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组织民工队伍 支援大军作战
组织民工队伍 支援大军作战
作者:石 刚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10 浏览次数:8044
在淮海战役开始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国民党军队80万人,我军60万人。
我当时在泗南县(今泗洪县)陈圩(半城)区任区委书记,先后组织民工队伍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县里设有支前指挥部,全县每期约组织5000副担架队伍上前线。我作为区委书记,进行了紧张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并把民工队伍按班、中队和大队组织起来,实行军事化管理。
在淮海和渡江两大战役中,我所在的区共组织1000副担架队,支援了两大战役。
淮海战役前夕,江淮区党委在孙园召开纪念十月革命节大会,我带全区干部群众参加了大会。大会之后,下午我军开向陇海路,准备消灭黄百韬兵团,揭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
我奉命组织担架队支前,每批500副,由区党政领导人分批带领,随军支前。为了迅速完成任务,对全区80多个村,我直接下达任务,一天写了80封简要的信,使组织担架队的效率大大提高。对前线牺牲的担架队员,在徐台乡组织追悼大会,对牺牲的民工进行追悼,并以此激起对敌人的仇恨。
女干部黄翠萍是陈圩区妇联主任,兼莲井乡指导员。在担架队受到伤亡的情况下,她主动报名接受任务,带担架队上前线。在河稍桥遇到数架敌机俯冲扫射,她勇敢地站在坟头,指挥担架队卧倒,虽然她脚部负伤,但仍指挥担架队前进,成了支前英雄。我立即向《拂晓报》投稿,新华社向全世界广播了她的英雄事迹,她因此而受到了组织的表彰和全区人民的尊敬。
在淮海战役中,共有500万民工参加了支前。军民结合使我军占了绝对优势。所以,陈毅同志后来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了。毛主席及时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我激动异常,立即召开全区的乡村干部大会,进行传达和学习,并动员和组织渡江支前大军。在雪枫镇召开的渡江支前动员大会上,我因情绪过分激动和连续高声讲话,加上受了点凉,失音5天不能说话。
是啊!淮海战役胜利了,大半个中国都解放了,我怎能不激动过度呢?
现在,毛主席、朱总司令又发出最坚决、最响亮的命令和号召,“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百万雄师要强渡长江天堑,直捣蒋家王朝。这空前庞大的队伍强渡天堑,一要吃饭穿衣,二要枪械子弹,三要抢救伤员,这就相应地需要一支空前庞大的支前大军随军火线服务。
因此,我立即投入高度紧张的工作,全力组织渡江支前大军。同时还要兼顾区里的其他工作,如土地改革、恢复发展生产、组织救灾工作等。为了使支前和生产两不误,春季我到汴河东岸戚台调查研究一星期,了解支前和生产各有多少劳动力,并受命重新修建雪枫陵园。
在淮海战役中,由于民工受到一些伤亡,在群众中产生了一些顾虑。如今大军要过江,任务是紧迫的,上级指挥部仍要陈圩区组织500副担架,支援大军过江。在此情况下,为了完成上级指挥部交给的支前任务,我在全区进行了一次担架大集合的演习,全区10个乡,共组织担架500副,开到城头,我当众宣布,这是一次集合演习。这次演习充分说明广大群众并没有因为到前线受到一些伤亡而有所畏缩,反而更加勇敢坚强、奋勇向前。通过这次演习,我更加相信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完成支前任务的信心大增。
我所在的区很快在莫台集合了500副担架开赴前线,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