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绵绵思念 > 站在陈毅铜像前
站在陈毅铜像前
作者:兰善喜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4 浏览次数:6832
陈毅铜像
马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我和战友怀着激动而又崇敬的心情,相约来到位于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地带的信丰县参观红色景点。早就听说信丰县城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开国元帅陈毅同志的铜像,于是,我们在参观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后,欣然前往县城中心广场瞻仰陈毅同志的铜像。
陈毅元帅的铜像高约4米,铜像的基座高近3米,周长约18米,铜像的四周,种植了约400平方米的碧绿花草。元帅铜像身材高大魁梧,两眼炯炯有神,俯视前方。北边的小河缓缓流过,泛着涟漪。河岸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竹林,微风一吹,飘来缕缕清爽,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陈毅铜像前,元帅光辉的一生浮现在我眼前——1901年出生于四川乐至,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领导了1934—1937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2年逝世。此时,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项英、陈毅带领红军指战员在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与敌人英勇战斗的身影,看到他们在那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不怕过着“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的艰苦生活,但依然具有“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对革命无限忠诚的豪迈气概。
站在陈毅铜像前,我深切感受到,当年红军的鲜血没有白流,赣粤边三年艰苦游击战争没有白打。经过我军将士和人民随后十多年的奋斗,新中国终于建立起来了,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人民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乡人民过上了幸福和美的生活。
站在陈毅铜像前,我想起了电影《陈毅市长》中陈毅亲民爱民的高大形象: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陈毅冒着战火硝烟出任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当时的上海,满目疮痍,积难重重,工厂倒闭,商店关门,粮煤奇缺,失业人口剧增……陈毅同志凭着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依靠工人阶级、革命干部和知识分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正确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为上海的复兴与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如今,全党上下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党员只有像陈毅元帅那样亲民爱民,我们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站在陈毅铜像前,我仿佛听到革命先辈的殷切嘱托和希望: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创新创业思想,只争朝夕,扎实工作,使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深信,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一定能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