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作者:刘喜发 曲洛松 责任编辑:党亚惠 来源:《铁军》 日期:2016-07-14 浏览次数:691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它是中华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的转折点,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之间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更吹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号角。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几乎以一己之力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以高昂的代价,消耗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拖住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迫使日本不得不放弃“北进”侵苏的计划,使苏联在苏德战争的关键时刻能够把远东地区重兵集团西调,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客观上援助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对此,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杉山元曾无奈地表示:“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也正是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得日本南下东南亚的计划一再推迟。珍珠港事变后,日本能够投入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兵力只有约40万左右,尚不及中国战场日军兵力的一半,日本大本营在无奈之下被迫取消了进攻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计划,使美英获得了在远东地区准备战略反攻的宝贵时间。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深有感触,他曾对其子伊里奥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反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国内抗战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应英国要求,以10万精兵组成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助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东南亚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给世界留下的一直是夕阳西下的大国弱国印象,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英勇不屈,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在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援助下,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决心,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时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巨大牺牲,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格局,为中国创造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步被边缘化,日渐失去大国地位。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积贫积弱屡屡被列强侵略的状态,被人视为“东亚病夫”。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为肇始的全民族抗战以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中国被邀请为《联合国家宣言》四个居前领衔国之一,从此中国被公认为反法西斯的四强(苏美英中)之一。其后,盟国商议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等),并请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出任战区最高指挥官。1943年1月,美英宣布取消在华租界和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同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奠定了反法西斯阵线抗击日本的总原则。《开罗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收回东北,是1931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收回台湾、澎湖群岛,更是1895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心愿。开罗会议关于东北、台湾、澎湖群岛回归中国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不可分割的国际法原则,也是承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贡献。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成为安理会中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是中华民族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政治大国的主要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等列强战败投降,英、法的实力在战争中也受到严重削弱,自清末起即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危害最烈、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而北方的强邻——苏联也因为在战争中损失巨大而忙于休养生息、消化战果,无暇南顾,亚太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好转,为民族振兴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现代国家提供了必备条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争取和获得更加重要的国际地位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走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爆发前的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国民党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血腥镇压,用白色恐怖逐步树立和巩固了自身的独裁地位。抗战爆发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不断走向成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造了加强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领导各阶级、各阶层民众坚持敌后持久抗战,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到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领导着百万人民军队和1亿人口解放区的全国性大党。党对根据地内的阶级关系、政权组织、劳动政策、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的政策,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关系,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带到了偏远落后的乡村。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核心力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
与共产党截然不同的是,国民党在抗战中日益沉沦,这种不同变化的根本在于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本来抗战掀起的爱国主义民族热情为国民党的革新进步提供了很好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使得退到西南大后方的国民党没有、也不可能有所进步,反而在派系斗争中不断内耗,并陷入了腐败的泥潭,统治危机日趋严重,民众对国民党政权在抗战中的腐败无能极度失望,特别是在1944年日本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损兵60余万,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使得美国政府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意志及其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也完全丧失信心,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援助中国的政策,进而向延安派出军事观察组,主动与共产党接触,使中国共产党迈出了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一步。国共两党政治力量在抗战时期的此消彼长,成为中国近代史进程中的转折点。
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许多有影响的中间势力对国民党已经不抱幻想,舆论普遍认为,共产党“享有政治改革和廉洁的声誉”,“已得到广泛而深刻的群众支持,因此要消灭他们是不可能的”,除非国民党像共产党那样,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否则,共产党将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政坛力量重心的转移。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古老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和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习近平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动员最广、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空前地唤醒了民族意识,极大地凝聚了民族力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步地走向沉沦,中华民族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中国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侵略者最初认为,“三个月之内就可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各党派、各阶级、各民族捐弃前嫌,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建立起了有最广泛社会力量参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中国四分五裂的乱局为之一变,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了抗日的烽火,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正是抗日战争催生的结果。在战争中,中国人民看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因为落后而挨打的事实,认识到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了强烈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和总结抗战历史,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政治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今天,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因此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中,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铸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作者:刘喜发,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法学博士,二级教授,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曲洛松,南京市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