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本刊专访 > 泣血记忆 ——荐读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
泣血记忆 ——荐读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
作者:王浩钟 责任编辑:魏冉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3-10 浏览次数:6876
岁月如同不停流淌的河,冲刷着世间的尘埃,磨灭着人们的记忆。但是,有一种记忆刀刻斧凿般烙印在人们的心底,永远不会忘却。
1937年12月13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剜心割肺的血写日子。就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就从这一天起,丧心病狂的日军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四十多天里惨绝人寰地杀害了我30万同胞。从此,这个日子深深地凌割着中华儿女的心,也激励着炎黄子孙图强复兴的意志。77年过去,2014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把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公祭日,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神圣,固化一个民族的祭奠,延续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纪念。
于是我总想着在第一个公祭日到来时,能为这个特殊的日子,为《铁军》的读者做些什么。正巧,一天打开电视,看到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泣诉当年亲人被日军残害的情形。她一家九口,被日军杀害七人,母亲和姐姐被日军当众强奸后杀死,年幼的她拉姐姐时被日军打昏才幸免于难。我又一次悲愤充塞于胸。由此,我想到了战友、记者、国家一级作家徐志耕。1986年夏天,在有着火炉之称的南京,志耕骑着那部二八大杠的旧自行车,天天一头一脸的汗,吱吱呀呀地穿街走巷,找遍全城,寻访了近百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一向大大咧咧、豪放不羁的他,一次次泪湿衣襟,用含泪的笔记下老人们的泣血控诉,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此书一经问世,广受关注,一版再版,还出了多个外文版,今年已出到了第十八个版本。如今,当年志耕采访的幸存者很多已经离世,他们藉他的笔留下的泣血记忆,已成为人们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珍贵史料。我很快找到志耕,当面请他写文章讲讲他的书和他当年采访的亲历与感受,他一口就答应了。后来与他多次通话,他讲到刚写好新著《幸存者说——“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采访记》,准备出版,我便与他商量,他的作品我们先行选发,连续刊载。这既是为了让读者能更真切地了解“南京大屠杀”,也是为了向首个国家公祭日献礼,同时亦可作为《铁军》杂志纪念明年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开端。这个想法与杂志社王清葆和李赞庭两位领导一说,他们都赞同。这样,就有了这个专栏《不能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
历史不可忘却,时代不断向前。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不记打的孩子长不大。记住过去贫弱挨打的惨痛,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使别人再也不敢来欺侮我们。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的复兴路上,任重而道远,让你我他,让每一个中国人,从过往的历史中汲取力量,为中国梦圆而竭尽一己绵薄之力。
因此,郑重荐读“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