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
- 特稿
- 老兵亲述
- 寻访新四军老战士
- 中国梦·边防情
- 多彩军营
- 昔日根据地 今日新农村
- 海洋岛屿与国防
- 感怀新四军
- 新四军诗词品读
- 峥嵘岁月
- 绵绵思念
- 将帅传奇
- 史林新叶
- 老兵风采
- 铁军精神进校园
- 我与新四军
- 红色景点
- 艺苑
- 连载
- 本刊专访
- 特别阅读
- 我与铁军
- 新四军故事汇
《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首页 > 《铁军》 > 特别阅读 > 老年读书乐
老年读书乐
作者:徐晓风 责任编辑: 来源:《铁军》 日期:2016-11-04 浏览次数:7839
在知识经济和科技社会时代,读书不仅是年轻人成才的途径和绩效取向的源泉,也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法宝。人为什么要读书?为了生命的完整。人生命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读书是对精神的那一半生命的能量补充。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不是物质交往,而是精神交往。爱情、自由、理想、知识、艺术等等,靠什么来交流、传承?主要载体就是书籍。
盛世中的老年人正在分享着晚年的幸福,这幸福指数蕴存于身体健康、精神向上、永葆晚节、奉献社会之中。孕育这些指数则取决于读书。
读书有益健康。读有益的书是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我国古代的“杜诗袪病法”和德国现行的“书籍疗法”,就是很好的例证。据医理,读书使大脑产生一种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力,其效果就像做脑保健操。人在读书时能有效转移兴奋中枢神经,将神经的兴奋点由身体转向大脑,降低激素分泌量,减缓脂肪沉积速度,起到类似于轻度锻炼的效果。中医说,聚精会神读书可以平衡阴阳气血,顺气平和,消除疾病;保持大脑功能,延缓大脑老化,从而延缓人的寿命。
读书能陶冶情操。读好书是享受高级精神文化,往往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可不必依赖他人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读书是心理“按摩器”,“躁脾气”者在读书中,能慢慢平和自己的心态,变得不急不躁;读书能够驱散心头的阴霾,淡化苦恼、彷徨,缓解郁闷和压抑的情绪,做到静中自悟,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正像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书有助永葆晚节。人进入老年自然变为弱势者,弱势者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对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往往不能系统地、理智地去分析,容易轻信未经考证的传言,孤立而偏面地下结论,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认识偏差了,言行就难免错误。当我们在读书中思考,流连在每一条真理、每一种高尚思想、每一个有震撼力的场景之中时,理想与信念在不断升华,对人生的感悟也不断丰满与完善。可以说,书是充实人的精神食粮。读书能使人明志,教人审时度势;读各类好书能使人思想健康,及时清除思想上的尘埃;读书还能教人宽宏大度、自节自律、自省自强、永葆晚节。
读书有助于奉献余热。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老同志,都有一股对事业的“未了情”。他们以“志愿者”的心态,以“义工”的身份,凭自己的优势或微薄的余热为他人为事业再服务一程,这是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实践奉献的勇气和能力从哪里来?一句话:靠读书。读书能为我们履行打“义工”这个天职增加能量。读书能更新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能。据专家研究,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在20世纪中叶还是50年,现在是2年~5年,到2020年只需73天。要增加知识的含“新”量,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我们要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坚韧精神,把不断学习新知识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与时俱进,做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老人,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社会。