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千年古村为烈士更名
千年古村为烈士更名
作者:沈金韬 责任编辑:徐银山 来源:《铁军》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08-22 浏览次数:7777
坐落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爱联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笔者在阔别多年返乡时惊奇地发现,她已被“曾钰村”所取代。怀着对故乡的深情眷恋,笔者探索更名的秘密。
胡曾钰(1924—1942)
坐落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的“爱联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笔者在阔别多年返乡时惊奇地发现,她已被“曾钰村”所取代。怀着对故乡的深情眷恋,笔者探索更名的秘密。
提起“曾钰村”不得不从一位奇女子说起,她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年仅19岁的小姑娘——胡曾钰。
胡曾钰,江苏省无锡市堰桥人,1923年4月,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1937年11月无锡被日寇占领,她随同母亲流落到八士桥姨母家中,当时只有15岁。后来经人介绍,在方村、梅村当上了小学教员。1939年5月,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开辟无锡地区,常到八士桥一带活动。当年9月,她瞒着家人,参加了“江抗”宣传队。不久,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胡曾钰参军后,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为了适应游击斗争的需要,她和宣传队其他同志经常乔装打扮,深入群众做民运工作;有时钻芦丛,穿草荡,同敌人周旋;有时还要与敌人短兵相接。在残酷斗争的洗礼中,年轻的胡曾钰迅速成长起来,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同时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1941年9月,“江抗”改编为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渡江北上,转战苏中、苏北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她毅然告别家乡,踏上征程,来到苏中地区,开辟江(都)高(邮)宝(应)抗日根据地。这年11月,胡曾钰转战到高邮,分配在二区办事处搞民运工作。1942年7月,二区划分为二区三区两个区,她担任三区区委宣教(传)科长。当时,由于敌强我弱,新四军只能进行秘密斗争。胡曾钰经常秘密地走村串户,刷标语、散传单、筹军粮,组织妇女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等。她和群众打成一片,谁家有困难就主动地帮一把,农忙时插秧、收割,重活累活抢着干,群众始终把她当亲人。她在三区工作一年时间,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当地群众有什么掏心窝的话都愿意跟她讲,对她布置的支前任务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
为了阻挠新四军的行动,1942年9月,敌人集中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块清剿。11月初,兴化、高邮、樊川、三垛等据点的日、伪军集中兵力,水陆并进,驻剿与奔袭相结合,分五路对樊北地区进行清剿。11月8日,我三区区级机关及游击连五六十人宿营在吴陈舍。早晨7时左右,发现东北方向有敌人汽艇,为了应付紧急情况,他们从吴陈舍出发,向项薛舍转移。上午10时左右,到达项薛舍还未住定,南路清剿的敌人包抄上来,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部队又被迫向西北和东北方向撤离。当胡曾钰最后撤到庄子东边麦田时,腿部中弹,不能行走,敌人猛扑上来,对她连刺两刀,胡曾钰当即壮烈牺牲。
事后,当地群众和胡曾钰的战友饱含泪水,将她的遗体埋葬在野庙义冢地上。为了怀念胡曾钰烈士,人民政府将她牺牲的地方,命名为曾钰乡(现为汉留乡曾钰村)。1976年,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又将烈士的遗骨移葬于曾钰小学校园内,勒石刻字,立碑纪念,用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励教育后人。
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2012年底,高邮市汉留镇党委领导决定进行一次村区划调整,初步决定将“爱联村”与周边的三个自然村合并,定名“曾钰村”。消息传出,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的“爱联村”部分年轻人闹起了情绪,更有甚者带头上访,“爱联村”与“曾钰村”之争愈演愈烈。为此,本着公平和尊重民意的原则,乡镇干部组织了一次村名辩论和民主投票。当胡曾钰烈士的事迹被再次提及时,与会的老人们止不住泪如泉涌,先前有抵触情绪的年轻人也为之动容。至此,在苏北广袤大地上“曾钰村”扎下了根。
我坚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的“曾钰村”,在今后的致富道路上必将取得更大的辉煌!“千年古村为烈士更名”的故事,在千年之后必将化作一段佳话,烈士也将永远为后世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