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英雄正气傲苍穹——缅怀父亲方振中
英雄正气傲苍穹——缅怀父亲方振中
作者:方心荣 方骁丽 方爱民 方爱军 方爱华 方心华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6-22 浏览次数:6939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我们的父亲——方振中,就是这无数革命先辈中的一员。
方振中全家福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
我们的父亲——方振中,就是这无数革命先辈中的一员。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他在撒手人寰的时候,仍然穿着他最喜爱的军服,佩戴着他引为自豪的军功章,带着他南征北战的累累伤痕……我们像怀念无数革命先辈那样怀念父亲!我们像崇敬无数革命先辈那样崇敬父亲!
父亲1915年7月19日诞生在安徽寿县瓦埠上店的一个方姓农民家庭,按照族谱里他是“运”字辈,他的名字曾叫方运龙。瓦埠是紧依在瓦埠湖的一个小镇,本是鱼米之乡,由于军阀混战,官府欺诈,匪盗成患,民不聊生。父亲就在那样的年月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祖父是长子,父亲是长孙,家族同心协力要培养个有文化的人,父亲便有幸读了几年私塾。就在读书期间,他在共产党员教书先生启迪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8年一个初秋的深夜,父亲回到家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背在身上,亲了一下熟睡的儿子,又向我们的母亲说了声:“我要走了,你们自己保重。”母亲赶紧问:“你到哪里去?”父亲告诉母亲:“是参加革命,打日本鬼子去。”母亲再问:“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父亲说了句:“到胜利的那一天。”然后转身,连头都没回,便消失在还下着蒙蒙细雨的黑夜里。这一走就是13年!在这期间,父亲改名为方振中,意在解救中华、振兴中华。
八年抗战期间,父亲历任安徽省抗日动员会十六工作团团员;鄂豫皖边区党训班学员,新四军第一联络站副官、党支部书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工作团团员、教导队学员,新四军四支队九团一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七师特务营教导员等职。
父亲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在大桥东满湖东反“扫荡”战斗中,他以死里求生的口号激励部队,以一个连的兵力抗击日伪军7000余人的疯狂进攻,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他善于做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任七师特务营教导员期间,该营因战功卓著,先后被上级授予“巩固与扩大模范”、“模范党支部”、“军中柱石”、“攻无不克”等荣誉称号。
1941年皖南事变,为掩护部队突围,父亲所在的连打得只剩下两个人。战斗结束了,清澈的池塘竟成了血漫双膝的血塘。通信员用绑腿带把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父亲——他的指导员绑在背上,硬是爬着找到了部队。
现在我们家的墙壁上依然挂着一把日本军刀,这是一把镶有三颗菊花的日本指挥刀,是父亲亲手消灭无数个日本侵略者中缴获的一把。曾有人想用大价钱购买它作为收藏,可我们怎么能卖——那是父亲作为英雄男儿的见证,更是留下教育后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精神,我们要将它永远珍藏。
抗战胜利了,解放战争又开始了,父亲放弃了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的机会,又投入到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中。为掩护刘、邓首长安全到达大别山,他率部日夜兼程,日行军120余里,整整3天3夜没有休息。任务完成后,累得口吐鲜血、人事不省,从马背上摔下,脊椎骨严重错位,落下终生的伤残。父亲还参加了鲁南、豫东、淮海、渡江、解放上海、舟山等著名战役战斗。到解放战争结束,他先后获得了数十枚军功章。
1950年,已是团级领导的父亲回家与家人团聚,去实践他与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父亲和警卫员是骑马回家的。到家的那天,母亲先是一惊:“不是早几年就说他已经牺牲了吗?,怎么又活着回来了?”母亲心里不信,嘱咐儿子先去看看。哥哥跑啊跑啊,当他那瘦小的身子站在父亲面前的时候,村里有人说话了:“运龙,这就是你那个小拾——小心子!”(我们老家的方言,儿子叫小拾)“你不在家的好些年,他娘俩可是受尽罪啦!”这时候父亲虽然没有看见妻子,可是看到眼前这又黑又瘦与年龄绝不相符的孩子竟是自己的儿子时,心中已知道妻子和孩子所遭受的苦难了。
父亲上前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叫了声:“小心子。”作为在枪林弹中从不畏惧,时刻都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坚强汉子的父亲,这时已是声泪俱下!哥哥流着眼泪,叫了声“大大。”(我们老家的方言称父亲为大大)
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个老汉,他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怒不可遏地朝着父亲举起拐杖。警卫员拔出驳壳枪:“什么人,胆敢打我们首长!”父亲挡下了警卫员的枪, “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叫了声:“大,儿子回来了!”
回家没几天,朝鲜战争爆发。父亲告别亲人,成为首批赴朝参战的成员,参加了五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中,他所在的炮团撤退返回之路被敌军阻截,在团长、政委已经撤离的情况下,作为团参谋长的父亲沉着应战,带领八个炮兵连绕道迂回,巧妙突出美军重围,安全回到集结地。
冬天的朝鲜冰天雪地,粮食、弹药等诸方面的供给接应不上是司空见惯的。父亲一方面以革命的斗志鼓舞部队,一方面以我军的优良传统教育部队,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用人拉、肩扛、手推等各种方式将大炮安全、顺利、准确到位,给敌人以致命打击。1952年,父亲被朝鲜授予“三级国旗功章”。
和平建设时期,父亲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在我军后勤建设工作中,父亲总是作为创业开拓者出现在各新建单位中。组建新单位,要实地考查,要实际论证,要第一手材料,常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双脚便是交通工具,一根拐杖就是助手。父亲经常顶着烈日,冒着严寒酷暑,杂草荆棘划破手脸,山高坡陡路滑,摔跤更是家常便饭,还常常受到毒蛇昆虫的袭击,甚至野兽的威胁。就这样,从山东济南到江西上饶,从江西上饶到福建永安,从福建永安再到江西鹰潭,数个仓库、工地,从建设到交付再到使用,处处洒下他辛劳的汗水,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凝聚着他敬业的心血。父亲一心一意扑在部队的建设上,想的是部队这个大家,而我们这个家呢?一直到他离休的时候,我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一个将校官礼服箱、两只小木箱、几条军用棉被,一点日用品、一个用木扳钉成的矮小饭桌,还有就是作为战斗纪念的一把日本战刀和一副美军望远镜。
1968年,父亲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自从投身革命,征战大江南北,终于在有生之年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登上了长城,父亲感到满足了!
1969年父亲离休了,但他并没有卸下重任。他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活跃在居委会、社区、为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他经常应邀到学校去给孩子们上课,讲革命传统。1988年,南京军区授予他“先进离休干部”称号。
在父亲的人生哲理和为人榜样的教育和熏陶下,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力量。由于工作关系,只在逢年过节时,工作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上的儿女们才能回家看望父亲。每当看到儿女都有成长进步或戎装儿女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颗星或一条杠时,父亲总是快慰地笑着说:“好!好好干!”
2001年2月,父亲因病与世长辞了。他没有留下遗言,但留给我们的是他人生轨迹上闪亮的坐标,是生前曾不断要求我们要怎样做人的谆谆教诲!
父亲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英雄正气傲苍穹
——缅怀父亲方振中
文 ■ 方心荣 方骁丽 方爱民
方爱军 方爱华 方心华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建立了不朽功勋的革命先辈。
我们的父亲——方振中,就是这无数革命先辈中的一员。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他在撒手人寰的时候,仍然穿着他最喜爱的军服,佩戴着他引为自豪的军功章,带着他南征北战的累累伤痕……我们像怀念无数革命先辈那样怀念父亲!我们像崇敬无数革命先辈那样崇敬父亲!
父亲1915年7月19日诞生在安徽寿县瓦埠上店的一个方姓农民家庭,按照族谱里他是“运”字辈,他的名字曾叫方运龙。瓦埠是紧依在瓦埠湖的一个小镇,本是鱼米之乡,由于军阀混战,官府欺诈,匪盗成患,民不聊生。父亲就在那样的年月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祖父是长子,父亲是长孙,家族同心协力要培养个有文化的人,父亲便有幸读了几年私塾。就在读书期间,他在共产党员教书先生启迪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8年一个初秋的深夜,父亲回到家里,简单地收拾了一个小包袱背在身上,亲了一下熟睡的儿子,又向我们的母亲说了声:“我要走了,你们自己保重。”母亲赶紧问:“你到哪里去?”父亲告诉母亲:“是参加革命,打日本鬼子去。”母亲再问:“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父亲说了句:“到胜利的那一天。”然后转身,连头都没回,便消失在还下着蒙蒙细雨的黑夜里。这一走就是13年!在这期间,父亲改名为方振中,意在解救中华、振兴中华。
八年抗战期间,父亲历任安徽省抗日动员会十六工作团团员;鄂豫皖边区党训班学员,新四军第一联络站副官、党支部书记,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工作团团员、教导队学员,新四军四支队九团一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七师特务营教导员等职。
父亲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在大桥东满湖东反“扫荡”战斗中,他以死里求生的口号激励部队,以一个连的兵力抗击日伪军7000余人的疯狂进攻,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他善于做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任七师特务营教导员期间,该营因战功卓著,先后被上级授予“巩固与扩大模范”、“模范党支部”、“军中柱石”、“攻无不克”等荣誉称号。
1941年皖南事变,为掩护部队突围,父亲所在的连打得只剩下两个人。战斗结束了,清澈的池塘竟成了血漫双膝的血塘。通信员用绑腿带把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父亲——他的指导员绑在背上,硬是爬着找到了部队。
现在我们家的墙壁上依然挂着一把日本军刀,这是一把镶有三颗菊花的日本指挥刀,是父亲亲手消灭无数个日本侵略者中缴获的一把。曾有人想用大价钱购买它作为收藏,可我们怎么能卖——那是父亲作为英雄男儿的见证,更是留下教育后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精神,我们要将它永远珍藏。
抗战胜利了,解放战争又开始了,父亲放弃了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的机会,又投入到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中。为掩护刘、邓首长安全到达大别山,他率部日夜兼程,日行军120余里,整整3天3夜没有休息。任务完成后,累得口吐鲜血、人事不省,从马背上摔下,脊椎骨严重错位,落下终生的伤残。父亲还参加了鲁南、豫东、淮海、渡江、解放上海、舟山等著名战役战斗。到解放战争结束,他先后获得了数十枚军功章。
1950年,已是团级领导的父亲回家与家人团聚,去实践他与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父亲和警卫员是骑马回家的。到家的那天,母亲先是一惊:“不是早几年就说他已经牺牲了吗?,怎么又活着回来了?”母亲心里不信,嘱咐儿子先去看看。哥哥跑啊跑啊,当他那瘦小的身子站在父亲面前的时候,村里有人说话了:“运龙,这就是你那个小拾——小心子!”(我们老家的方言,儿子叫小拾)“你不在家的好些年,他娘俩可是受尽罪啦!”这时候父亲虽然没有看见妻子,可是看到眼前这又黑又瘦与年龄绝不相符的孩子竟是自己的儿子时,心中已知道妻子和孩子所遭受的苦难了。
父亲上前一把将儿子搂在怀中,叫了声:“小心子。”作为在枪林弹中从不畏惧,时刻都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坚强汉子的父亲,这时已是声泪俱下!哥哥流着眼泪,叫了声“大大。”(我们老家的方言称父亲为大大)
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个老汉,他颤颤巍巍,拄着拐杖,怒不可遏地朝着父亲举起拐杖。警卫员拔出驳壳枪:“什么人,胆敢打我们首长!”父亲挡下了警卫员的枪, “扑通”一声双膝跪下,叫了声:“大,儿子回来了!”
回家没几天,朝鲜战争爆发。父亲告别亲人,成为首批赴朝参战的成员,参加了五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中,他所在的炮团撤退返回之路被敌军阻截,在团长、政委已经撤离的情况下,作为团参谋长的父亲沉着应战,带领八个炮兵连绕道迂回,巧妙突出美军重围,安全回到集结地。
冬天的朝鲜冰天雪地,粮食、弹药等诸方面的供给接应不上是司空见惯的。父亲一方面以革命的斗志鼓舞部队,一方面以我军的优良传统教育部队,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用人拉、肩扛、手推等各种方式将大炮安全、顺利、准确到位,给敌人以致命打击。1952年,父亲被朝鲜授予“三级国旗功章”。
和平建设时期,父亲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在我军后勤建设工作中,父亲总是作为创业开拓者出现在各新建单位中。组建新单位,要实地考查,要实际论证,要第一手材料,常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双脚便是交通工具,一根拐杖就是助手。父亲经常顶着烈日,冒着严寒酷暑,杂草荆棘划破手脸,山高坡陡路滑,摔跤更是家常便饭,还常常受到毒蛇昆虫的袭击,甚至野兽的威胁。就这样,从山东济南到江西上饶,从江西上饶到福建永安,从福建永安再到江西鹰潭,数个仓库、工地,从建设到交付再到使用,处处洒下他辛劳的汗水,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凝聚着他敬业的心血。父亲一心一意扑在部队的建设上,想的是部队这个大家,而我们这个家呢?一直到他离休的时候,我们全部的家当就是一个将校官礼服箱、两只小木箱、几条军用棉被,一点日用品、一个用木扳钉成的矮小饭桌,还有就是作为战斗纪念的一把日本战刀和一副美军望远镜。
1968年,父亲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激动、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自从投身革命,征战大江南北,终于在有生之年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登上了长城,父亲感到满足了!
1969年父亲离休了,但他并没有卸下重任。他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活跃在居委会、社区、为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他经常应邀到学校去给孩子们上课,讲革命传统。1988年,南京军区授予他“先进离休干部”称号。
在父亲的人生哲理和为人榜样的教育和熏陶下,我们兄弟姐妹6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贡献力量。由于工作关系,只在逢年过节时,工作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上的儿女们才能回家看望父亲。每当看到儿女都有成长进步或戎装儿女的肩章上又多了一颗星或一条杠时,父亲总是快慰地笑着说:“好!好好干!”
2001年2月,父亲因病与世长辞了。他没有留下遗言,但留给我们的是他人生轨迹上闪亮的坐标,是生前曾不断要求我们要怎样做人的谆谆教诲!
父亲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父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