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中国远洋海军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远洋海军发展趋势展望
作者:田原 责任编辑:李赞庭 来源:《铁军》2013年第7期 日期:2013-09-04 浏览次数:6980
中国面临的海洋地缘环境与岛链形势
东亚是世界重要的战略地区,地处亚洲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边缘地带,是陆权与海权两股势力交汇和斗争的场所。东亚海域从北至南包括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构成了包围中国的第一岛链;从日本列岛南下至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到新几内亚岛构成了第二岛链。第一岛链分布着横须贺、冲绳等美军基地,在战时可能对我海军进入西太平洋构成重大障碍。第二岛链上的关岛基地则是夏威夷与西太平洋地区美军基地的中转站,并部署有美军战略轰炸机,战时可直接干预台海地区的军事冲突。
如果说美国在全球有三大战略地缘区——欧洲、西亚和西太平洋地区,那么随着苏联的解体,后者在美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这一地区对美国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及远洋战略通道安全需要航母支持
航空母舰是战斗机的海上浮动机场,有了航母就可以使本国的空中打击力量延伸到世界各个地区。就我国而言,维护海洋主权和权益及远洋战略通道安全需要航母的支持。
关于建造航母的争论曾经相当激烈,有人认为航母造价和维护成本过于昂贵,航母与中国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不相符等等,但是航母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却是必需的。首先,航母是一种重要的威慑力量,有了航母就可以将本国航空兵打击力量延伸到远离本土的地区,这对潜在的对手构成了较大的威慑,对于维护南海主权将起到重要作用。再者,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尤其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没有航母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被动。第三,从现实的需要来看,维护印度洋海上战略通道,需要航母的支持。第四,虽然我空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已经完全达到了南沙海域,但如果能够再拥有2-3艘航母,我们就可以大大加强在南沙海域的军事存在而不是只靠战斗机长途跋涉。第五,拥有航母可以更好地维护拓展的国家利益。
潜艇和反舰弹道导弹是“杀手锏”
由于出现了全新的海战样式(卫星侦察的手段)和武器(导弹),使得航母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虽然航母编队具有极大的对舰对地和对空攻击力,但航母编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目标,在对方拥有侦察卫星的情况下,基本没有隐蔽性可言。即便在双方卫星均被击落的情况下,航母编队也很难做到隐蔽行踪。也就是说,航母作战必须依靠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而潜艇的隐蔽性决定了它可以在不取得制海权的情况下进入指定海域作战,潜艇也就成了“不对称优势”的理想武器。
如果说二战时舰艇龟缩在基地内是相对安全的话,现在航母静止地呆在基地内却比它游弋在大洋中要危险得多。在侦察卫星的引导下,潜艇可以准确洞悉敌港口内的航母和其它战舰的位置,在距敌基地200公里以外的海域内,使用潜载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敌航母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应该是多艘潜艇同时实施的饱和攻击,甚至敌人还没有弄清攻击者的方位,航母和其他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已经遭受灭顶之灾。
目前,我二炮部队已经装备了可以执行中远程打击任务的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这种导弹射程在2000公里左右,完全可以将敌方的航母编队屏蔽在第一岛链之外,并将对任何进入攻击射程内的敌方大型水面舰艇构成巨大威胁。未来在对抗强敌可能的战争中,应实现海军与二炮部队的协同,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二炮反舰弹道导弹部队应成为我们的拳头部队。
狼群战术是突破岛链封锁对抗海上强敌的重要手段
狼群战术是德国人邓尼茨首创的。它是一种群艇攻击战术,发现敌海上编队后,集中多艘潜艇予以集中打击。虽然它起源于法西斯德国,但它作为一种潜艇战术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大西洋海战中德国的狼群战术之所以失败,不是狼群战术本身的失败,而是当时潜艇技术对反潜技术的失败。
今天,武器装备的导弹化使潜艇具有了二战时潜艇所不具备的远程对舰打击能力。现在常规潜艇的水下航速达到了20节左右,核潜艇更是达到了30节左右,大大高于二战潜艇6-8节的水下航速。潜艇的装备更是使常规潜艇具备了长时间在水下航行的能力(以巡航速度通常可连续潜航达三周左右)。核潜艇在出航执行作战任务后几乎不需要浮出水面。在现在高科技特别是卫星技术时代,无论是水面的航母、驱逐舰、护卫舰还是空中的战斗机,都很难做到不被发现,而大洋黑洞——潜艇却可以销声匿迹。
也就是说,探讨新狼群战术的运用对中国海军具有重要意义。原因有:第一,在双方都拥有卫星和高性能雷达掌握制信息权的情况下,无论是航母还是其它舰只的动向往往在对方的监控之下,只有大洋深处的潜艇可以来无影去无踪,可以在敌人的视线之外发起突然打击。第二,第一岛链是我海军战时进入太平洋的最大障碍,这些岛屿在美国及其盟国控制之下,我水面舰艇很难自由出入,如强行突破,可能会遭到强敌岸基航空兵、舰载航空兵和舰队的多重打击。而潜艇的隐蔽性决定了它可以相对自由地冲出第一岛链,打破海上封锁,在广阔的西太平洋对敌舰队构成战略威慑和实施打击。第三,航母编队的舰载航空兵远程打击优势是对水面舰艇而言的,对于潜艇,航母难以发挥这种远程打击优势。潜艇具有航程远、自给力强、高度机动、隐蔽性好的特点,能够从水下对敌人重要的战略、战役目标实施导弹打击。导弹武器、鱼雷和侦察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潜艇是被用作消灭敌人水面舰艇、潜艇和陆上目标的重要武器。第四,现代侦察卫星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航母战斗群的位置,而水面舰艇的声呐侦测范围十分有限,反潜机在广袤的大洋上搜索潜艇的行迹也相当困难。反潜鱼雷的射程同样十分有限,不过几十公里,且速度较反舰导弹不可同日而语。第五,由于我国海上纵深较浅,未来一旦发生战事,在我方不能完全取得第一岛链内制空权的情况下,水面舰艇(包括航母)将成为敌人航空兵优先打击的目标,甚至强敌可以使用冲绳基地或菲律宾的战斧巡航导弹直接在2000公里外打击停泊状态的航母,而潜艇可以通过建造大型掩体来实施保护。二战时英国空军对德国比斯开湾潜艇基地的轰炸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德国在比斯开湾建造了大型潜艇掩护工事。
我们需要具备非对称性优势。这需要我们继续提高潜艇的性能和发展潜艇的武器。潜艇必须加装先进的反舰导弹和制导鱼雷,在现阶段,应加大潜载反舰导弹的研究力度。同时,为了应对空中的威胁,可以考虑在潜艇上加装防空导弹,最好是能够在水下发射的,或者携带一些便携式的防空导弹,使潜艇提高生存能力和反击能力。过去潜空对抗一直延续着空优潜劣的格局,但现今对潜通信的部分解决和防空导弹的发展使得潜艇将具备一定的攻击空中目标的能力,空优潜劣的格局正在朝着有利于潜艇的方面转化。同时,由于岛链地理环境对水面舰艇和航空兵的制约,还应该考虑在战略核潜艇和大型潜艇上装载对陆攻击的巡航导弹,以便当敌战机从离我们较远的基地连续起飞对我实施攻击时我们不会束手无策,除使用陆基导弹之外,还可以使用潜艇在较远距离打击对方的陆上基地,对方将更难以预警。
在信息战、电子战时代,潜艇战将具有新的内涵。二战时德国在潜艇战运用中,潜艇主要用来攻击对方的商船,用来绞杀对方的海上生命线。冷战时期,由于地缘环境因素,潜艇一直是前苏联海军发展的重点,前苏联高度重视潜艇在其武装力量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核反击中的作用。前苏联海军全面实现了潜艇的导弹化和鱼雷的制导化,使苏联海军具备了在广阔的大洋上对抗美国航母编队的能力。随着我国潜艇逐步实现导弹化,在未来可能的军事斗争中,潜艇将担负在第一岛链外对敌作战的主战兵器。中国海军应该发展21世纪对抗航母战斗群的“不对称”战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