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连载 > 纪录片《沙家浜》回望抗战烽火❷
纪录片《沙家浜》回望抗战烽火❷
作者:窦 娟 葛 逊 黄朱清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 日期:2016-10-24 浏览次数:7165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新四军成立78周年,由江苏新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联合承制,江苏宏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和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反映沙家浜抗战故事的电视纪录片。本刊分三期刊登纪录片《沙家浜》内容梗概,以飨读者。
1960 年沪剧《芦荡火种》剧组在芦苇荡体验生活
第三集 魂归何处
时光过去70多年,当年的36个伤病员,至今仅有1人健在。
在宝应县,现在保留着一个名叫“诚忠”的行政村。取名“诚忠”,是当地人民为了怀念一位英雄:叶诚忠。叶诚忠是新四军老六团的排长。组建新“江抗”时,伤病员之一的叶诚忠已经伤愈,他成为新建武装的骨干。1941年1月,在江阴桐岐战斗中,时任新“江抗”二支队一连副连长的叶诚忠,激战到最后关头,带着部队堆了干柴燃起大火,将退缩到桐岐小庙里的鬼子葬身火海。于是,这支部队被群众誉为“江阴老虎”。1944年1月5日,为把高邮与宝应根据地连成一片,我军必须拔掉宝应境内的敌人大官庄据点。大官庄,驻扎着伪军三十八师教导总队一个大队。这次大官庄战斗,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副营长叶诚忠中弹牺牲,年仅30岁。宝应县诚忠村党支部书记马云龙说:“叶诚忠在我们大官庄牺牲的事迹,深受感动。在现在的生活中,在干部群众中,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我们感到要很好地学习革命烈士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英勇事迹。”
翻开《浙东抗日根据地史》,在“连以上干部英名录”里,有一个名字,张世万。
他是福建人,老红军,在新四军浙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二大队任大队长,也是36个伤病员中的一位。浙江余姚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宋建勋介绍:“浙东根据地在这么一个大的范围中,他们英勇作战,有很多战士牺牲在这块土地上,那么现在统计的话,大概有1200多个烈士。”浙江余姚市党史办副主任罗捷说:“在这些烈士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全国各地,张世万就是来自福建,由于在革命战争年代留存下来的资料非常少,以至于现在无法查找张世万是哪一年生的,我们只知道他是哪一年牺牲的,不知道他在这个世上活了多少年。”据黄烽回忆,新“江抗”把伤愈伤病员最早组建一个班,其中就有张世万。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张世万来到浙东。1943年8月,张世万不幸被日军的冷枪击中,光荣牺牲。
同是闽东人,同是36个伤病员,黄德清是幸运的。东进抗日,火烧上海虹桥机场,他参加了。他常说,如果不是阳澄湖地区人民用生命保护我们,我们一刻也活不下去。新“江抗”发展为六个支队,他是支队长。新四军六师成立,他是十六旅四十八团团长。黄德清参加了淮海战役、上海战役,解放南京城,荣立过一等功。1951年,转业回到宁德县。当过霍童区区长、县棕麻厂厂长。黄德清之子黄瑞国说:“父亲教育我们,我能活着回来就算很好了,不要求政府照顾什么的。在困难时期我们都吃粗粮啊,有搭配地瓜,还有麦皮啊,我们都和老百姓一样。按照规定,老红军,老革命配给要好一些,我父母亲都没有享受,他说不要,不给国家造成负担。”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侧,有两位伤病员的骨灰,永远留在那里。一个夏光,一个钱卓云。他俩当年都是患病,据说在后方医院住一起。夏光,原名夏克绍,湖南武冈人。生于1909年,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曾在毛泽东的住所宣誓入党。新四军六团向东路挺进,夏光是参谋。“江抗”连续作战,夏光严重劳累,眩晕时都无法站立,不得不去养病。身体好转后,夏光成为新“江抗”的奠基人之一。刘飞之女刘凯军介绍说:夏光是功不可没。新“江抗”成立,打开了局面,我父亲养好伤跟谭震林回来,局面已经打开了,然后再发展壮大。1958年,夏光转到地方企业和院校任职。1980年,他出任中共江苏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党史学会副会长张衡说:“我从大学毕业,就分到党史部门来,就给我一个职务,跟着夏光同志,做他的联络员。那时候党史处于征集阶段,夏老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出去采访,有时候坐公共汽车。”2012年3月25日,夏光的骨灰安葬在沙家浜。夏光之子夏军说:“墓碑前,我放了一支芦苇,一个望远镜,一个放大镜,三张军用地图,放了三本书:《共产党宣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这是他生前喜欢的东西。”夏光比钱卓云大24岁。钱卓云夫人肖兴玉说:“夏老说,小钱,你这么跟我们一起受伤,你行吗?我行。他说。我就是来打鬼子的。所以夏老一直很喜欢他,从带部队一直对他说,小钱啊,你是我的小弟弟。”钱卓云,生于1925年,是“江抗”部队特务员、机要员。1951年任二十一军司令部机要科长。1952年底,转业在长江航运管理局。1980年,在南通港务局任党委副书记。有一年,他在电视上看到沙家浜部队在长江大堤上抗洪,事后让老伴陪着,专程去看望沙家浜连官兵,鼓励他们不忘人民养育情。2001年10月15日,76岁的钱卓云走了。
36位伤病员中,刘飞的职务最高。1938年春,刘飞调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年5月东进抗日。同年9月,在江阴顾山反顽作战中,左胸中弹。因伤势重,又从阳澄湖地区转到上海治疗。1940年4月,伤愈后的刘飞随谭震林重返东路前线。出任新四军十八旅旅长时,组织指挥的三垛河口伏击战,是苏中地区大反攻前夕一场大规模歼灭战。历经鲁南、莱芜、淮海、解放上海等战役。他是二十军首任军长。1984年10月24日,刘飞在南京逝世。爱人朱一与子女们商量,决定把刘飞身上一颗子弹在火化前取出来。目前,这颗子弹陈列在苏州革命博物馆。
第四集 风雨奠基
1960年,沪剧《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
这个剧是根据崔左夫同志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改编的,编剧文牧。文牧夫人筱惠琴(90岁)说:“文牧在1958年的时候,看电影《铁道游击队》,想写个部队戏,开头考虑写淞沪游击支队,后来团长陈荣兰同志把部队的文章拿来给他看,就是看到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上海沪剧院党支部书记金雪苓说:“50年代后期,我们当时人民沪剧团的支部书记,(副)团长陈荣兰同志,也是我们新四军老战士,她把她最熟悉、战斗过的部队生活,想改编成沪剧。当时她就推荐了崔左夫的36个伤病员报告文学。”新四军老兵、时任南京军区“建军30年征文组”组长王昊(88岁)说:“当时,崔左夫写成这个稿子后,我们就把它向总政解放军30年征文编辑部油印了发给他们,我们保存了一些。当时,上海沪剧团来找一些能够写沪剧的江浙地区抗战的故事、抗战的英雄人物。因此他们拿了一些稿子去,其中就有《血染着的姓名》。”
文牧,原名王文爵。艺人出身,娴熟沪剧,了解江南风俗民情。早年唱申曲,在上海一带跑码头唱戏,饱尝过日军凌辱的苦难。陈荣兰,1944年在上海读中学时参加新四军,因主演白毛女等角色享誉部队。抗美援朝回国,转业到上海人民沪剧团。陈荣兰和文牧的智慧碰撞,对这个戏的人物塑造和结构设计,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化尝试。上海沪剧院副院长马莉莉说:“源于生活,一定要高于生活。36个伤病员到了沪剧为什么变成18个,我听文牧老师说过,他说36很难说,18,很好说。主人公应该是个男性的,陈荣兰老师说,我们沪剧界,丁是娥是我们的领衔主演,应该把这个男的改成女的。”这一改,可谓神来之笔,阿庆嫂形象历经半个多世纪依旧被传扬。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介绍:“为什么一场戏叫智斗,那就是智慧的暗斗,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当然里头最著名的那段唱腔,是丁是娥老师那段《芦荡火种》一段中心唱段,叫旧恨未消新愁添。这段唱腔到现在也在流传,也是我们丁派艺术的一个代表曲目。”文牧创作剧本时,初稿暂定名《碧水红旗》。后来,排练要演出了,正式定下戏名叫《芦荡火种》。
为了把戏演好,沪剧团边演出、边体验生活、边提高质量。由伤病员发展起来的沙家浜部队,当时在杭州。沪剧演员们来到部队当兵体验军营生活。新四军老兵、时任二十军五十九师后勤部副部长汪贤孝(93岁)说:“他们为什么体验部队生活,就是根据采访我们部队的历史,要排演一个《芦荡火种》,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逊,都是有名的,穿了旗袍、高跟皮鞋,到部队来体验生活。”《芦荡火种》搬上舞台,名气越演越响。1963年,上海人民沪剧团被抽调到北京演出。原上海人民沪剧团科长孙逸民说:“沪剧《芦荡火种》在北京演出,很轰动。这个戏第二场演出的时候,中央宣传部的同志也来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林默涵同志,陪同彭真同志一道来了。”
丁是娥,原名潘咏华。9岁学艺,12岁出了名。沪剧《雷雨》里扮演繁漪,是她艺术的里程碑;《芦荡火种》出演阿庆嫂,登上了艺术的巅峰。她出任过上海人民沪剧团团长、上海沪剧院院长,患癌症65岁去世,她是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表演艺术家。丁是娥之女解惠芳说:“我们清理她遗物的时候,就这么2000元钱。这2000元钱,大部分还都是国库劵。她搞过‘四清’的,在乡下么,有的家里要盖房子了,来问丁老师借钱,有的儿子要结婚了,来问她借钱。我妈妈走了,爸爸就说了一句,一了百了。”
毛泽东同志接见沪剧《芦荡火种》阿庆嫂扮演者丁是娥
时光过去40多年。《芦荡火种》对于阮微兰来说,心里的痛还是无法抹去。陈荣兰之女阮微兰说:“妈妈坚持沪剧有沪剧的特色,不能跟京剧等同,所以他们说她反江青。妈妈那个时候是很想不通的,我没有反江青。这件事情对她冲击很大,《芦荡火种》就像妈妈犯错一样。”新四军老兵、陈荣兰战友朱仁(87岁)说:“文革的时候,她吃了不少苦头。”《芦荡火种》,陈荣兰从选题、创作、排练,到体验生活、关心演员,都是亲历亲为。1973年11月27日,她不幸因车祸去世。这一年,陈荣兰44岁。
粉碎“四人帮”以后,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决定为沪剧《芦荡火种》编写一个条目,丁是娥同志建议,这部戏的产生,不要忘了给二十军崔左夫记上一笔。为此,编写组同志从南京找到北京,又从北京找到黄石。崔左夫提供了《血染着的姓名》的原件。崔左夫是东台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79年,从二十军六○师一七八团副政委位子上转业,安排在黄石市冶钢厂第三中学,任副校长、校长,曾被评为黄石市“十大文化名人”。崔左夫,原名崔恒占,因在朝鲜战场右手负伤,后来就用左手写字,改名为崔左夫。1948年在淮海战场遇见刘飞,刘飞说了36个伤病员的事。9年之后,建军30周年征文,崔左夫去苏南采访两个多月写出不朽之作。新四军老兵、崔左夫战友龚德(87岁)说:“他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杰出宣传者。军旅作家写过很多纪实文学写英雄,但是真正留给社会,家喻户晓,像《沙家浜》这样的作品,国内外都产生影响。崔左夫一生当中,得到了这样的一种成就,我很为他高兴。”在上海,崔左夫女儿崔晓东给摄制组翻出了两大包尘封几十年的崔左夫手稿。崔晓东说:“全是我父亲写的字,是用左手写的,字也很好看。”2007年2月24日,崔左夫病逝在黄石。他被安葬在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顾平介绍:“崔左夫的墓地,我们参照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的风格,既庄重又不豪华,四周是松柏和兰草,中间花环是用大理石雕刻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