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快速发展的江苏海洋事业
快速发展的江苏海洋事业
作者:钱春泰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 日期:2015-12-24 浏览次数:6965
长江边上的华西村,是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村”,鲜为人知的是,华西村还以惊人的胆识和远见进军海洋,向海洋要产业、要财富,成为江苏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苏船舶制造——中远船务海工基地全景图
长江边上的华西村,是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村”,鲜为人知的是,华西村还以惊人的胆识和远见进军海洋,向海洋要产业、要财富,成为江苏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华西远洋船舶公司拥有13艘大型远洋运输货船,年运输能力300多万吨,航线遍布巴西、南非、印度、印尼、孟加拉等国家与地区;华西海洋工程服务公司拥有亚洲第一的起重工程船“华西5000”等海工装备,进入海洋深水油气开发等项目。下一步,华西村将着力建设一支具备年千万吨运输能力的远洋运输船队,并组建一支具备300米水深作业能力的海洋工程船队。
江苏东部濒临黄海,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具有江海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省内大陆海岸线长954公里,近海海域面积约3.75万平方公里,海岛26个,堤外滩涂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4,沿海条件较好的海港港址14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正在实施之中,沿江海运航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近海浮游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海州湾、吕四、长江口和大沙等渔场。沿海风能和海洋能资源、海洋旅游文化资源等开发潜力巨大,海洋资源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为海洋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在建设海洋强国的热潮中,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江苏海洋事业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十二五”以来,江苏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2%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近9%,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沿海沿江有7个亿吨大港,数量位居全国之首,海洋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海洋船舶工业三大指标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其中造船完工量约占全国1/3。海洋工程装备在建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居全国首位,无锡中船重工702所承担了我国“蛟龙”号海洋深潜器主体研发设计和组装任务,南通中远船务交付了世界最先进的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等海工产品,企业成功跨入海工装备总承包商行列。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首个海上风电基地,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前列,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6兆瓦风机在盐城下线,高速齿轮箱、回转支承等关键部件产量占全国一半。
海域使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江苏全面推进落实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权属、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制度”,改变了海域使用无序、无度、无偿的局面。全力保障国家、省重点项目用海需求,全省共确权海域面积50多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30多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和《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暂行办法》,全省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累计约150亿元,为沿海开发创建了重要的融资平台。沿海各地在完善海域使用权物权制度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南通市、连云港市和如东县成立了全国首批市级和县级海域使用权流转管理中心。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相继建立了海域使用权“直通车”制度,并积极探索海上构(建)筑物登记制度。在全国首先实现沿海设区市、沿海县(市、区)全部设立海域动态监管中心,率先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运行的海、陆、空多维海域动态监管系统。
科技兴海战略成效显著。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科技厅共同成立了江苏省科技兴海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省海洋科技工作。国家海洋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海涂研究中心,为沿海开发提供科技支撑。全面开展了“908”专项调查与评价,基本摸清我省海洋“家底”。先后组建了“江苏省海洋装备产业技术合作联盟”、“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合作联盟”等创新平台,推动海洋新兴产业的技术攀升和产业协同发展。大丰海洋生物产业园被国家海洋局认定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根据江苏海洋特色和沿海开发需求,全省组织实施了多个国家重大海洋公益性专项开发。
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江苏初步建立了海洋环保分级负责制,不断强化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竣工验收及跟踪监管,对新建的沿海工业园区和新设的离岸尾水排放口实行省、市、县三级海洋主管部门在线联动环境监控。“十二五”以来,经国家、省级组织评审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明确海洋生态补偿金额超过2亿元,与连云港30万吨航道工程项目单位签署了9800多万元生态修复补偿协议。在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基础上,获批并建成连云港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海门蛎岈山牡蛎礁国家海洋公园和如东小洋口湿地国家海洋公园。加强海洋水生生物养护,开展了中国对虾、文蛤、银鲳、大黄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海洋预报减灾能力逐步增强。江苏省、市、县三级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自主发布江苏海域常规海洋预报,开展海洋灾害预警,并编制海洋灾害公报。开展了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和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试点工作,增强服务沿海、服务基层、服务渔民的举措。全省已有海上观测站点10个、观测志愿船25艘,立体海洋观测网初步建成。每年汛期海洋灾害预警报在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开展了沿海警戒潮位核定、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评估、海洋灾害风险区划、海洋灾害承灾体调查、海洋防灾减灾宣传、南通海洋预报减灾示范区建设等专项工作,不断夯实江苏海洋防灾减灾基础。
海洋监察工作扎实推进。江苏全面改善海洋维权执法装备,中国海警2113船2013年正式交付使用,满载排水量约1470吨,续航能力超过5000海里,最大航速20节,是省内迄今吨位最大、装备最先进、性能最强的执法船,已多次在钓鱼岛、苏岩礁海域参与巡航。同时,在连云港和南通两市正在开展维权执法基地建设,努力提高海洋维权执法综合保障水平。坚持开展“海盾”、“碧海”、海岛执法等专项行动,执法监管范围从养殖用海向海洋工程、海洋环保、海岛保护、海底电缆管道保护、海洋倾废等多方位执法领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