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铁军精神激励我成长
铁军精神激励我成长
作者:黄瑶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9-10 浏览次数:6916
我对革命志士最初的印象,只是年幼时清明节在陵墓前的祭奠。说是悼念、缅怀,实质上对几岁的孩童来说,心里并没有多少感怀之情,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烈士”“英雄”一类的词,只是在头脑中觉得他们应该是伟大的人。这种懵懂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
80后的我们是被冠以“温室里的花朵”之名的一代: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饱受过饥寒,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让人心生“嫉妒”。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心态中,我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虽然我知道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但也仅限于此。老师给的“高蛋白营养剂”,并不容易真正地被“消化吸收”。我甚至不能理解强调再强调的“奉献精神”到底是什么,更不用说去深刻理解其内涵了。我不知道在战场上面对百倍于己的敌人时,战士们的殊死拼搏是来自一种怎样的动力;我不知道在恶劣环境下饥肠辘辘的伤病员又是如何熬过漫漫长夜;我不知道为什么当这些血肉之躯升华为崇高精神时,却无法感受到活的灵魂。我停留在内心彷徨的边缘驻足不前,生活在自以为是的精神世界里。
进入大学后,我有近一年的时间迷失在虚度和荒废中,自行熄灭了追寻梦想的火光。作为一个学生,连最起码的学习都不用心,又怎有资格遑论其他?一个连最基本职责都履行不好的人,又何谈希望?
溺于父母的关爱和随心所欲的放纵,以青春为赌注,本该奋斗的年华,却被不明所以地挥霍。清醒时,看身后的路,只是匆匆而过,不见印迹。宝贵的时光,对我来说,像是大把大把抓不住的细沙而悄然流失。
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却在一次认真阅读姨父书柜里的《铁军》杂志时,被颠覆了。透过对不同时代人的文字和图片的详实记录,我走进了历史。“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虎口拔牙”“落入魔窟跳出火坑”“血战乌龟山”“穿越日军封锁线”……那一幕,那一景,如飞流直下的瀑布,势不可挡,扑面而来。在我眼前,既有人民的纤夫周恩来和叶挺、陈毅、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精神的展现,又有“使命比生命更重要”的任全胜等后继者奉献品质的闪光,更有在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第一线的“90后”铁军新一代不惧艰险的年轻身影。杂志中的英雄人物、英雄群体突然地站立起来,焕发出光彩夺目的时代精神。
新四军的前辈们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追求理想的实现。当他们坚守信念,英勇斗争,倾尽心力,全身心投入伟大事业时,正是他们以自己的信仰和行动铸就了铁军精神!
我久久地被震撼着,脑海里有一种精神逐渐明晰——于己钢铁般的坚韧和于人微风细雨般的柔情,两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完全可以完美融合。此时此刻我才终于明白,唯有放下妄自尊大,放下徒有虚名,才能以追赶者的姿态投入下一段的人生旅程。行将告别豆蔻之季,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再蹉跎岁月。大学二年级的付出已初见成效。每每有所收获,便感到一种内在的甜蜜,而不觉其劳。虽然现在这种甜蜜太过狭隘,还无法由己及人,但内心始终坚信只有从身边细微的小事做起,逐渐成熟,才会有能力去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清楚自己的份量。我只是几千万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只是13亿中国人中的普通一分子。我也许不会有大作为,但我决不会因此放弃努力。我知道只有继承和弘扬铁军精神,像新四军将士那样,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去争取胜利,踏实、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才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值青春的我,愿在学习和弘扬铁军精神中,从“青涩”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