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稿 > 由中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想到的
由中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想到的
作者:王茂华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 日期:2016-10-27 浏览次数:6816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国法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仪式上,随着国旗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降下、《和平宣言》声起、国家公祭鼎揭幕,人们对国家和世界未来也产生了新期待。
78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暴行的典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巨大创伤,更是中国人民心底无法抹去的痛。日军于1937年12月侵占南京,其野蛮行为令人发指。他们奸污妇女,下至不足十岁的孩子,上至年过花甲的老妇。他们除了随心所欲地枪杀外,还以砍头、劈脑、剖腹、挖心、水溺、火烧、砍四肢、割生殖器、刺穿阴户或肛门等极度残忍的手段杀害南京人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30万中国人惨遭屠杀,全城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南京城成了尸骨遍地、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政府以国家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其目的是强化历史记忆。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牢记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笔者想起有关电影《南京大屠杀》的两件事:一是电影片名一事。20年前,当历史巨片《南京大屠杀》的拍摄工作已进入最后的读秒阶段,突然有消息说片名要改为《南京1937》,原因是“大屠杀”一词会使人联想到血淋淋的残酷场面。一时间,这部影片不仅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同时,改片名一事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议。笔者作为江苏省电影家协会会员,曾撰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要求为《南京大屠杀》正名。笔者认为“南京大屠杀”作为历史事实,宣传时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没有必要将片名改为《南京1937》避重就轻。二是观众对影片的观后感。很多观众认为这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影片,可是也有一些观众看到影片中一组组反映耻辱的镜头后大吃一惊。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应当宣扬耻辱,使耻辱更加耻辱……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对自己大吃一惊。”笔者认为,我们在回顾南京大屠杀这段典型的耻辱历史时,只感到“大吃一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开创美好未来。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很多国家的历史表明,只有牢记历史,尤其是牢记惨痛教训,才能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提醒人民防备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军侵华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也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和尊重生命的民族价值理念。
在当今的日本,安倍晋三政权等右翼势力甚嚣尘上,正在掀起拒不悔悟侵略战争的“历史问题圣战”,急欲删除战后和平宪法的和平条款,并大举扩充军备,企图以“日本复兴”的动人谎言迷惑世人,欲将日本带上军国主义复活的不归之路。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可敦促其切实正视和认真反省历史。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会促使人们长久保持历史记忆,避免忘却与麻木。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汲取历史教训;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