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的海上暂定国界线
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的海上暂定国界线
作者:黄春宇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1-15 浏览次数:7040
中国对南海的发现、认识、开发与命名,有历史记载的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江汉》,其中就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设立“南海郡”,治所广州,虽为在陆地的政权建制,但由于岭南先民发达的海洋性生活,其控制范围已涉及南海海域。
隋唐时期,中西交通盛大空前,中国在南海水域的生产、经营以及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在官修《新唐书》中,专设“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录以广州为出发点,经九龙半岛,西沙、南沙海域,穿越南海通往东南亚甚至印度洋各国的一条清晰航道,沿途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约1万公里。直至16世纪前,这都是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中国对南海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元朝,中国政府经略南海,规模巨大。1292年12月,忽必烈派福建总督史弼、高兴、亦黑迷失等征集士卒2万,从泉州出发,“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西董山(据考证为今越南平顺一带海面),牛崎屿(亦作娱蟆屿,今南沙群岛一带),人混沌大洋(南沙群岛一带海域),橄榄屿,假里马达,勾栏等山”进入爪哇,平定叛乱。这一航海路线后来为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沿用,可见当时中国政府对南海的政治驾驭已覆盖南海诸岛。
明清以来,随着人们对南海错综复杂的地理地貌的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南海内的基本地理标志均在当时地图中标明,“七州(洲)洋”也即“广东外七洲洋”、“七州(洲)大洋”,指中国南海广大水域,中外史籍、地图均有记载。如Francisco Rodrigues绘于16世纪初的《中国地图》,在海南岛至昆仑岛之间,绘有“七洲洋”字样。道光时成书的《海录》所绘世界地图,以“七州洋”标注的海域直指南沙以及更南部的中外海境分界。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书的《洋防说略》地图,七洲洋海域,东至马尼刺(今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南部涵盖千里石塘(南沙群岛),西至越南东海岸与万里长沙(西沙群岛)之间。清末,清廷外交官郭嵩焘乘船经中国南海出使西方国家,记载“在赤道北130,过瓦蕾拉(越南华里拉)山、安南东南境,海名七洲洋”。
据考证,16世纪葡萄牙航海图中,在现西沙群岛位置有“中国岛”(Chiis)的标注。其中永兴岛位置的命名为“Paxo港”,其下标注葡文(Cham),明确表明该地为中国渔民活动范围且归属中国。
从已经掌握的资料分析,最早从文本与海图上将南海定义为“中国海”的西方国家应是英国。当时世界海权强国的英国作为侵略中国的主导,英国舰船多次侵入南海调查测量,并依据南海历史传统与当时开发占有形势,对南海水域及岛屿测量、命名、记录成册,陆续刊登于海军部编辑的航海指南和航海图中。1868年出版的《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记载了南海海域诸岛中大量中国渔民的活动,并根据显然是海南渔民岛屿命名的发音,命名“景洪”与“鸿麻”两个南沙群岛的岛屿。据统计,仅19世纪80年代,英国以“中国海”为勘测对象的航海指南或地图就达6种。英国对中国南海的关注,一直延续近百年,现已掌握的1885年版《海道测量及航海气象年鉴》,1923年《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Pilot),1937年《中国海指南》,其中均不乏对“中国海”界内诸岛屿的情况描述,主要涉及中国海南渔民在这些岛上的生产生活、岛屿方位与命名。其中,对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定位的岛屿命名,也参考中国渔民的命名,这应是当时国际惯例。从中可见,西方殖民者对“南海”属于中国历史性水域的历史事实的认可与继承,其命名该水域遵从了“名从主人”的世界地名学原则与规律,是对中国传统南海海疆疆域的尊重。
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就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在这幅以民国疆界为基准,划出分区分省的系列地图册里,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据初步考证,也就是在这幅图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疆界线标示。继胡晋接之后,民国时期另一名地图学家屠思聪于1927年5月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七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在这张图里,再一次出现了“连续疆界线”标示,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至鸭绿江口。
“二战”之后,中国与苏联、朝鲜、印度、缅甸等国发生多起疆界认定争议,在南海方面,法国殖民者已开始占领南沙部分小岛。为了专门处理此种争议,内政部特地设置方域司。该司主要职责为全面测量勘查中国疆界、疆界纠纷处理、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勘测、行政区域名称以及各级行政区域资料收集保管及图志编印的工作。1946年10月至12月,民国政府在各国公认的情况下,派遣“太平”舰、“中业”舰、“永兴”舰、“中建”舰前往南海接收南海诸岛,其中“永兴”舰、“中建”舰两舰接收西沙,“太平”舰、“中业”舰接收南沙,“太平”舰后来又奉命接收东沙群岛。中国接收人员在西沙永兴岛举行立碑、鸣炮升旗仪式,宣告海外。在南沙群岛也举行了同样的仪式,以定国疆,并派兵驻守。与此同时,还实测和绘制了南海诸岛地图,包括《南海诸岛位置图》(1∶400万)、《西沙群岛图》(1∶35万)、《中沙群岛图》、《南沙群岛图》(1∶200万)、《太平岛图》和《永兴岛图》。在《南海诸岛位置图》上,所标的四大群岛名称与今天地图完全一致。
1947年上半年,由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编绘、国防部测量局代印的《南海诸岛位置图》,除标明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注明大部分岛礁名称外,还在4个群岛周围标绘有11条断续国界线,其最南端标示在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南侧。在公布此线的同时,还公布了《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内容包括新订名称、意义、中外旧名等项,其中南沙群岛名称102个。1947年12月1日,内政部及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重新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公布中外。原南沙群岛改名为中沙群岛,团沙群岛改名为南沙群岛。
1948年初,民国政府内政部将南海断续国界线收入公开发行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中,向国际社会正式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1948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将标有11条断续国界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公开发行后,不仅在当时,之后几十年间国际社会均未提出异议。不仅如此,一些国家出版的地图也在南海诸岛位置上全部或部分地作与中国相同标绘,如日本、东德、前苏联、匈牙利、波兰、法国等。此外,相当多国家出版的地图,把南海诸岛全部或部分明确标注归属中国。
从上述历史和断续线在地图上用国界符号标注的事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海的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的海上暂定国界线,线内的岛礁和水域属于中国的领土和领水。在1948年中国划设南海断续线时,因南海周边部分国家尚未独立,不能谈判协商海域划界问题,所以用断续线标志海上边界,作为暂定国界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12月在牙买加蒙特哥湾召开的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最后会议上通过,并于1994年生效后,中国政府1996年5月宣布批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发表了《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划定了南海暂定国界线内已没有争议的西沙领海基线,同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与海岸相向或相邻的国家,通过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海洋管辖权界限。”这种在暂定国界线内划设领海基线的做法,并不是不把南海断续线当作国界线,而是因为暂定国界线有“暂定”的因素,所以中国将已确定的西沙地区先按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公认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定领海基线,以有效维护国家岛屿主权和安全,这并不存在“线中线”之说。
需要说明的是:
(1)南海暂定国界线,是中国政府于1946年10月至12月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组织军队对日本曾经侵占的南海诸岛进行接收而划设的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海区国界线。这条国界线的划出,是《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赋予的权利,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和事实根据,这也是二战成果的具体体现,绝不容许任意否定、歪曲,更不能将其推翻。
(2)中国公布暂定国界线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问世前的35年、生效前的47年,所以海上划定国界线不可能依据当时尚不存在的这一《公约》行事。暂定国界线内的海域就是中国的领水。当然,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也可以考虑《公约》的相关规定,比如可参照群岛国水域的某些做法,实行航行自由等。
(3)在断续线内的海域即中国领水的管辖,应遵照历史,由中国行使主权,单独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