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红军第一架飞机—— “列宁”号传奇
红军第一架飞机—— “列宁”号传奇
作者:吕春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5-09-10 浏览次数:6913
1930年3月16日,在“苏区”与“白区”交界的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陈家河上空,忽然出现一架飞机,它掠过鸡公山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盘旋着,然后沿着竹竿河上游的河道由北向南飞行,“嘭”的一声扎在河滩上,滑出了几十米远后停了下来,飞机的尾巴上画着一枚国民党的党徽。
“铛铛铛”,刺耳的钟声过后,河南罗山县第一区第十乡赤卫队大队长陈国清在派人向上级报告的同时,组织农民举着锄头、长矛、鸟枪铺天盖地地冲来,迅速把飞机包围起来。几乎与赤卫队同时赶来的,还有一群国民党地方势力民团。很快,河滩上出现了锄头、长矛对“汉阳造”的争斗场面。不久,罗山县地方武装营营长郑猛子带领30多名红军战士,与赤卫队员密切配合,经过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击退了反动民团。
赤卫队员们面对这架国民党飞机。无可奈何之际,飞行员打开舱口,举着双手走了出来,并不停地喊道:“我是飞行员!请各位父老不要伤害我。”
赤卫队员们俘获一架国民党飞机的事,很快报告给驻扎在陈家河附近的红军部队和陈家河苏维埃乡政府。红军部队首长很快就收到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的回复:不但要保护好飞机和飞行员,而且要立即将飞机运送到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今河南省新县)。在被俘飞行员龙文光的指点下,陈家河的赤卫队员和红军部队官兵一起将飞机大卸六块,由黄安县紫云区第三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吴行干挑选150名身强力壮的人组成搬运队,用马车装、马驴驮、人扛,翻山越岭,披星戴月,在沿途工农民主政府组织的4000多人半个月的协助下,终于将这架飞机运送到新集。
俘获的国民党飞机运到新集后,在钱钧、龙文光和红军里几个懂得机械的人共同努力下,又被重新组装起来。鄂豫皖军委负责人徐向前心中一阵狂喜,在飞机前好生端详了一会儿后,又围着它转了两圈,回到军委指挥部后,徐向前立即叫来曾在莫斯科航空学校学习,刚刚分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的钱钧,并派人找来被俘飞行员龙文光。听说中共军委的人专门找他,又看到院门口站着两个持枪的警卫,龙文光的心猛地沉重起来:“完了,这一定是最后的审讯。”当龙文光心惊肉跳地走进指挥部后,发现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小红军不但给他搬来一把竹椅,还给他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茶水。
他偷偷看了一下问话人,只见他瘦高的个子,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清瘦的面孔上长着一双笑眯眯的小眼睛。
“叫什么名字?”“龙文光。”“在哪个部队供职?”“航空署驻汉口第四侦察机队。”“怎么飞到苏区来了?”“从汉口飞往开封执行通讯任务返航时,汽油耗尽了,只能迫降……”一番简短的对话后,龙文光得知问话人是大名鼎鼎的徐向前。他惊愕得像泥塑一般呆坐在竹椅上,因为他知道,徐向前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蒋介石曾悬赏十万大洋要他的首级。他从来没有想到徐向前是这样普通,这样平易近人……回去之后,经过几天的思索,两种信仰在他头脑中展开了厮杀,最终,他决定放弃信仰国民党,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他请徐向前帮助找来几个帮手,和钱钧一起,重整了一下飞机,并在机身上涂上一层银灰色的油漆,又在机翼下用红漆精心描绘了两颗醒目的红五角星,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将这架飞机正式命名为“列宁”号。
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中国工农红军有了第一个飞行员——龙文光。不久,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航空局,局长由飞行员龙文光兼任,政治委员就是曾在莫斯科航空学校学习过的钱钧。航空局设在新集北侧的普济寺院内,并在普济寺院外修建了一个占地一百多亩的飞机场。后来,为便于飞机起降,又在黄安(今红安)与麻城交界的紫云区和皖西的金家寨,同时修建了两座飞机场。
飞机修好了,飞机场也修好了,但却没有飞机发动机运转需要的汽油。当时,苏区正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着,连点灯照明用的煤油都没有,何况是价格昂贵的汽油呢?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得知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在一次战役中被红军俘虏,他的女婿是个大商人,且时常来苏区探望岳维峻。红四军司令部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岳维峻的女婿为我军购买汽油。在岳维峻女婿的周旋下,红军很快便购得3000多公斤汽油,解了燃眉之急。
“列宁”号终于重新飞了起来。它的第一次飞行是在1931年7月,搭载红四军政委陈昌浩到金家寨,然后到敌占区的固始、潢川、光山等地进行军事侦察与空投传单。1931年9月8日,“列宁”号远征汉口,进行军事示威。“列宁”号的这一举动,使武汉三镇的国民党政府惊恐万状,迫使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军事要地进行灯火管制,以免成为“列宁”号的进攻目标。当时,武汉报界纷纷刊登了“列宁”号行踪的消息,就连武汉政府办的《扫荡报》也不得不这样惊呼:“共军‘列宁’号飞机近日连续强扰潢川、汉口等地,现有关军方已通知各地严加防范。”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东七里坪宣告成立,旋即挥师南下攻打黄安县城。国民党军守敌第六十九师赵冠英部1万多人,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待援。红四方面军围困黄安一个多月,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增援,但县城仍是久攻不下,红四方面军军部决定用“列宁”号飞机进行轰炸,配合攻打黄安县城。
当时我军没有炸弹,经过龙文光和红四方面军有关人员研究,决定用迫击炮弹代替。轰炸黄安县城的前一天,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亲自带着飞行员龙文光,一起到黄安城南高地上观察了敌军阵地,确定了“列宁”号的作战方案。
第二天拂晓,红四方面军司令部向围城部队发出了全线进攻的命令,敌军仍依托工事,进行顽强抵抗。上午9时,“列宁”号飞机在龙文光的操纵下,从东北方向飞抵黄安城的上空,他旋即降低飞行高度,终于看到那条围着城墙的一条弯曲的黄线,这条黄线是国民党守军开挖的堑壕。看到飞机来了,从堑壕中跃出许多穿黄军装的人,只见他们举着枪,摇晃着帽子向“列宁”号致敬。因为黄安县城已经被红军围困半个多月了,守城的国民党军看到“列宁”号飞机,还以为是武汉国民党政府派来给他们空投粮食的飞机。
龙文光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不断地降低飞机的飞行高度,直到几乎在房脊上飞行时,才开始寻找理想的轰炸目标。突然,一所院子房顶上的天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估计那准是国民党第六十九师的指挥部,龙文光驾驶“列宁”号在空中漂亮地划出一个大弧线,对着那个院子冲了过去,在飞越那个院子时,龙文光投下了两枚迫击炮弹。
瞬时间,硝烟、瓦砾腾空而起,在雪地上企盼空投粮食的士兵们被眼前摄人心魄的猛烈爆炸声吓懵了,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哭喊着逃跑,边跑边喊:“共军的飞机,是共军的飞机,已经把咱们的指挥部给炸飞了。”
遭到轰炸后的国民党第六十九师军心大散,加之援军无望,第四天傍晚在师长赵冠英的带领下企图弃城南逃,围城红军乘胜追击,在长轩岭全歼逃敌,活捉师长赵冠英。“列宁”号飞机创造了配合红四方面军首战大捷的光荣战绩。
1932年7月,蒋介石又调集30万部队,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大“围剿”。由于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放弃大片的根据地,进行区域性战略转移。“列宁”号在根据地群众的精心爱护下,随红军转移了几个地方。由于部队频繁地调整驻地,大量飞机零件破损而无法更换,从而使刚刚在战斗中显出威力的“列宁”号无法适应游牧般的运动战。后来,“列宁”号飞机甚至成了红军的一个沉重负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官兵们不得不将它拆卸下来,埋在大别山深处一个山沟里。
后来,第一任红军飞行员龙文光在赴武汉途中被国民党认出惨遭杀害。从此,红军航空局也自然而然解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航空梦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一样留在了大别山。
1951年9月,大将王树声率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鄂豫皖分团来到阔别20年的大别山慰问老区人民时,大别山的群众又用锄头将他们精心保护的“列宁”号挖了出来。当“列宁”号那锈迹斑斑的残体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沉默地摘下帽子,悲痛地低下了头。人们想到了这红军第一架飞机的贡献,想到了第一任红军飞行员龙文光……
(本文的大量原始材料由湖北省大悟县人民政府提供,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