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峥嵘岁月 > 检视豫东战役之不足
检视豫东战役之不足
作者:王建丰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08 浏览次数:7133
豫东战役历经20天,我军以3.3万人的代价,歼敌9.4万余,是我军在中原战场具有转折性的一仗,一方面丰富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即使在今天,用检讨的思路回顾和反思豫东战役,对当前部队的建设发展和作战指挥仍然具有诸多有益借鉴和启示。
豫东战役历经20天,我军以3.3万人的代价,歼敌9.4万余。毛泽东评价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豫东战役是我军在中原战场具有转折性的一仗,一方面丰富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点。我军既善于总结经验扬长,也长于检讨教训补短,打一仗进一步,故随后相继取得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即使在今天,用检讨的思路回顾和反思豫东战役,对当前部队的建设发展和作战指挥仍然具有诸多有益借鉴和启示。
一
豫东战役规模较大,仅我军就有三大战略兵团参战,即粟裕率领的华野第一兵团、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野兵团、陈毅率领的陈(士榘)唐(亮)兵团。此役能够获胜,与三大兵团的有效协同作战是分不开的。不过,三大兵团配合还不够密切,使该役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一方面,陈唐兵团与华野第一兵团配合不够,导致失去寻歼国民党第五军的机会。1948年5月,毛泽东接受粟裕建议,放弃了让粟裕率军南渡长江的既定决心,同时也给粟裕下达了在中原大量歼敌有生力量的任务指标:4-8个月内歼敌5-12个旅,并特别强调要以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第五军为主要歼击对象。据此,粟裕作出了在鲁西南歼灭第五军的部署。5月24日,陈唐兵团作诱饵,由河南许昌向淮阳前进。邱清泉果然上当,率部由山东定陶、成武地区迅速南下,企图加以截歼。邱清泉兵团离开后,华野第一兵团(辖第一、四、六纵队)乘机从濮阳出发,南渡黄河。见此,邱清泉又赶紧回头,率兵北上堵截。这样一来,围歼疲惫之师第五军的战机就出现了。粟裕令陈唐兵团迅速北上,与华野第一兵团会歼之。可惜陈唐兵团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相反,国民党军三个整编师和一个整编旅抢先赶到,与邱清泉第五军合兵猬集一处。粟裕见战机已失,便放弃了歼灭第五军的原计划,实施备用的第二方案,令陈唐兵团改攻开封,华野第一兵团择歼援敌。
另一方面,中野与华野的配合不够,导致豫东战役烂尾。第一次,中野十一纵未能阻止从西面增援而来的黄百韬兵团,迫使粟裕在未能全歼区寿年兵团的情况下,转歼黄百韬兵团。华野第一兵团全力围歼区寿年兵团时,面临国民党军东、南、西三面援敌的压力,其中在西面阻击黄百韬兵团的中野十一纵未能完成任务。叶飞在回忆录中写道:“中野十一纵队是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敌方第三快速纵队的装甲部队突然出现在面前,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技术装备,力量悬殊,在敌人强大火力轰击下,阵地被敌突破……”见此,粟裕只好将围歼区寿年兵团的主力用于转歼黄百韬兵团。第二次,中野部队未能拖住南面援敌胡琏第十八军,使粟裕不得不放弃攻歼黄百韬兵团的计划,仓促收兵。第十八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胡琏有相当指挥才能,此时粟裕手中已无兵力去阻击,只能求助“外援”。在粟裕请求下,毛泽东命令中野“务使十八军于午灰(7月10日)前不超过雎杞”。中野电告华野,让粟裕对胡琏第十八军“可勿顾虑”。然而,中野部队位于胡琏第十八军后面,只能采取尾追阻击的办法,无法有效阻止其前进。7月6日,胡琏率军越过雎杞,大炮已经可以打到我围攻黄百韬部队身后。此时,粟裕尽管即将全歼黄百韬兵团,但鉴于胡琏率军逼近,只能收兵。
二
6月22日,陈唐兵团攻占开封,但为取得主动权,同时给敌军丢下包袱,三天后就主动弃城,扔给国民党军刘汝明兵团。随后,粟裕决定对邱清泉和区寿年这两个增援开封的兵团一阻一攻。至7月3日,区寿年兵团大部被歼,区寿年被俘,但其第七十二师残部还在铁佛寺顽抗,从东面赶来增援的黄百韬兵团即将赶到铁佛寺。战况迫使粟裕必须迅速决断:撤,还是打?粟裕决定以少部兵力继续围歼区寿年兵团残部,以大部兵力改歼黄百韬兵团。
从6月17日至7月3日,我军歼灭开封之敌和区寿年兵团大部,连打两个大仗,部队连续作战半个月,十分疲惫。粟裕在回忆录中也说:“当时,我军处境异常艰苦。部队连续行军作战,伤亡消耗逐渐增大。加以战区久旱无雨,井河干涸,又值炎热的夏季,烈日暴晒,部队饮水奇缺,吃不下饭,昼夜苦战,体力渐弱。”同时,邱清泉、胡琏和黄百韬等分别率兵从西、南、东三面逼近,北边又是黄河。华野是连续作战的疲惫之师,且三面受敌,一面背水,按理应见好就收,及时撤出战场。那么,粟裕为什么还决定要继续吃掉黄百韬兵团?他的想法是:“如不对该敌以有力打击,我军携带大批伤员,将难以顺利撤出战斗;即使撤出,各路敌人也会尾追而来,使我军陷于被动。”从现在看,笔者认为该理由不够充分:不打黄兵团都不好撤,一旦开打,其它几支国民党援军赶到,就更不好撤。窃以为,粟裕要打黄百韬兵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粟裕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七十四师,不料随后在南麻和临朐连折两阵,皆因国民党援军赶到。这两仗,黄百韬在多路国民党援军中表现最积极。显然,如果能打掉屡屡给华野造成麻烦的黄百韬兵团,必将震慑其它国民党援军,以后阻援就好办了。
不过,当粟裕通过电话向前线的华野副参谋长张震下达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命令时,被俘的区寿年却不以为然。他说:“我是兵团司令官,深知蒋介石经营中原战场之苦心。他预感颓势将成,赌注越下越大……他宁肯牺牲兖州,也要让黄百韬来增援。黄百韬临危受命,又接受孟良崮增援不力而被处罚的教训,步履如飞,作战积极。你们在48小时之内绝对不可能一口吞掉,如有延误,必招来大祸……你们以五六个纵队的主力纠缠一个黄兵团,你们附近百里,几十里乃至十几里范围里,却有邱清泉、孙元良、刘汝明、张轸五个机械化兵团铺天盖地蜂拥而至,合围势如铁桶。贵军战法虽说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试想三面临敌,背对黄河,走——也走不了啦。”
区寿年的话不无道理,但粟裕决心未变。他拟在7月3日中午对黄百韬兵团发起总攻,当晚就达成全歼。问题是,他低估了黄百韬。黄兵团没有被动防御,而是与华野部队展开对攻,“在飞机和装甲车的配合下,向华野各纵队发起猛烈的攻击,华野部队战斗减员非常大”。粟裕遂加强进攻力度,将华野特种兵纵队大部炮兵配属给围攻纵队。战至7月6日中午,黄百韬终于被打蔫了,下令枪杀俘虏,焚烧机密文件。
黄百韬命悬一线之际,西线邱清泉兵团已迂回至杞县东北我阻击阵地侧面,南部胡琏兵团和张轸集团也到了太康,刘汝明部亦进至商丘。见此,粟裕于7月6日18时果断命令各纵转移,以免造成被动。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华野撤退时遭受了一些损失。据粟裕给军委的报告所载:“我本已从容离开战地,因抢运伤员又被迫掩护作战;又因担架少且无战斗经验,飞机扫射全部跑光。除5000南运伤员由豫皖苏接收外,而北运5000伤员不得已动员各纵、野直指战员自抬。部队本甚疲乏,又要看俘虏、抬伤兵、抬枪炮(缴获的与自己的)、打掩护,颇为紊乱。而邱匪则乘机尾我追击,以部队将伤员抬至路北,地方担架又跑光,致先后损失伤员数百名。”华野司令部参谋处的王德也在回忆录中补充了更多细节:“(野战军卫生部)崔义田部长急得团团转,但也无法把偌多伤员带走。最后,只好把伤员寄到老百姓家里。当时,豫东属拉锯地区,老百姓怕蒋军来了要杀人,自己也忙于逃难去了,放下的伤员无人照料。有的重伤员提出‘给我打一枪’,不愿被敌抓去。”
三
豫东战役中,我军无论进攻还是阻援,在战术上都有新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是战前侦察功夫不够。豫东战役的三次作战都是临机选择攻歼对象,尤其是进攻开封,对敌防御部署及工事火力侦察不足,结果在作战中吃亏甚多。八纵在战后进行总结,检讨教训的第一条就是:“我们接受任务仓促匆忙,战前来不及详细侦察。”结果,攻城部队只能边打边了解情况,攻坚屡遇困难,造成过多伤亡。
二是各部配合协同不够。首先是攻城的两支主力部队三纵和八纵之间协同不足。在利用炮火轰击敌军时,因联络沟通上出了问题,致使双方都有误伤。其次,纵队的师与师之间也存在配合不够的问题。进攻开封时,我军为分散守敌,分别进攻西门、大南门、新南门三个城门。八纵第二十三师仅用两个小时就于6月18日24时攻入新南门,但因“各突破口攻击时间未能很好统一”,兄弟部队第二十二师对西门的进攻尚未展开,敌得以集中兵力火力对付我新南门突破口,使第二十三师无法利用突破口向纵深发展。
三是基层指挥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华野一纵在战后检讨时指出:“第一天攻击时敌人已收缩,而我干部不懂得立即跟踪追击,趁敌人紊乱之时,透入敌人部署范围之内,获得有利阵地,打开尔后攻击的局面。”
四是炮兵与步兵配合不够。攻打开封时,山炮由纵队掌握,没有配属到一线的团或营,造成对步兵支援不力。我军战后检讨时指出,炮兵应向下配属,野榴炮配属到师,山炮配属到团,但攻打开封时没有这样做,“山炮附至师,野榴炮阵地离突破口较远,归纵直接掌握指挥,对突击营动作配合尚欠密切,并在试射时又很多炮弹打得太近,威胁突击部队安全。当要求炮兵更正,因中间相隔多层组织,经很长时间才得解决。”
五是对敌战术的变化应变不够。国民党军增援时,因担心中计被围,往往采取正面强攻的战法,很少实施侧翼迂回。但在豫东战役中,邱清泉兵团出人意料地绕过我军正面阻援阵地,从侧面进行迂回包抄,导致我阻援部队陷入全面被动。
以上所述不足,并不能遮掩豫东战役取得巨大胜利的光辉。当时,我们的前辈就敢于正视这些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仗才越打越大,越打越好。今天,我们重新检视这些不足,既是尊重历史,对现实也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