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新中国彪炳史册的十大科技成果
新中国彪炳史册的十大科技成果
作者:刘星华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12 浏览次数:7091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眸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历程,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令世人为之振奋。在累累硕果中,我们选择其中的十项以飨读者,从中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伟大创新,已经和正在彪炳史册。
两弹一星——
国人扬眉吐气
1958年秋,苏联援建的核工业反应堆和加速器正式移交给中方使用,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原子能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诞生了。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专家,中国原子弹的科研项目被迫停顿。但是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科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鬼斧神工地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这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9年9月23日,又成功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这两次试验是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
1970年4月24日,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向太空发射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逐步掌握了核武器小型化和中子弹技术。
两弹一星,令中国人扬眉吐气,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对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长征火箭——
铸造刺天利剑
运载火箭是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送入地球轨道或星际轨道的运输工具。自1956年开始,在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的主持下,中国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运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了航天时代,也是中国拥有洲际核打击能力的公开宣言。
经过几十年的开拓进取,“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形成4大系列12种型号的航天运载产品,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并在可靠性、安全性、发射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随着“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神舟”七号飞船顺利托举上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累计109次发射成功。
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计划2014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基地发射,将具备25吨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和12吨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东方魔稻——
解决“天”大问题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粕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2004年实现超级稻育种第二期目标,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饮誉全球的“东方魔稻”、“中国第五大发明”。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
民以食为天。从1980年开始,袁隆平曾先后赴美国、日本、法国、埃及等多个国家传播杂交水稻技术。与常规稻比较,杂交水稻每公顷年增产1.6吨,迄今已累计种植2亿多公顷,累计增产粮食3亿多吨。截止1999年,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袁隆平获得了中国“特等发明奖”和8个国际大奖。
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干事长马丁先生说:“没有中国的袁隆平,地球的格局早已被战争改变,是他的贡献,让人类避免了为争夺土地和粮食生存条件的至少20次以上的大或者特大的局部战争的杀戮。”
激光照排——
引发印刷革命
在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组织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中,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主持的“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项目名列第二位,仅次于“两弹一星”。这种激光照排技术的诞生,使我国在发明了活字印刷的上千年历史后,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这一中国科技进步史上的颠覆性创新,使原创者王选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当代毕昇”。
从1975年开始,王选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1987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标志着方正将自己的核心技术成功地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品。随后,方正的激光照排技术迅速产业化并被市场广泛接受,到1991年,方正激光照排系统把外国厂商全部赶出中国,99%的报社、90%的出版社和印刷厂采用了这一技术。如今,第八代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已经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95%,并在全球华文市场占据90%的市场。
超级计算机——
“中国速度”狂飚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宇航技术、卫星遥感、激光武器、海洋工程以及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理论物理学等方面遇到了各种难度越来越大的复杂问题。巨型计算机是解决问题的不可替代工具。1978年3月,中国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工作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担起步。198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运算速度的“银河”I型机诞生,使中国加入到世界上拥有巨型计算机国家的行列之中。
经过多代巨型机的更新,2009年6月15日,造价2亿元、每秒峰值运算速度超过2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魔方”,开始在上海高速运转。它的成功启动令世人对“中国速度”更是刮目相看,因为它是当今世界前十台最强大超级计算机中唯一的“非美籍”,在亚洲更是一支独秀,也使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实测峰值“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预计2010年底前面世的“曙光6000”超级计算机,峰值速度保守估计将达到1000万亿次以上,而且将首次采用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这将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完全自主研发高性能计算机的技术能力。
秦山核电站——
开创核电新纪元
中国要建核电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国务院于1981年11月4日正式批准核电站工程上马,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坐落在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畔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全国有100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参与了研究、试验;有600多家工厂为工程建设提供设备、材料;7个设计院和11个施工单位承担了工程设计和施工任务。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每年向华东电网输送17亿度电。
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誉为“国之光荣”。
核电技术是综合性的尖端技术,核电工程设计复杂,要求高度安全,涉及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机械、电力、电子、辐射屏蔽、放射剂量、应用数学等几十个专业学科的应用。经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国家核安全局专家的审评,秦山核电站的安全性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目前,我国拥有11台运转中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906.8万千瓦,计划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约5%。
走向地球两极——
浓墨重彩之笔
1984年11月20日,“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正式启航远征南极,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标志着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正式拉开了帷幕。1985年2月20日,中国在南极设立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在南极圈内建成常年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1999年7月1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船奔赴北极,掀开了我国以政府行为进行北极科学考察的篇章。2004年7月28日,中国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海拔4093米“冰盖之巅”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这是目前南极所有科学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多学科、有组织的科学考察活动,其研究对象纵跨大洋深处至太阳表面的广阔空间,涉及气象、高空大气物理、冰川、地质、地球物理、生物、人体医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诸多方面获得创新和突破,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跨入了国际极地研究的先进行列,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
三峡工程——
全球首屈一指
经过了长期、广泛的论证,全国人大终于在1992年4月5日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由国务院总理李鹏担任主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等担任副主任。1994年12月4日正式开工。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主要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进行设计,万年一遇洪水加大10%进行校核。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为了保证施工期间长江干流不断航,采用“明渠通航、三期导流”的施工方案,总工期17年(1993-2009年)。
三峡工程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在防洪效益、发电量、建筑规模、工程量、施工难度、泄洪能力、级数、升船机难度、移民量等方面均列世界第一。它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神舟”系列——
漫步太空成真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次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升空,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举世瞩目、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划开了中国崭新的航天时代。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它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2008年9月27日,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七号在太空飞行近3天。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翟志刚迈出中国人的太空行走第一步,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人的目光还投向了离地球更远的月球。2007年10月,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在之后的一年中,嫦娥一号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探测任务。
“光谱之王”——
傲然巡视苍穹
在位于北京城东北10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巍然矗立着一架超过15层楼高的超级望远镜,每到晴朗的夜晚,就会徐徐开启,凭借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取率傲然巡视宇宙。这就是2009年6月4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大科学工程验收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它在总体概念上的创新和采用的主动光学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视场望远镜不能同时具有大口径的难题。
LAMOST最大视场为5度,通过焦面上4000根光纤和16台光谱仪,可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的光谱,使之成为大口径兼备大视场望远镜的世界之最,也是当前世界上获取天体光谱能力最强大的天文观测设备,被誉为“光谱之王”。
LAMOST酝酿、建造了近20年,耗资2.35亿元,完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开启了中国天文研究的新时代,将对宇宙起源、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恒星形成与演化等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另外,中国准备利用贵州天坑建设口径500米的FAST望远镜。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预计2014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