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在《铁军》发展中老社长朱耀华功不可没
在《铁军》发展中老社长朱耀华功不可没
作者:李赞庭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17 浏览次数:6905
2014年7月6日是星期天,我正在家中准备吃中饭,突然电话铃声响起。电话是铁军杂志社原编辑部主任施安银同志打来的,说朱耀华老社长今天凌晨2时“走了”,他现在就在朱社长家。我听后大吃一惊,前几天我们刚通过电话,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放下电话,朱耀华在铁军杂志社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成立工作站 解决发行难
2002年下半年,从江苏省工商局巡视员岗位上退休不久的朱耀华,经人推荐来到铁军杂志社任副社长,2003年下半年任社长,2006年起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铁军杂志社社长,直到2011年9月离开,在铁军杂志社整整工作了9个年头,为《铁军》杂志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铁军》杂志是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以宣传新四军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为主旨的刊物,2000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批获得公开出版刊号,2001年3月出版第一期(双月刊),对社会公开发行。创刊之初,发行是个大问题。而发行上不去,杂志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头两年,杂志在部队系统的发行全靠时任副会长的南京军区原副参谋长丁炳生,在江苏省范围的发行全靠时任副会长的江苏省原常务副省长高德正。说实在的,这种发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摊派性质,很难长期维持。朱耀华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上任后不久,他就带领杂志社部门以上领导,到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办的大江南北杂志社参观,学习他们发行工作的先进经验。
作为宣传新四军历史的社科类刊物,要想在全国众多的期刊中占得一席之地,没有自己的读者群、没有自己的发行网络是不行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朱耀华把发行工作站的建设摆到了头等重要的位子上。2004年,他首先在江苏省13个大市建立了工作站;2005年,在各省、市新四军研究会建立了工作站;2007年,在江苏省老促会系统建立了省、市两级工作站;之后,工作站进一步向市、县(区)拓展。在这期间,朱耀华深入各地,物色人才,整合资源。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了在省研究会统一领导下,各市(市、县、区)分别建立独立工作站的“浙江省模式”;以大市工作站为组织基础,在所属各县(市、区)分别选一位同志担任市站副站长,负责本县(市、区)发行工作的“苏州市模式”。由于朱耀华社长的辛苦付出,到2009年,铁军杂志社共建立各级工作站68个。实践证明,加强发行网络建设,是《铁军》走向市场、实现稳定增长的组织保证。以2010年为例,在当年度《铁军》杂志发行总数4万余份中,通过工作站渠道发行的达到3.5万余份,占发行总量的87.5%。在朱耀华打下的良好基础上,近几年,新的社领导深挖潜力,开辟新的渠道,铁军杂志工作站达到100多个,无论数量或是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工作站真正成了发行的主渠道。
揽经营人才 重开源节流
朱耀华在任江苏省工商局副局长之前,长期在财政系统工作,在财务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是初创不久的铁军杂志社所急需的。《铁军》杂志2001年注册时,上级主管单位给了30万元的注册资金,之后便再没有资金注入,一切所需经费全靠杂志社自己解决。开始二三年,全社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每人每月仅发300元的补助,以后虽然增加到每人每月500元左右,但随着2006年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工作量明显增加,电脑办公成为主要的工作手段,而当时杂志社多数人不会使用电脑,引进年轻人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如此低的待遇根本无法引进人才。只有快速提高创收能力,才能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杂志社也才能快速发展。
提高杂志社的创收能力摆在了朱耀华社长的面前。他和班子成员研究认为,杂志的经营是现代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营期刊是新的办刊理念。经营期刊的内涵是多方面的,有内容经营、广告经营、品牌经营等等,就广告经营而言,由于《铁军》杂志是宣传新四军的专业期刊,读者对象决定了《铁军》不是强势媒体,广告量不可能很大。而新四军在全国尤其在华东地区的巨大影响力,则是杂志很有潜力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为杂志发展理事单位提供了可能性。
经营期刊不能光纸上谈兵,还要有懂经营的人才。利用自身优势,朱耀华从省工商局聘请了刚退休不久的广告监管处处长周顺义到杂志社任广告部经理。在时任会长周克玉的支持下,2006年铁军杂志成立了理事会。2001年杂志社经营收入不足万元,2005年增加到22.5万元,2006年成立理事会,当年广告和理事会两项收入就达到68万元,2010年增加到203.6万元。虽然说不上财大,但气确实粗了。杂志社的人均收入,一时竟超过了南京市规定的企业工资最低标准。有了梧桐树,何愁金凤凰!杂志社从南京大学新闻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陆续引进了一些应届毕业生,充实到采编队伍中来,经过几年锻炼,如今都成了杂志社的骨干,个别人甚至成了社领导成员。
在抓开源的同时,朱耀华对节流抓得更紧。一张纸、一支笔、一个电话,他都要婆婆妈妈一通。杂志社添置任何稍大件物品,他都要坚持货比三家,好中选优,优中选廉。杂志社人员出差,从交通费到住宿费,他都要逐个审核每张发票,凡不符合规定的,多一分钱都不准报销。不少人背后都说他“老抠”。他曾经和我个别交谈中说:“老李,我也知道这样做得罪人,但我们就这点家底,就像手里攥沙子,稍不小心就漏掉了。”然而,正是这种穷时奔富走,富了不忘穷的精神,才使得杂志社的日子逐渐好起来。2011年朱耀华离开铁军杂志社时,单位对外没有一分钱债务,银行里却留下一笔可观的积蓄。
今年4月底的一天,我在家里接到朱耀华的电话:“老李,我在邮箱里给你发了篇稿子,不知收到没有?”我问他稿件的题目,他说题目叫《韩培信源远流长的新四军情结》。我说:“这篇稿子倒是看过,但那不是你的名字啊?”他说:“朱任重是我的笔名。”第二天上班我将此事向董事长王清葆作了汇报,说老社长难得写篇文章,而且质量不错。董事长说既然这样那就尽快采用。于是,我在今年第6期《铁军》编发了这篇文章。大概6月5日左右,我打电话给老社长,说他写的文章已在《铁军》第6期刊登,问第6期杂志他收到没有(朱耀华离开杂志社后,担任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高级顾问,他的杂志由研究会负责邮寄)。他回答还没有收到。于是我让发行部的王琴给他寄去5本。几天后他打电话告诉我收到了,并表示感谢。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通话。
朱耀华老社长,《铁军》有今天的发展,您功不可没,铁军人会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