川地区的陇南文县碧口镇执行任务。这个镇离四川青川大概也就是10公里,我们团接到通知以后不到半小时整装完毕立即出发,向文县进发。全团昼夜兼程,第一时间到达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川陕交界的碧口镇。”对于那场大地震曹晟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时间奔赴地震灾区,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困难重重。秦岭山脉,山高、坡陡、弯急,劈山而修的公路,一侧是坚硬的石壁,一侧是陡峭的悬崖。部队开进途中,道路多处塌方,余震落石不断。滑落的碎石不时砸向行驶的车队。有31台车被飞石划破篷布、击碎车窗玻璃。金钢钻团急行军到达文县时,那里还没有任何救援迹象。
当地的农民见到解放军赶到灾区,都沿路跪在那里迎接。这里的群众上次见到军队,还是70年前经过这里的长征红军。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口口相传着红军的故事,而今天,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红军部队,因为地震天灾再次来救援他们于灾难之中。在他们心目中,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红军就是救人民于水火的天神。
“我记得第一天,也就是14日晚上,我们在碧口镇峰村执行任务,这个村分布在一条河的两边。我们在河边走着,我突然发现河对岸有位老汉,面对着我们跪下了。我们马上涉水过河。”原来这位老人的老伴和儿子都是残疾人,儿媳受重伤躺着,女儿在外地,房屋震塌了。大地震的突然打击,老人绝望了,甚至产生了死的念头。当他看到曹晟和战友这一队绿色,老人重新产生了希望。
曹晟和战友们赶忙把老人家里埋在废墟底下的粮食和一些用品挖了出来。老人感激不尽,再次跪下,曹晟立即把老人扶起来。
当天晚上,曹晟和战友们紧张地搭起帐篷。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去救援灾民。碧口镇处在山区,居民分散。曹晟和战友们带着馒头和黄瓜上路,翻山越岭走上十多公里的山路,到每一户人家搜寻失踪人员,把他们家里贵重的有用的东西搬出来。尤其是粮食要抢出来,这关系到他们活命的问题。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是茶叶,很多炒茶的机械被埋在废墟下,大家就把这些机械一一挖出来。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对于家住文县中庙乡联丰村的董奎贤一家来说,可谓遭遇灭顶之灾。当时,他60多岁的父母和5岁的儿子正在家中休息,一番地动山摇,家里三间土木砌成的房屋瞬间垮塌,老少三人被深埋废墟中,无一生还。料理完后事,痛失亲人的董奎贤和妻子整日茶饭不思,精神陷入极度悲伤的深渊。九连在进村入户中得知他的遭遇后,每天派人到他家帮助清理危房,思想工作骨干的曹晟每次去,都要和他两口子谈心,引导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终于振作起精神,开始动手生产自救。
5月16日,碧口镇肖家坝村,一栋二层小楼三面垮塌,倾钭的房梁钭挂着几片破瓦。战士们的任务是清理废墟,曹晟紧跟在班长后面。余震开始了,零星的瓦片砸在曹晟的钢盔上,孤悬空中的横梁摇摇欲坠,曹晟一个箭步,将横梁抓在手里,钉子刺进了手里,曹晟没有松手。挖掘工作紧张地进行着,半小时后,同志们完成了任务。战士们无畏的行动感动了当地灾民,他们说:“你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跟我们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我们怎么忍心让你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从废墟中抢粮食呢!”
纵然地震可以摧毁大地上的房屋,桥梁,却不能摧毁人们心中的希望。因为有祖国,有党,有全国的同胞,有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希望的火种永远也不会熄灭。
从5月14日晚上到灾区以来,战士们在清理危房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坐在瓦砾堆上全神贯注地复习功课的学生。原来这些学生面临6月初的全国高考。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学校刚刚开始执行夏令时,下午3点钟上课。两点半之前,教学楼大门不开。正因为这一规定,聚集在教学楼前的学生们,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
为了安排这些面临高考的学生,给他们一个较好的备考环境,团里第一个在灾区办起了帐篷学校。曹晟所在的九连五班有5个大学生战士,团里就把他们安排到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文二中。
在227名高三学生中,11位有亲人在地震中去世。很多学生都因当地时不时的余震,搞得心神不宁,难以静心学习。金钢钻团办起的帐篷高考冲刺班,解决了这些学生的燃眉之急。考虑到学校老师家里也受了灾,无法来教课,更无暇来照料学生,部队就安排五班战士到帐篷学校兼职“炊事兵”,每天负责给学生做饭,同时帮他们复习功课。马上就要高考,很多学生出现考前紧张状态。他们就现身说法,用自已参加高考时的心理变化来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正如曹晟所说:“让他们学会在地震之后、高考之前如何面对生活,如何复习和调整心态,如何应对在考场上遇到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做这些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6月2日凌晨两点,灾区突然下起大雨,呼啸而来的狂风夹带着豆大的雨珠,砸在帐篷上。帐篷里面227名学生睡梦正酣,外面却忙坏了五班这群“火头军”。他们围着12顶大小帐篷,挖了足足有300米长的排水沟。又在距离炊事帐篷20米的地方搭起了简易棚子,等他们把锅灶、米面、刀盆等都搬到棚子里的时候,天边已透出了第一道曙光。
曹晟两年服役期滿,即将退伍。我和他父亲一同从北京到西北某地去接他。
对曹晟在部队的成长,我们思想上是有准备的。但刚一见面,还是有些意外。他俨然成了十足的军人,举止端壮,军姿标准,目光中透着自信和自豪。
第二天上午,曹晟将脱下军装,退出现役。
今晚是欢送复员老兵的会餐。我们也应邀参加。
会餐后快9点了,范连长看看表对我们说:“去参加我们的一次点名吧。”
晚点名是连队一日生活最后一项活动,无论什么情况都雷打不动。
全连官兵集合完毕。范连长一声“点名”的口令,全体一个立正,齐刷刷如一声霹雳。
范连长的声音铿锵有力。最先念出的名字是“刘正昌”,居然是我父亲的名字。没等我反应过来,全连官兵齐声回答:“到!”
一百多个声音会聚在一起,穿透夜空,在苍穹间回荡。
我的血立刻沸腾,泪水止不住涌了出来。
这就是九连。这就是我父亲曾经战斗过的九连。我父亲冲锋陷阵,九死一生,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从此,九连因为有我父亲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和骄傲,在九连人的心中,我父亲仍然活着,英雄永生,精神不死。
点名在进行中,九连人的回答一个响似一个。
当念到曹晟的名字时,曹晟同样响亮地回答:“到!”
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连队晚点名,最后一次以现役上等兵的身份回答连长的点名。明天,还会有新的战士,站在曹晟的位置,当他听到一个我父亲那陌生的名字,同样也会响亮地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