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沙家浜的抗日女英雄——朱凡
沙家浜的抗日女英雄——朱凡
作者:徐耀良 责任编辑:王月红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4-08 浏览次数:7858
朱凡烈士
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朱凡原名陆慧卿,1919年生于浙江宁波,自幼在上海长大。她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这时期,朱凡正在读中学,“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的相继发生,刺伤了她年轻纯洁的心灵。为了支援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抗日将士,她不仅动员家人把早餐钱省下来,还带领同学走上街头向社会各界募捐。同时,她对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感到困惑和愤怒,她指着祖国版图上疆土的变化,对胞弟朱介元说:“我们祖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犹如一张桑叶,被蚕啃得残破不全。如再不抗日,我们就会成为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亡国奴。”读高中时,朱凡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如《大众生活》《新生》《永生》等,从中寻觅着人生的航标,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刚踏上社会的朱凡立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雪影社”,在由该社主办的义务夜校里担任教员。在这个时期,她改名为“朱凡”,并向同事解释说:“朱,红色,代表红军,代表共产党,代表革命;凡,就是平凡,我要做红色队伍里的平凡一兵。”
在惊涛骇浪中锤炼
朱凡从上海来到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后,被分配在董浜陆家嘴小学任教师,不久任校长。她以学校教师为掩护,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担任民运工作队副队长。艰苦的游击环境,紧张的斗争生活,朱凡白晳的脸庞变黑了,但她不介意,在给家人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愉快、兴奋”,“我是一只小小的海燕,将自由地飞翔在惊涛骇浪之上。”因为母亲十分关心她有没有找到婆家,朱凡在回信中告诉妈妈:“我的婆家已经找到了,那就是革命队伍。”为了和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开展好民运工作,朱凡穿上与当地农民一样的土布衣服,随乡亲们一起下地劳动,住牛棚,睡地铺。1940年,朱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党组织就把更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朱凡在担任横泾区委书记期间,为了建设好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她带领区委一班人,深入发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注重调查研究,向各界人士热情宣传民主建政的重要意义。有一次,盘踞在太平桥的顽匪忠义救国军胡肇汉,企图窜到横泾区张泾村抢劫新四军创办的商店,朱凡带领村自卫队员勇敢出击,还发动群众在河两岸呐喊助威,吓得匪兵不敢进村。还有一次,为了向横泾区西面的辛莫区传达县委指示,她与房东朱汉泉伪装成走亲戚的小夫妻,顺利越过了敌人封锁线。
要抗日就会有牺牲
1941年5月,朱凡调任辛莫区区委书记,同时兼任横泾区区委书记。辛莫区位于苏(州)常(熟)公路两侧,是日伪军经常出没的地方,前任区委书记就是被忠义救国军杀害的。朱凡了解这一切,她对同志们说:“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斗争残酷不可怕,吃苦更算不了什么。”
同年7月,日伪军出动重兵,对苏(州)常(熟)太(仓)地区进行大规模清乡。上级指示,为保存有生力量,外来民运干部可以撤出包围圈。朱凡想到辛莫是个新区,自己留下来,对坚持反清乡斗争有好处。敌人的封锁线拉了一道又一道,梅花桩式的据点筑了一个又一个,每天都有抗日同志被捕、牺牲。朱凡坚持斗争的意志没有丝毫动摇。一天上午,正当朱凡准备召集几个同志在苏木乡木杓湾尼姑堂里开会时,遭到了日军的突然袭击,朱凡被捕。敌人先是严刑毒打,妄图用高压手段迫使她屈服,然而敌人得到的只是痛斥和仇视。敌人又用军刀凶残地把朱凡胸前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但朱凡依然保持着坚贞不屈的凛烈正气。敌人面对这位年仅23岁的女共产党员,黔驴技穷!他们惨无人道地用麻绳系住朱凡的一只脚,拖在汽艇尾部,汽艇在芦苇荡里横冲直撞,芦苇像刀一样撕割着英雄的肌肤,鲜血似一匹红缎子在清清的湖水中铺展。
女英雄朱凡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沙家浜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