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从照相馆里走出来的新四军战地摄影记者——陆仁生
从照相馆里走出来的新四军战地摄影记者——陆仁生
作者:戴学龙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5-13 浏览次数:7014
60多年过去了,《露宿街头》的照片铸就了历史的丰碑,然而照片的拍摄者却鲜为人知。为历史留下不朽的摄影者到底是谁?
人民解放军《露宿街头》(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上面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攻占上海后,疲惫之极的干部战士为了不给群众增添负担,和衣露宿街头的情景。照片未加任何说明,入城解放军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形象跃然眼前。新中国成立后,这幅照片被收入《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华东抗日解放战争摄影集》,更是陈列于各大博物馆、纪念馆。
拍摄者用略俯的角度抓取两排战士在街道上和衣而眠的场景,重点突现近景几位战士的睡姿,有的紧抄两手沉沉入睡,有的在梦中还握住手中的机枪……朴实、自然、真切、感人,管中窥豹,充分揭示了人民军队的特质,为历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60多年过去了,《露宿街头》的照片铸就了历史的丰碑,然而照片的拍摄者却鲜为人知。为历史留下不朽的摄影者到底是谁?
笔者在整理地情档案资料时,发现了1991年昆山市巴城镇镇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巴城镇志》人物传中收录了陆仁生介绍,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通过查阅大量军事与地情史料,以及笔者所在老部队原新四军十六旅军史,确认《露宿街头》照片的作者,就是昆山籍江抗老战士陆仁生。
陆仁生(1919—1980)原名陆福元,曾用名郝宁,昆山巴城人。1932年在昆山县立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常熟城里卢山照相馆当学徒,1940年6月在常熟徐市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抗日民主政府江阴祝塘区、宝应汜水区、江都丁埝区区长,中共沙洲县委宣传部长。
1946年新四军北撤后,陆仁生调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前线军事记者,是年3月苏中军区成立摄影组,陆仁生担任组长。1947年l月,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成立后,摄影工作划归新华社系统,陆仁生任华中野战军新华社前线分社摄影组组长,跟随陈毅、粟裕转战南北,摄下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画面,为我军军事摄影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949年5月,三野两个兵团挥师上海,在陈毅司令员丹阳整训时制定的《入城守则》约束下,部队进入上海城区后秋毫无犯,夜宿街头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整整齐齐的两排解放军战士一个挨着一个,垫着拆开的麻袋席地而卧,酣然入睡。照片拍摄的是二十军某部,这支部队的前身就是新四军江抗部队。1949年5月23日,上海战役打响。5月24日晚上,二十军占领了南京路、福州路一带,当天晚上就露宿在上海街头。第二天,新华社战地摄影记者陆仁生来到前线指挥部,将战士们睡马路的照片送审。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便刊登了陆仁生所拍的这张解放军攻入市区后露宿街头的新闻照片。之后,这张照片被新华社公开发表。
当时陆仁生使用的相机,是张爱萍将军在东北旅大购买并带到华东解放区的。此后,陆仁生用这台相机拍摄了许多解放战争重大历史题材与高级指挥员的珍贵图片。
上海解放后,华东军区政治部为加强对摄影、美术工作的领导,成立美术摄影科,陆仁生为科长。1950年陆仁生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华东战士画报社》社长。1954年转业到安徽省干部文化学校,1956年起在《合肥晚报》工作。陆仁生生前的诸多摄影作品被军事博物馆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