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连载 > 烽火三月——淞沪抗战记事(一)
烽火三月——淞沪抗战记事(一)
作者:徐志耕 责任编辑:束华静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5-25 浏览次数:6856
一触即发
由南而北的淞沪铁路以江湾为中心。东江湾路1号面对四川北路的拐弯处,像军舰状地横卧着一幢四层高的钢架混凝土大楼。椭圆的外形和粗壮的门柱以及粗线条式的建筑风格,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骄横和强壮,这幢建于1924年占地6130平方米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重要据点和指挥部。
这幢军舰状的大楼背后,淞沪铁路逶迤而过。这里是虹口地区的繁华地段,也是公共租界和华界的边缘地区,横浜路、宝山路、宝兴路和四川北路在这里交会,相距不远的北面,是松柏苍翠的虹口公园。而宝山路上狭窄而平坦的八字桥,却因引发了1932年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抵抗和1937年的“八·一三”抗战而闻名。
和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1937年“八·一三”的淞沪抗战是日本侵略军的又一次故伎重演,也是贫弱而坚毅的中华民族又一次悲壮的呐喊!
这一天是星期五,8月的太阳像火球在天空燃烧。
住在法租界的姜豪,一吃完早饭就急匆匆地赶往西藏路三马路的一条里弄。里弄里有一幢二层的老式楼房,这里是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秘书处的办公室。
这时,有人送来了早晨出版的报纸,姜豪接过报纸,散发着油墨味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火药和硝烟味。《本市新闻》栏的头条消息是《日军舰兵麇集本埠形势严重》。消息说,日军阵线在今晨2时后,少数前哨步队及便衣队,在横浜河以东及青云桥开始活动,并在今晨3时余,曾开三四枪挑衅,但我方沉着镇静,不予理睬。今晨2时后,记者驱车往公共租界与闸北交界处作最后巡视,但见凡通华界之各铁栅门,均已紧闭,每处均有武装万国商团警卫把守。遥视闸北方面,马路电灯,虽仍如昔日光明,但路上空无一人,状至凄凉,无形中已入战时状态矣。
密密麻麻的铅字报道的都是临战前的紧张气氛:吴淞、闸北、江湾一带的居民,纷纷携带箱笼争向租界区域搬迁,汽车人力车被雇一空。昨晚10时左右,日方军队纷纷出动,并有多名日军间谍,混入我交通要道以及公共场所刺探消息。公共租界中的店铺多已提前关门,有轨电车9时45分时都已进厂,只有往来于北四川路靶子路静安寺之间及外洋泾桥静安寺间的一、二两路电车仍然维持运行。英国、美国、法国都已准备增兵来沪,法国陆军400名昨夜已从安南到沪,另400名下周可到。英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分别由香港和菲律宾出发。公共租界的万国商团和法租界的白俄商团,昨夜也已出动,布防租界边境道口,租界巡捕也全体出动,维持区内治安。
与《申报》和《新闻报》成为上海三足鼎立的《时报》,在8月13日的报纸封面上,加印了两个血一样的大字:难关。
就在姜豪翻阅当天报纸的时候,苏州河北的宝山路上,日本海军陆战队首先向中国军队扫射,这是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15分。
40多人的日本陆战队是从北四川路日本小学里冲出来的。他们全副武装,以日本便衣队为前导,冲过横浜桥后又冲越过淞沪铁道而到达宝山路,与公共租界的北四川路南北相连的宝山路属中国地界,驻守在宝山路的警察及中国保安部队面对挑衅的日军,立即举枪还击,“乒乒乓乓”的枪声持续了大约一刻钟后,日本的便衣队和陆战队员倒下了十多人。挑衅的日军经不住中国保安部队的猛烈攻击,狼狈地逃窜了。
溃退的日军不甘心失败。10时30分左右,东江湾路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里,从后门冲出一大队的武装士兵,他们哇哇地叫喊着,再次越过淞沪铁路,向守卫天通庵和八字桥的中国守军突然袭击。另一路日军在两辆铁甲车的掩护下,向东宝兴路方向进攻。我军早有准备,隐伏的士兵乘机跃出迎战,日军惊惶乱射,又被中国守军毙伤十多人。
终于,举世震惊的淞沪抗战拉开了帷幕。下午4时许,“八·一三”大战爆发!八字桥一带,中国军队八十八师二百六十二旅冒着密集的炮火奋勇冲锋,这是孙元良将军指挥的部队。五年前的“一·二八”抗战中,孙元良将军以庙行一战威名远扬。此刻,从北四川路进犯八字桥的日军伊藤第三大队抵挡不住我军的进攻,节节败退。中国军队乘胜而追,5时30分就占领了八字桥,接着又占领了敌人的阵地中兴路桥和江湾路一带。
这个时候,日军猛烈的炮火向着宝兴路及商务印书馆轰击,顿时火光冲天,弹片横飞!
而中国军队的炮兵也猛烈还击。他们对准江湾路上日军陆战队的司令部猛轰,有三发炮弹命中目标,击毁了房屋的部分墙壁。中国军队乘机迫近日军据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与陆地上的枪炮声相呼应,停泊在吴淞高桥的日军舰艇,也以大口径炮向虹口虬江码头至沪江大学一线猛烈轰击。
“嘀嘀嗒嗒”的电键声声敲击着青年师长的心。自从卢沟桥枪响以后,驻防西安的宋希濂的心早已飞向了抗日前线。
三十六师是八个月前即1936年12月13日奉命从苏州为“讨逆”张学良而来到西安的。“西安事变”已经平息,抗日呼声响彻全国,30岁的宋希濂,又想起了五年前壮怀激烈的请缨出征。
那年他只有25岁,25岁的宋希濂因文武双全,刚刚被任命为陆军八十七师二六一旅旅长,下辖第二二一、五二二两个团。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三十六师都是“拱卫京畿”的国民政府警卫军改编的姐妹师,不仅装备精良、待遇优厚,还有德国顾问指导训练,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
宋希濂出身于湖南湘乡,先世多为文人,曾祖父曾随左宗棠镇守边关,祖父和父亲都饱读经书。他受祖宗影响,既爱诗文,又喜讲武。1923年16岁时投笔从戎,第二年即任黄埔军校刚成立的教导第二团四连排长,18岁时由陈赓介绍,加入了共产党的行列。
1932年初,日军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战争,驻守南京的二六一旅旅长宋希濂深感“非奋起抗战无以图存”,便直接请见军政部长何应钦要求请缨杀敌。几经强求,二六一旅率先出征,宋希濂以《军人报国在今朝》向全旅官兵作战前动员,激昂的语调燃烧了每一颗年轻的心,尧化门外的青年官兵又蹦又跳,有的还把军帽抛到空中!
还是日本兵,还是淞沪地,如今,铁蹄再踏,狼烟又起,怎不叫他忧心如焚?
夏日的余晖已经沉入了西山。报务员急急匆匆地送来了特急电文:“火速开赴上海参战!”这是1937年8月13日的晚上。 宋希濂激动地端详着电文。最高指挥部命令沿途一切车辆(包括特别快车)一律为三十六师让路!
1937年8月13日晚上,河南周家口机场大雨滂沱。刚从南昌调到这里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心神不安地一次又一次推开窗户,望着雨幕中黑沉沉的天空出神。高志航有一种预感,他觉得今天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或者,今天一定要发生什么大事。
南京航空委员会的办公大楼灯火通明。总指挥周至柔正召集空军的将领们进行紧急战斗部署,裹风挟雨的高志航像天神一般地突然站立在人们的眼前。
周至柔紧紧地握住高志航的手:“你来得正好,今天几次打电话都要不通你!”
高志航的心激烈地跳动。他这才知道,淞沪战场已开战局,航空委员会于当日下午2时已发布了《空军作战命令第1号》。这一夜,身为国民政府主席及行政院长的蒋介石彻底不眠。花木扶疏的红色小洋楼中透出明亮的灯光。
自从上海的八字桥打响了第一枪,从上海发来南京的急电日夜不断,每一份电文的开头都是:“限急到”或一个很大的“急”字。
对于上海的抗战,蒋介石早有部署。自从卢沟桥事变以来,他要何应钦召集国民政府军事机关的高级将领、幕僚和有关人员研究对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军政部长何应钦在他的鼓楼斗鸡闸官邸的大客厅里召开了33次会议。每晚9点开始,三四十位部长、总长、主席、总监、厅长、署长和主任、委员认真听取情况报告,设想种种可能,热烈地讨论各种战略部署。就在昨天晚上,蒋介石对上海战事还向驻南翔的第五军司令张治中发过指示,他要全权负责上海抗战的张治中“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
可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处心积虑挑起战事的日军开始了小部队的冲突。蒋介石读着当天电文,眉宇间堆积起一团阴云。
南京,委员长蒋、军政部长何:1344密。根据孙师长电话报称:(1)我水电路持志大学、粤东中学,现开入日军约百人。(2)今晨日军于横浜宝山桥附近,向我便衣行人射击,经我守兵还击数枪,现已停止。(3)又据另报,我士兵到商务印书馆查看,适有日军已先在彼警戒,因致小冲突,现日兵已撤回等话。除嘱仍应镇静避免小部冲突外,谨电呈。
张治中千方百计遵命蒋介石的“避免小部冲突”的旨意。仅仅过了一个时辰,又一份急电传到了蒋介石的手里:
根据孙师长电话通称:我在八字桥做工事,被日军射击妨碍,继用小炮对我射击,我乃用迫击炮还击,现尚未止,但不激烈等语。职当严切谕知,除非敌军进攻,不许开枪……
大战在即,12日晨才驻扎于南翔前线指挥所的张治中将军与同时进驻大场与南翔的八十七师师长王敬久和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密切联系与协同。晚上,战局有了变化,京沪警备区总司令张治中第三次向蒋介石急电:(1)顷据王师长电话报称:午后6时许,敌以坦克及步兵向我军工路、虬江桥攻击,同时敌舰向市中心地区连续射击。本师仍抱定敌来攻就还击,敌不来攻,就做工事等语。(2)顷据孙师长电话称:八字桥仍有激烈枪声,其附近房舍被敌炮击均着壁(火),我方受伤数名等语。(3)似此情形,行动势难延展,究应如何处置,敬祈迅赐电遵行……
8月12日国防最高会议议决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的蒋介石深感抗战救国重任在肩。为了淞沪之战,他已经召来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到南京商洽军务并由外交委员会主任张群随同到沪。
夜深了,蒋介石仍然没有睡意,他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对淞沪抗战的作战方针及指导思想:“对倭作战应以战术补武器之不足,以战略弥武力之缺点,使敌处处陷于被动地位。”
这一天,南京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上海作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九集团军,张治军为集团军总司令,于明(14)日攻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以张发奎为集团军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以炮兵部队攻击浦西汇山码头、公大纱厂,支援浦西第九集团军作战。空军明日出动协同陆军作战并任要地防空。另外,已由武汉向石家庄输送的罗卓英第十八军之第一一一师、一四一师、六十七师停止北上,即向苏州开进。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等后方部队迅即向上海增援!
对于日本朝野来说,1937年8月13日这一天,是一个吉凶难测的日子。
这天,日本内阁会议作出决定,派遣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参加上海战争,并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以上海派遗军司令官的重任。
《上海派遣军作战要点案》精练而明确。作战方针只有一句话:我军以一个精锐的兵团在浏河镇一带登陆,派主力在吴淞方面登陆,击破阻击之敌以后,占领上海及该地北方的重要阵线。
当晚,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川下令部队进入阵地,4000多名日军做好了战斗准备。
震惊世界的淞沪抗战开始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